先生少年丧父,家庭贫苦,八、九岁做童工为人牧牛,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务农。靠自学历史地理学、古典文学、训诂文字学、民族民俗学、考古文物学、姓氏学、源流史学、古农学、气象学、图腾学、动植物学、地名学、方志学、中医药学、周易、风水、阴阳术教、珠算、农技、按摩、推拿等学科书籍,爱书如命。至去世,藏书达十六万七册,曾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藏书家之冠。1954年任互助组长,评为区劳模。1955年任坪桥初、高级社会计,评为岳阳县先进会计工作者与扫盲先进工作者。1956年6月后历任岳阳县农业局农业技术员,区农技站长,于1959年发明“双季晚稻倒种春”,亩产六百零一斤,解决洞庭湖区“双季晚稻”连年失收问题,推广到全国各地,挽救了三年大困难上万人饥饿垂毙。此一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增加粮食千余亿斤。又任北区秘书,市文化馆文物干事,于1972年曾发现和创建岳阳市压裂砂厂,专供应大庆油田。1978年6月,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古代、民族史研究。1979年5月当选为全国青联常委和湖南省青联常委。1979年5月,有人说何光岳是“国宝级专家”。1982年6月,获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自学成才金奖”。1983年4月,万年青宾馆合影。1985年,获全国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才金牌奖;同年,又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首届“理论、文艺、新闻和出版工作奖”(是湖南省社科界唯一个人获得者);12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理论、文艺、新闻出版工作奖”。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为湖南省社科界唯一个人获得者,又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1月,湖南省科技局批准为“国家级重大贡献专家”;因发明双季晚到倒种春,获湖南省委、省政府“湖南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及铜牌奖,为省社科界唯一获得者,也是全国唯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均获大奖者。1988年3月,在长沙省委九所接见。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5月起任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8年2月,被评为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同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传记词典》收入。2001年7月,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国际传记中心聘为顾问;11月,台湾凌峰拍摄《世界华人名人——何光岳》。2002年,被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评为“2001年度世界名人”。2004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批建“光岳藏书楼”。2005及2006年元旦任大陆赴台参加十万人祭黄帝大典代表团主祭人。2006年11月获湖南省献计献策活动纪念金牌奖。2008年12月,获“中国楹联创作大师”称号。2009年5月,中国文学研究院国际诗词协会授予“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文学终身成就奖”。2010年1月,被湖南省社科院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中心聘为客座教授;4月,聘为《华人论坛》顾问;5月28日,美国传记研究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金牌奖”;5月获“中华杰出人物”金牌奖。2011年3月,被中国文学研究所授予“中国共产党员文学艺术贡献成果奖”;4月获“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贡献成果奖”;6月,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聘为永久学术顾问;12月,中国作家协会等授予“鲁迅文学奖”。兼任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中国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伏羲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百越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楚文化研究会等会的重要职务,曾七次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海内外讲学近千次。
二、著述先生一生著书5580万字,其中已经出版2680万字,发表文章570篇。先生专长于“中华民族源流史”、“中国姓氏源流史”,及“炎黄历史文化”、“中国边疆源流史”及散文、游记、文言文、诗歌及中国农史专业研究,成绩斐然,多填补学术空白。先后出版有:《炎黄流源史》(1992年),《东夷源流史》(1991年),《南蛮源流史》(1998年),《百越源流史》(1990年),《夏源流史》(1992年),《商源流史》(1996年),《秦赵源流史》(1994年),《周源流史》(1996年),《汉源流史》(1997年),《民羌源流史》(2000年),《北狄源流史》(2003年),《东胡源流史》(2003年),《女真源流史》(2003年),以上皆为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楚源流史》(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原古国源流史》(1995年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华姓氏源流史》(200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陈姓》(1992年三环出版社),《绝妙好联》(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一法通 万法通》(1992年中南出版公司),《杨么起义历史地理研究》(1990年岳阳市档案馆),《岳阳地区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岳阳地区地名建置沿革考》(1988年岳阳市档案馆),《岳阳楼志》(与另一人合著,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湘掌故》,《舜裔源流》(2000年湖南教育出版社),《何光岳诗文集》(250万字),《巴陵戏剧史》(与另一人合作),《中国帝王大全》(合著,自写100万字)等40部专著,发表论文572篇,共2680万字。又著有《张氏源流史》(100万字)、《陈姓源流史》(100万字)、《钱姓源流史》(50万字)、《续绝妙好联》(50万字)、《湖南竹枝词浅释》(20万字)、《洞庭湖变迁史》(20万字)、《中华姓氏源流史续编》(1500万字)等尚待出版专著共9部2900万字。还主编撰写有《中国帝王大全》、《中华姓氏通书》、《中华姓氏史话》、《炎黄文化论文集》、《汉民族的历史与发展》、《楚史楚文化论文集》等6部约420万字。
三、谱牒先生藏有家谱约320姓,4000多部,4.4万册,为全球私藏之最,该批族谱1949年前的占绝大多数,部分为孤品,是不可多得的社科宝库。光岳先生是我国姓氏、谱牒学研究泰斗。其专著《中华姓氏源流史》705万字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未来得及出版的《中华姓氏源流史续编》约1500万字。先生所藏家谱姓氏大略:1、稀罕姓氏(107),
先生热心参与谱牒文化,曾受聘为河南中原姓氏渊源研究会、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温县卜商研究会、宝鸡炎帝文化研究会、六安皋陶文化研究会、蒲圻葛洪文化研究会、湖南省地名学会等多个学会顾问。世界刘氏、许氏、蒙氏、向氏、徐氏、龙氏、任氏等宗委会顾问以及老子故里李氏文化开发高级顾问、湖南邓氏学会顾问、湖南何氏宗亲会顾问。
四、影响1993年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傅朗云、吉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旸、杨东晨以及徐佩印、吴兴勇等30多位(8个省)专家教授
颂一代宗师何光岳
颂何光岳宗师
何治华
史海纵横道自居,孤灯映雪铸鸿著。
考寻百越舆图拓,证释三星鼎器初。
岂让西论污竹帛,终擎东鲁耀天衢。
梅山风骨雪中见,万古精魂永不殊。
鹧鸪天·咏何光岳先生
何芸 岳阳
万卷书藏史海经,千山踏遍考痕清。烛火寒窗映月明。文归天地大,道在姓名精。溯远脉,系苍生,传薪火,续图腾。炎黄一脉共根生。霜毫未倦编青史,丹心犹向楚云倾。
理事长 何滨
顾问 何百鸣 何速成 何四红
编委 何志新 何云保 何宏飞
何浪进 何长爱 何明军
何基础 何县安 何绍成
编审 何先志
主编 何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