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学核心内容
1. 文学溯源:走进老舍的泉城时光通过参观故居院落、复原书房,结合《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等作品诵读,孩子们了解到老舍在济南的创作生涯(1931-1937年),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可触摸的场景”——比如先生伏案写作的书桌、院中的石榴树,都成了文学的“活教材”。
2. 文化体验:非遗与泉城印记研学生参与了木板拓印(将“济南的秋天”定格在宣纸)、文化盖章(收集济南历史名人印章)等非遗实践,还通过“寻找泉城印记”任务卡,串联起曲水亭街、趵突泉等济南地标,感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韵味。
3. 实践创作:文学与生活的联结在青棋协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仿写《济南的秋天》片段,用修辞、描写手法复刻泉城风景;同时融入“垃圾分类”等实用知识,让研学既有文化深度,也有生活温度。

二、研学收获- 知识层面:读懂老舍与济南的情感联结,理解文学创作“源于生活”的本质,- 能力层面:提升了文学鉴赏、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层面:在青砖灰瓦间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增强了对家乡济南的认同感。
三、活动亮点本次研学以“领学实践课堂”为载体,将“文学经典+非遗体验+城市文化”融合,让孩子们从“读文字”到“悟生活”,真正实现了“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