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期
《深蓝禅心:福建舰的盛世昭彰》(散文诗)
文/孙成贵
诵读:心想事成
主编:静心
南海之滨,潮声漫过千年岸线。舷号 18 的钢铁巨舰静卧碧波,如禅者垂眸,纳万顷风涛于胸次。不是惊雷破阵,却以三载五秩的淬炼,让 “福建舰” 三字,成为盛世中华最沉厚的注脚。
舰体的钢骨里,藏着东方的哲思。那 8 万余吨的排水量,不是蛮力的彰显,而是千锤百炼后的从容 —— 正如国力的增强,从非一蹴而就的狂飙,而是岁月沉淀中,每一粒铆钉的坚守,每一组数据的较真。电磁弹射的刹那锋芒,源自中压直流系统的静水流深,60% 的能量转换效率,是马伟明团队五年如一日的坐禅,在实验室的孤灯下,将质疑与困顿,熬成刺破迷雾的光。
甲板之上,三区分离的布局暗合 “天人合一” 的智慧。歼 - 35 的隐身翼尖划过苍穹,雷达反射截面小于 0.01㎡的极致,恰是 “大音希声” 的禅境;空警 - 600 的雷达波穿透五百公里云海,如智者洞见世事,让预警时间提前半辰,这不是神通,而是无数个日夜的推演与校准,将 “未知” 化为 “笃定”。所谓科技腾飞,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像舰载机的弹射轨迹,每一寸跃升都有坚实的大地托举。
从辽宁舰的蹒跚学步,到山东舰的稳健前行,再到福建舰的跨越式领跑,中国航母的 “三级跳”,恰似禅者修行的三重境界。初时是 “看山是山” 的求索,拆解一艘废旧航母的残骸,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继而 “看山不是山”,于蒸汽弹射的瓶颈中破壁,毅然转向电磁弹射的无人之境;终至 “看山仍是山”,当 3000 次弹射零故障的纪录刷新世人认知,才懂所有的 “颠覆”,不过是对 “初心” 最执着的坚守。
那些隐于巨舰背后的身影,是真正的禅者。他们在实验室里与枯燥的数据对坐,在船坞中与冰冷的钢铁对话,将青春熬成霜鬓,把理想铸入舰体。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以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的信念,完成一场场无声的修行。正如深海中的珊瑚,于寂静中积蓄力量,终成璀璨的礁盘,支撑起万吨巨轮的远航。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不是霸权的宣言,而是 “和而不同” 的昭示。福建舰犁开的浪花,是和平的涟漪;舰载机翱翔的轨迹,是守护的弧线。国力的增强,从来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 “不受人欺” 的底气,为了 “兼济天下” 的从容 —— 这是中华文明最深沉的智慧,如禅者手握利剑,只为护持一方安宁。
潮起潮落,舰旗猎猎。福建舰静泊于南海,如一枚印章,盖在深蓝的宣纸之上,印刻着 “自主创新” 的底气,“科技报国” 的赤诚。那些科技工作者的身影,早已化作舰体的一部分,与钢铁融为一体,与山河同在。盛世中华,从来不是单一的宏大叙事,而是无数个 “小我” 的微光汇聚成星河,是每一份坚守、每一次攻坚、每一滴汗水,共同酿成的时代佳酿。
海风拂过甲板,带着咸涩的敬意。巨舰无言,却诉说着最动人的哲理:所谓强大,是历经风雨仍不忘初心;所谓辉煌,是于无人问津处默默耕耘;所谓禅意,是在科技的巅峰依然保持谦卑,在国力的鼎盛之时仍怀悲悯。福建舰的入列,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起点,如禅钟长鸣,警示世人:唯有脚踏实地的修行,方能抵达更远的彼岸;唯有薪火相传的坚守,方能让文明的航船,穿越千年风浪,驶向更辽阔的深蓝。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