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味,童年的光》
文/天宇/原创首发
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之上,黑土地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徐徐展开。那肥沃的土壤似一位慷慨的母亲,孕育出无数令人垂涎欲滴的珍馐美馔,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自然的醇厚气息,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故事。
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光芒,沉甸甸的穗头像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者的至高奖赏。当秋风拂过稻田,泛起层层金色涟漪,那是丰收的旋律在奏响。每一粒饱满的大米,都凝聚着阳光雨露的滋养,承载着农人的心血与汗水,更蕴含着希望与温暖的力量,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阴霾。
草原像绿色的绒毯铺展向天际,牛羊骏马如同珍珠般散落其间,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鲜嫩青草。长白山巍峨耸立,茂密林海中隐匿着数不清的山珍奇宝,人参、鹿茸等珍贵物产皆是大自然馈赠给东北的瑰宝。澄澈见底的河湖宛如明镜,鱼虾在水中欢快嬉戏,溅起串串晶莹水花,这般清新灵动的景象,恰似一首无声的歌谣,吟唱出东北大地独有的清欢韵味,而这滋味,唯有深谙其道的东北人才能品出其中真意。
走进寻常百姓家,一道道家常菜肴摆满餐桌,虽没有精致摆盘与繁琐工序,却尽显生活本真之美。大碴子粥软糯香甜,每一口都是土地最质朴的味道;米饭颗颗分明,散发着淡淡清香;还有那热气腾腾的小鸡炖粉条,鸡肉鲜嫩多汁,粉条爽滑劲道,浓郁汤汁包裹着食材,一口下去满是幸福满足感。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实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它们默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东北儿女的心田,见证着家族延续与时代变迁。
回首往昔童年时光,空气中似乎永远弥漫着甜蜜欢乐的气息。清晨醒来,一碗温热的大碴粥下肚,暖了胃也醒了神;午后玩耍归来,捧着香喷喷的大饭包尽情享用,嘴角沾满酱汁也浑然不觉;逢年过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小鸡炖粉条等佳肴,谈笑声回荡屋内。那些推着轱辘圈穿梭胡同的日子、蹲在地上弹玻璃球专注的模样、收集烟盒套炉圈时的兴奋劲儿以及和小伙伴们摔泥巴嬉闹的场景……桩桩件件皆化作记忆深处熠熠生辉的珍宝,镶嵌在心灵港湾之中。彼时年少无知,不懂忧愁为何物,只知尽情享受当下每一刻单纯美好。
冰糖葫芦,那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子裹着亮晶晶的糖衣,像是童年里最美的梦。咬一口,酸甜交织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那是无忧无虑的时光留下的独特印记。粘豆包,软糯黏甜,每一口都带着浓浓的米香和豆沙的细腻,就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而踏实。它们是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也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牵挂。
冻梨和冻柿子更是东北冬日里的一抹独特风景。将冻梨和冻柿子从室外拿进温暖的室内,不一会儿,它们的表面就会凝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待稍稍解冻,轻轻咬上一口,冰冰凉凉、酸酸甜甜的汁液在口中四溢开来,那种独特的口感和味道,瞬间就能把人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记得那时候,每到冬天,家里总会买上一些冻梨和冻柿子。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哪怕牙齿被冰得生疼,也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大人们则会在一旁笑着提醒:“慢点吃,别着急。”那场景,温馨而又美好。
杀年猪则是东北农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之一。寒冬腊月里,邻里乡亲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活动。肥硕的年猪被宰杀后,新鲜的猪肉会被用来制作各种美食:血肠、五花肉炖酸菜、红烧肘子等等。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聊天说笑,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和浓浓的人情味儿。孩子们在旁边跑来跑去凑热闹,时不时还会得到长辈们递过来的一块刚煮好的热乎肉解馋。这种场面不仅体现了东北人豪爽热情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习俗的重视与传承。
如今世事变幻万千,但东北人骨子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始终未变。无论身处何方、历经何种磨难挫折,一顿地道的家乡饭菜总能瞬间勾起心底那份眷恋之情。它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情感寄托所在——传递着亲情友情爱情的温度;彰显着坚韧乐观民族精神的高度;诠释着简单即快乐的人生哲理深度。在这纷繁复杂世界里徘徊迷茫之际,不妨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来自故乡的独特风味吧!让舌尖上的感动唤醒沉睡已久的初心;让心中怀揣的美好回忆照亮前行道路方向;使灵魂寻得一处安宁栖息之所得以慰藉疗愈。打冰嘎欻嘎拉哈,那些曾经的游戏,依旧在记忆中闪烁,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