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寄山水,同窗之情续华章
作者:蒋四清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茫茫人海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1980年金秋9月,4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少男少女,相聚合肥农机校修造二班,自此结下一生牵挂的同窗之缘。
中专三年,是人生最纯粹的花样年华。从懵懂少年到朝气青年,我们不仅习得专业知识,更收获了真挚无间的友谊。那些一起欢笑、一同奋斗的时光,如同岁月馈赠的珍宝,无论时隔多久,都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提醒着我们曾有一群人,陪我们走过最难忘的青春岁月。同学情,一世情,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已是45载春秋。2025年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承蒙王班长的精心组织与陈班长的鼎力相助,13位同学及部分家属共16人,赴约全椒,把酒言欢,同游琅琊山醉翁亭,续写同窗情谊。
10月17日,东至的两位同学、我与爱人从安庆高铁站出发,在合肥中转时与庐江上车的佘同学汇合,一行5人跨越皖南山川,于下午3点抵达全椒。王班长与女婿早已在车站等候,这份热忱让旅途的疲惫瞬间消散。安顿好住宿后,王班长便带我们前往当地特色酒店,推杯换盏间,聊聊近况、忆忆往昔,欢声笑语满溢席间,岁月沉淀的情谊在酒香中愈发醇厚。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0月18日清晨,细雨霏霏,我们16人乘坐王班长安排的大巴车,8:50抵达琅琊山景区入口。景区内有“全文背诵《醉翁亭记》免费领票”的活动,我班吴基海同学仅用3分15秒便完整背出全文,顺利赢得门票,众人兴致勃勃地一同入园。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的美誉,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不以险峻取胜,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古迹闻名。这里因北宋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声名远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让此地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文化圣地。核心景点包括醉翁亭、琅琊寺、南天门、同乐园、深秀湖等,一步一景皆含诗意。
我们从北门入园,先赴“野芳”之约。野芳园始建于1985年,取《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之意,4200平方米的园区内,赏心斋、墨苑长廊、拥霞轩等建筑错落有致。此时枫香与乌桕已染上浅红,与亭台相映成趣,随手一拍皆是诗意画卷。
沿山路上行,便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它坐落于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亭”。亭园总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却藏着九院七亭,醉翁亭、宋宝斋、冯公祠、古梅亭等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我们依次游览二贤堂、影香亭、意在亭等景点,见识了意在亭前的曲水流觞——这是明万历年间滁州知州仿《兰亭集序》意境凿石引水所建,古民俗与文人雅趣在此交融。醒心斋内的酒器文化展馆更令人震撼,千余件藏品无声诉说着岁月故事,堪称“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离开醉翁亭,经深秀湖前往琅琊寺。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原名“宝应寺”,宋代改称“开化禅寺”,后因山得名。寺院依山而建,融合南北建筑风格,红墙拱门尽显皇家气派,江南园林的精致布局又添温婉。寺内大雄宝殿、藏经楼、明月池等建筑各具特色,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14根砖柱支撑,无一根木梁,门额砖刻龙凤狮图案,堪称江北建筑一绝。唐代玄奘曾在此藏经,现存的千尊缅甸玉佛极具艺术价值,秋季的银杏林更让古寺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从琅琊寺大雄宝殿出发,我们向海拔317米的南天门攀登,数百级台阶虽略有挑战,却挡不住同窗相伴的兴致。登顶后,远眺长江如带、钟山如罗,俯瞰群峰汇聚、似潮奔涌,千古奇观“海市蜃楼”的传说更添几分神奇。
原定南天门是当日最后一站,我们却特意前往同乐园。它位于醉翁亭西400米处,取《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之意命名,东西两院以亭廊相连。东园的摩崖石刻由当代书法大家题写,与断岩峭壁相映成趣;欧阳修纪念馆馆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内塑像与生平壁画生动再现文豪风采。西园展览馆则陈列着伟人、名人参观琅琊山的照片与介绍,文脉与时代记忆在此交织。
下午,王班长继续当向导,带我们探访《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居与纪念馆。全椒是吴敬梓的故乡,其故居又名“探花第”,是其曾祖父考中探花后皇帝所赐,吴氏五代人在此生活;纪念馆距故居不远,老舍先生题写的馆名典雅庄重,明清风格的建筑雕梁画栋,馆内展品详细展示了吴敬梓的生平与文学成就,让我们深入领略了这位讽刺小说鼻祖的魅力。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次全椒聚会,我们赏山水之秀、品文化之韵,更续同窗之缘。正如王班长与爱人所言:“你们同学感情真深,有时候比亲戚还亲。” 有一种关系叫老同学,有一种感动叫“因为我们是同学”,有一份牵挂叫同学情。
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祝所有同窗一切安好,2028年,安庆再相聚!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具有亲和力,,有一颗简单的心。2021年加入当代文艺社团,著有电子书《兰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