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行十三篇之一、二
作者:学贵
主播:月亮泉
2018年7月,与老伴随团游甘肃,就所见、所闻、所感记之:
一、印象莫高窟
大漠雪山融,层楼耸碧空。
十朝开佛寺,万代仰神明。
瑰宝观无尽,祥光贯彩虹。
莫高名宇内,祈愿五洲同。
【佛寺】 固定词语未拘平仄。
二、【中吕•山坡羊】莫高窟观感
岩崖高筑,佛光凝处,千年壁画惊神塑。绘浮屠,彩痕殊。飞天逸影婀娜诉,多少沧桑都入了土。兴,迥漠处。衰,迥漠处。
【中吕】音乐术语。宫调之一。
【山坡羊】曲牌名,又名【苏武持节】【山坡里羊】。十一句,九韵。
【迥漠】旷远的沙漠。
莫高窟,东方艺术明珠,多年来是停留在梦里的。
昨天,从柴达木盆地,穿过阿尔金山与祁连山分界处当金山口,进入甘肃敦煌。今天,我终于走进了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隋、唐、宋、元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历经1600多年风沙的剥蚀、年轮的洗礼,依然灿烂地绽放在大漠的边缘,引我们风尘而来。
望过去,断崖峭壁上,顺依山势,疏密适中、高低错落有致的数排长长洞窟,形如蜂房鸽舍,层次井然鲜明。岩壁正中,一座贴倚山体而建的檐角飞翘七层阁楼,成为最为显眼的标志性建筑,气度非凡。一些宋元土木古塔苍凉壮美。
我们先是观看两部介绍莫高窟的电影,然后每26名游客一组,由一位讲解员全程负责导览讲解。
讲解员是个藏族小伙子,我随他总共参观了十个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造像均为泥质彩塑,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殊。最后参观的洞窟大佛,高达35.5米。
窟内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最古的地图《五台山图》大40多平方米。表现当时当地历史人物活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构图精细,栩栩如生。我还看到壁画上不少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造型,那艳丽的色彩、飞动的曲线,给人曼妙的想像,是一种刚柔的激情与张扬的动感。去年,在天山听到过西王母在天池(瑶池)与周穆王交往的故事。当时讲解员告诉我莫高窟有这个故事的壁画。今天,我终于看到了它。据讲解,莫高窟里的壁画画面,如按两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藏经洞,是开凿在第十六窟甬道壁上的一个小洞,据推断,十一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的战争中,僧人逃难时封闭,后未回归,竟因此幽闭900年之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偶然被发现,里面满贮经卷、文书、织绣、画像和敦煌词,各种文物共计5万余件。可惜,洞内文物和艺术品遭到帝国主义分子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被盗窃。
1943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解放后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批准拨专款全面修缮,使莫高窟获得新生。
敦煌,人类的敦煌,永远的敦煌。莫高窟,墙壁上的博物馆,中古社会的百科全书。想着这些,心中为中国古代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大为折服,赞叹不已。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