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听雨
文/曾小蓉
隔窗听雨雾朦胧,月冷星藏夜色中。
水涨秋池黄叶覆,竹敲音翠响长空。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听雨》通过细腻的雨声意象和时空交错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艺术质量较高。以下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
一、艺术手法
诗作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早年漂泊时的船篷雨声与晚年茅檐下的疏雨相互映照,结尾“梦中唤作打篷声”通过时空交错生动展现了人生的沧桑感。这种手法与杨万里《听雨》中“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的今昔对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意象构建
诗中选取芭蕉、船篷、茅檐等具体事物,让无形的雨声变得形象可感。例如“水涨秋池黄叶覆”以自然景象隐喻时间流逝,与王建《听雨》中“淹烂庭花不肯休”的意象一样,都通过雨声传递生命感悟。
三、情感层次
情感表达上涵盖了漂泊之愁、人生感悟等多个层面,结尾的突然转折增强了感染力。这种情感深度与虞集《听雨》中“绛蜡摇光”的官场疲惫与乡思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听雨主题的丰富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在意象选择、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均达到较高水准,是听雨主题中的优秀作品。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