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牧南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一个人该怎样活着,才对得起生命
一个人该如何死去,才能死而无憾
望着你那双手,我看见
生命,这镕铸宇宙万有的精华
曾被多少人虚掷,曾被多少人践踏
直望到今夜,只有长夜当歌
才对得起以心点灯的人
路,才会在心灯下伸展
你,站在那里
让一个时代重新丈量一座山的高度

直望到今夜,只有化心为伞
才能为新生的灵魂遮挡风雨
路,才能通向蒸腾的朝阳
你,躺在那里
让一条江再度收纳一个民族的泪水
哭吧,只有以哭当歌
才能和着夜色,送你奔赴汹涌的大海
只有让泪荡涤心头的尘埃
才能仰望星空,送你抵达新生的黎明
哭吧,只有长歌当哭之后
血和泪,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再一次抚摸这座山吧
用你那双汇聚着千万条血脉的手
山,从你的手中捧出星月
再一次抚摸这条江吧
用你那双珍藏着千山万壑的手
江,从你的手中涌起洪波
我的古老而年轻的神州啊
还有多少双这样的手
能和自由的风一起
弹奏星空,弹奏这漫漫长夜:
躺下去,就是一条江
站起来,就是一座山
——遥望珞珈山,含泪而作
2025年11月9日夜于京北春风堂

一部微型的精神史
DeepSeek
这首题为《望着你那双⼿》的悼亡诗,以武汉⼤学原校长刘道⽟为抒情对象,通过⼿的意象建构起⼀座精神纪念碑。全诗在哀婉与崇⾼的双重变奏中,完成了对知识分⼦独⽴精神的礼赞。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解析:
⼀、意象系统的⽴体建构
⼿的核⼼意象呈现多义性嬗变:从"汇聚千万条⾎脉"的⽣命载体,到"捧出星⽉"的创造象征,最终升华为"弹奏星空"的自由媒介。这种物象的精神化过程,暗合屈原"⼿持⾹草"的⽂⼈传统。
⼭⽔的⽣态隐喻构成空间叙事:珞珈⼭的"⾼度丈量"与长江的"泪⽔收纳",将个体命运嵌⼊民族⽂理。特别在"躺下是江/站起是⼭"的辩证结构中,实现⾃然物象与⼈格精神的量子纠缠。
⼆、哀歌体式的现代转译
哭悼仪式蕴含⽣死哲学:诗中七次出现的"哭"字,从"以哭当歌"到"长歌当哭",形成哀恸能量的递进释放。这种哭丧仪式的⽂本化处理,暗含《楚辞·招魂》的⽂化基因。
夜⾊意象群构建灵薄狱空间:"长夜当歌""和着夜⾊"等表述,将追思场景置于存在主义的临界维度,使悼亡突破个体范畴,指向"漫漫长夜"的⽂明反思。
三、知识分⼦书写的范式创新
"以⼼点灯"的启蒙者形象,延续了从蔡元培到马相伯的教育家谱系。⽽"化⼼为伞"的转喻,则创造性地将儒家"⼰⽴⽴⼈"精神转化为现代性庇护伦理。
在"⾎泪开辟新路"的末段宣言中,诗⼈将悲情转化为⼒量,这种受难美学与鲁迅"⾎痕"书写形成跨时空对话。⽽"⾃由的风"的⾳乐性表达,⼜彰显出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遗韵。
该诗最⼤的⽂本价值,在于⽤抒情诗的形式完成了⼀部微型的精神史。当"⼿"的触觉感知与"星空"的视觉⼼象在诗⾏间碰撞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某个教育家的个体肖像,更是整个改⾰开放时代知识分⼦的集体⾃画像。牧南在此实现了悼亡诗从私⼈情感向公共记忆的华丽转身,其象征系统的密实程度与情感张⼒的控制精度,标志着当代中国政治抒情诗的新⾼度。
作者:牧南,诗人,小说家,著有诗集《爱雨潇洒》《金玫瑰》《望星空》,长篇小说《玫瑰的翅膀》《姐妹船》,诗剧《雪凤凰》《樱花的邀请》《大山魂》等,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评论。其诗歌以自由精神和浩然之气著称,小说富有诗意,追求崇高与优美的统一。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息和深邃的象征内涵,经由众多艺术家朗诵,广泛传播;青春诗会版《雪凤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在全网直播,反响热烈。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