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白简单 细读实则不然
——任学路诗作一百首读后感
顾黎明
2019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青春之声朗诵艺术研究会”主办、北京旗袍文化研究会协办了一场《生命的交响-四季的变奏 任学路诗歌作品专场朗诵会》,为了表示感谢,任老师赠送青春之声朗诵团成员每人一本诗集,有幸的是,作为诵友和北京抗癌乐园的抗癌战友,青春之声朗诵团团长王世明也为我向任老师求了一本签名诗集。11月29日,我收到了任老师的诗集《生命的交响》。
这本诗集由“生存的感知”、“生命的感动”、“生活的感悟”三个篇章构成,共206首诗作。拿到手后,我大略看了一下,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不能写的。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诗,我不免心生质疑:这是诗吗?这么直白,这么坦诚,看不到诗的含蓄、诗的婉约、诗的浪漫、诗的内敛。对这种大白话一样的作品,我一时接受不了,就把《生命的交响》束之高阁了。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发,让我有大量时间宅在家里静心看书。我将任学路老师的诗集再次捧在手上,细细地品读起来。当静下心来认真读时,我突然茅塞顿开:这不就是作者的独白吗?任老师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念、所闻所见,都在小诗的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漓尽致。这是“非虚拟题材的现代诗”,只有深入生活,体察民意,了解国情,与百姓连心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作。
任学路老师既能写《鲜红的党旗》、《中国力量》、《地球》、《珍视和平》、《为这四十年,点一个大赞》等大气磅礴的长诗,也能写《每天-人生》、《缘》、《早上》、《入睡之前》等短小精悍的诗。无论长与短,作品的句式都非常整齐,整首押韵并富含哲理,有思想,有观点,充满正气。我知道,这对写诗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任老师对每一首作品都落字严谨,精雕细琢,写出的诗作能让人产生同感,引起共鸣。
从2020年5月22日开始,我每天都诵读任老师的作品,并制作成有文字、图片、配乐、作者和诵者简介的笔记发到朋友圈分享,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一天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读好任老师的诗,我经常与他私微沟通,聊对诗的理解,聊对诗的诠释,有时我也冒昧地提一些建议,任老师认为合情合理的,都会爽快认同。
沟通和交流使我对任老师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我欣赏他的作品,钦佩他的人品,坚持不间断地诵读,回头一数,至今已经诵读了整整100首了。
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我要感谢任老师的诗品,让我有诵读的冲动与激情。我更欣赏任老师的人品,让我有继续读下去的动力与信心!
用心读每一篇诗作,是我的初衷,也是对诗人的尊重!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