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梦中江南
文/苦觉
湖边,少年在钓鱼
柳树也在钓鱼
水面,柳树让春风 春风让涟漪
把秘密传递给鱼
一只蜻蜓在少年的鱼竿上
坐禅入定,想得道
雾
文/翁堂明
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用力飞舞着
好像在一个虚幻与缥缈的身影上划过刀痕
然而,伤口迅速愈合
他只不过想看清前面的路
好好的在车间打上一个个螺丝
不料,却掉进迷失的深渊
不确定是哪一棵树上的鸟儿叫几声
看不清它的翅膀,只听到清脆的啁啾
有无数双翅膀在飞舞
望不见山梁
也抵达不了故乡
芦苇如雪
文/黄胜富
远远看去
那一簇簇的芦苇
就像是放大了的雪花
随风起舞
在秋天里飘出诗句
昂起的头 雪一样白
白得透彻 纯得高雅
好似美女一样高冷
为秋天添上一笔浓浓的滋味
风一吹
淡淡的清香满了半个秋
霜来了
增添不少沧桑
成熟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
一摇一摆的坚持
和为生活打拼的人们
咋觉得有那么一点相似
竟有同工异曲的味道
向晚
文/豫东坷垃头
天蓝云白空气干净的舔一舔
都甜到心窝
夕阳、小河、一群羊、牧童
向村庄移动
悠悠然的炊烟什么都不想
看几只鸡鸭
知道不知道归窝的路
唯有那条小花狗
叼着树的影子蹦来蹦去
和猫捉迷藏
直到一只白鹭衔起夕阳
将全村的灯点亮
门才吱呀一声
被关在门外的夜,静的摄魂
荒草
文/大智若愚
不会再有收割,却永远有播种
遍历荒凉,依旧生长
它们繁杂的生长却在构建秩序
凌乱且未知,但又充满无限希望
风到了这里便细腻,阳光也在舒朗
它们握住时间的大手,追随着它的本然
日日追随,又日日随其自然
活得不那么好,又活得好好的
活得不那么坏,又总有坏事发生
它们毕生都在孕育一颗颗相信春天的种子
一片韭菜
文/思北
在成为遥远的老院子里
有一片韭菜
冬天一来便匍匐在地上
在冰雪的辗压下腐烂或者枯干
来年春天便自发的
从根部再次生发再次一片青葱
没人为它们浇水施肥
也没人收割它们,它们不知道
那个播种者去了哪里
是不是早已忘记了它们
知道今天之后有没有明天
明天之后有没有后天
它更不知道那个当年
把它们的种子播下
挥泪离开它们的人。正在远方
代替它们被一茬茬地收割
时间尚未全部跌倒
文/冯金斌
时间尚未全部跌倒,从微尘中,
寻找修辞,最后的象征被照亮,
提及花期与社火,剩余的韵与墨,
是绿的一簇簇,长满世界的偏爱。
仿佛一种艺术,缠绕于心——
谁提着灯笼,走进了一条古巷?
返还的黑暗,渴望被照亮,
包括那里的真相。那是古老的静物,
是古老的月光,沉寂而庄严。
起步于流星、风与语言,
炫目而恍惚,却以另一种形式前行,
它默默把自己淘洗,破开自由的光。
我站在温泉般的阳光下冲洗
文/老远
做了一个晚上的梦。
鼻孔不断打出劳累过度的信号。
身上散发着一股从毛孔里流产的汗臭味。
公鸡一仰脖子叫来天亮。
拧开太阳的喷头,
我站在温泉般的阳光下开始冲洗。
洗掉幻想小说的全部内容。
一个新的我挺身如笔,
在新的一天的页面上,
轻松书写新的现实故事。
时间有个伤疤
文/杨咏椿
时间撞在墙上
和过往的地方
对于人间的表演
和表演的人间
不想知道的故事太多太多
秘密永远是秘密
才能让满天的星斗
黯然失色
九层天空下
走进冬天
出其不意地惊醒梦中人
沉思和时间
知道了
听天由命
听天由命
记住
未来请记住
山川悠悠
道路长长
唤醒
文/张霄
泥泞中,我听到了鸟的声音
它在筑巢
拐弯处,找到了爱的归宿
田野里,看到了疲惫的人,在弯腰
夕阳下,知道了岁月的静好
开出一朵云
晚上,聊过天的日子
让我深思,觉醒
看到了梦的前沿
和黎明的曙光,在冲刺
医院里,看到了影子里的古丘
与汉子们的对决
以及起伏的心境
澄明的世界中的清澈
与明朗见底的愚钝,叩响多日沉睡的门声
风起黄昏处,念已成霜
文/田源
一阵风将枯叶掷向我
我接住——竟这样沉,像接住一整个村庄
想起池塘边,那根深钉的拴牛木桩
仍拽着我,退向晃荡的牛背上
山野尚绿,蝴蝶正打开翱翔的翅膀
在春光里浮沉,轻盈而张扬
我刚想捏紧,它已碎成满目秋光
萧瑟秋风今又是
我多想扯把麦种撒回土地深处
却在日暮里辗转,惊醒时,满头白霜
沪上秋晨
文/流星
晨曦擦去最后一粒星子
魔都便逐盏掐灭迷幻的街灯
车流漫过斑马线时
像未干的墨
泼开城市的晨景
稀疏的梧桐叶
轻轻托住斜斜的阳光
晨练人的太极推手
轻轻地
揉碎草尖的寒霜
而更轻的
是绿化带长椅上
旧棉絮裹紧的梦
梦里
混浊的黄浦江水
正轻轻晃荡
晚菊
文/老健
晚秋菊花开放的时候
我体内也会准时有菊花盛开
菊花的傲骨会帮我抗御渐冷的风寒
每到这个季节
篱外的菊花开得欲会茂盛
朵朵花瓣紧紧扣抱
每个花朵好像菊魂的宣言
每到这时
我就会守着一坛老酒
借着金风的爽
借着晚菊的香
借着体内溢出胸外的豪情
饮那坛陈年烈酒
十月秋光:家
文/溪山渔樵
只一处山野,云杉撑起屋梁
床太小,拥挤成小溪
那阵清凉还亲热
矮门里堂竟有长生不老的蕨苔
幽暗中埋下了乡愁
家在北山南海
这处,只闻到云下载的海风
高搁半空
有山湖,却是留宿烟雨的小港湾
并没有土地的依据
回家,重阳前多了酸甜的滋味
带有声响的移步
左右间思忖人生的落差
空旷心境潸然雨花
秋老了,有他们在的才是家
打捞细微间的暖
文/雨中花
总在黄昏的褶皱里寻找
那些被夕光浸泡的零碎光景
母亲拆毛线时扬起的尘絮
在窗格上跳着金色的圆舞曲
茶水在瓷杯里续了三次
茶叶始终保持着舒展的弧度
像极了您笑时
眼角不肯消散的波纹
夜归人的脚步
将楼道声控灯依次点亮
七层阶梯的光明次第开放
如同大地捧出了星辰
最是那不经意的刹那
寒雨敲窗的深夜
陌生的号码发来简讯:
“你留在伞架里的姜茶
刚刚暖过我的掌心”
原来生活早已将温暖
藏进每个呼吸的间隙
当我们学会用目光打捞
细碎的光便从指缝间
溢出整条银河
在枯荷边站成一个标点
文/孟义
涟漪垂钓的枯荷已老态龙钟
皮肤褶皱了白云,白得让人害怕
一点血丝都没有
骨头还是硬的,坚持伫立在渐渐刺骨的水里
风站在残荷边,弯成了一个问号
对前途一片迷茫,对自己没信心
路在何方,又有谁站在自己的前途里……
只有枯荷的心里明白
一只不知名的水鸟从荷塘里飞起时
带走了风的问号
看他像白鹭一样飞向青天
翅膀划破云的影子
把苍穹折成两半
一半在故乡的枯荷上,一半归母亲的炊烟中
小村的老屋
文/张维清
悲伤走了,像弃在村角的婴儿
老屋的叹息,掉进蛐蛐的叫声里
被野风吹落的屋影,夕阳也扶不起它的感叹
在野草的中央,被荒凉一次又一次沦陷
花猫在瓦片里走漏风声
装满我乡愁的鸟巢,溢出那些发霉的旧时光
屋檐下的蜘蛛,像八卦,粘住了祈祷
三两的铜锁,等着你的钥匙回家
被门挤痛的月光,蹲在家门口,看守老屋的孤独和宁静
从门前走出的那条路
去接回母亲眺望的村口
多像父亲放牧的长鞭,抽痛我的乡愁
鲜花,苹果放在案头,烧三根香
送上祈语,把自己跪成哀思和怀念
小院的几片落叶回家了,就像我的返璞归真
那只麻雀,站在瓦楞的高处,眺望
父母上山的那条山路
标点也写诗
文/墨轩小主儿
一个字,
蜷着没说透的话,是诗
一个词,
挑着半缕月光,是诗
一句话,
漫过心湖的雾,是诗
连标点符号,都探出小脑袋
在纸页种月亮
冬天第一次雨
文/沿淮
最后一片枯叶悬在檐角
雨就来了,带着第一缕冬意
不冷,却把空气揉得发潮
像未说出口的叹息,轻轻落在窗玻璃
街灯提前亮了,光晕里
雨丝是透明的针,缝补着暮色
行人裹紧衣领,脚步轻得
怕踩碎季节交接的沉默
屋檐下,水珠排队坠落
每一滴都藏着微小的凉
像时光突然放慢的脚步
把秋的余温,慢慢酿成冬的序章
没有风,雨就那样静着
落在枯草,落在空椅
落在我摊开的掌心
洇开一小片,无人察觉的怅惘
崆峒山下的秋天
文/语溪河
风把你的声音吹远
泾河水却送来您
清朗的容颜
像是一片干净的银杏叶
落在绿色的草地上
崆峒山下的秋天
一半蓝色的天
一半南山的云
我问广成子
母亲去了哪里
他答:她在大地上
她在天高云远的地方
我相信父亲的话
干净的灵魂没有牵挂
再会吧崆峒的秋天
落叶的私语
文/梦飞
暮色四合 轻雾漫飘
夹杂着秋天枯叶漫卷的脆响
枯叶是以一种逆向的美
一片片垂向大地
似乎想要给世界一个回响
经历了几季的风尘
那青春的翠绿仿佛还在叶脉
不曾离去
可岁月的沉淀需要树叶归于一种宁静
任何一种姿态都要接受并为之舞蹈
人生有四季
一季有一季的风景
当干枯的树叶扑向秋天的泥地
何尝不是一种秋之静美
何尝不是一种零落成泥
又何尝不是又一个崭新春天的迭代
枯叶义无反顾以独特的矫健向下的身姿
给秋天划了一道美丽的落痕
在青海湖
文/耿兵
我能想象一场深雪 将你掩埋的样子
蓬勃的水荇 缥缈的白帆 圣洁的红嘴鸥
都在你虚无的薄光中
消散
在一畦山花前 我一次次企图让你放下
尊重的血统 傲世的冷寞
在我第五百零一次回眸前
将我遗忘
我佯装无意 将手中的信件揉作一团
试图让那些含泪的文字
从爱典里剔除
在那簇蓝焰前
我积攒着我的泪 期盼风中
能有一只白鸟飞过
并且停顿
轻轻落下的雪 是手中嗞嗞作响的彩蝶
在烈焰的冲击波中
毁灭
我欲言又止 摒住呼吸
在厚重的稿纸上
写下我的浅薄与放纵
那无垠青海湖畔
是我内心角逐的沙场
如今 只剩下一片积雪
和我一生一世
都无法破解的悬案
空缺
文/李旺兴
半盏茶渐凉
雾气的弧度从杯沿起身
预期的雪没有降临
书页间的折角
静静守着阅读的页码
酒杯空着
釉光凝聚告别式的水痕
手悬着将沉的暮色
像窗框积存的尘埃
填补房间弯曲的轮廓
立冬
文/王玉瑞
最显眼的银杏树
依旧深沉地泛着黄
下雨了
雨滴冰凉地演绎秋季的继续
而时令的脚步不会停歇
渐冷的气温在递进
有霾的天酝酿着雪的信息
人们行色匆匆
仿佛 要为年末刻画完美的符号
我是这个季节的一份子
赏着秋色按部就班
在立冬的钟声里
向往着雪天和年的味道
燃烧的寒流
文/中华
一年里最精彩的日子
就是立冬后
有雪飘漫天覆盖大地的日子
世界的缺陷
就差一场洁白的大雪掩盖
那段时间
几乎很少有狼蹄的爪痕
风吹来了空寂的天语
被羊圈里的拥挤消化
燃烧的寒流
用一次次空虚的替代更改
手中的面包
被人们用红色的词语喂饱
独坐于白色尘埃的世土
眼前的事物模糊
只能记住这个冬天的遗嘱
围炉煮酒
许些风寒并随意一笑
文末福利:2025年全国省级及以上文学期刊投稿(130家)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平台发展,发放优秀作者、优秀主播奖励。
个人朗诵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个人专辑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70%发放给作者,30%留作平台运转,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十日准时微信发放。
诗社编委会成员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主编:中华
文学顾问:练立平
形象大使:吴霏
艺术顾问:芊芊
加社长微信进群投稿: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