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文锋
属马的
竟一骑到从心所欲的旅程
我下鞍小憩
仰天一望
七十年的月光
今夜变得格外清澈
老者手中的那只酒盏
盛满的已不再是酒
此刻的这樽
我把它举到与眉齐平
像举一杯供奉神台的净水
我好像看见
水影中有花瓣飘落
分不出梅兰或是秋菊的
它们落得很慢很轻
慢得像成长
轻得像原谅
浓酒淡水
回首向来萧瑟路
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须叹息
可于人生画布里
在留白处继续书写
写风 写雨
写橙黄橘绿时
那些仍愿意饱满的颜色
此刻我想起
京城一位文化名流的妙思
也集句大诗人们的哲叹
人生七十古来稀
是杜甫的喟
我今停酒一问之
是李白的诘
无可奈何花落去
是晏殊的叹
而最是橙黄橘绿时
却是苏轼的人生色彩
一笔下来 顿悟
从心所欲
不过是把一生
视为夏花秋叶
来了去了
生了死了
当一个循环之数
让完整的周期进入新境界
即使无情流水冲走豆蔻的粉黛
只要落花浸润在诗歌里
也会流转出新的光阴
而砚台在夕光中的研磨
书写的也将是每道暗香的旅程
于是
当芳华已逝
墨缘晚晴时
一个漫过舞海的诗人
轻轻的告诉我
他看见自己庭院的池塘
渐渐蓄满
深静的秋水
【作品点评】
胡文锋《从心所欲是晚晴》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为精神内核,融合个体暮年体悟与古典哲思,展现通透圆融的生命境界。诗作在传统意象与现代表达的交织中,诠释“晚晴”之美。
细品之下,有几点特别值得点评——
其一:时间与生命的自觉
开篇“属马”至“从心所欲”,将七十年凝为行旅,“下鞍小憩”象征由奋斗转向沉淀。回望“七十年月光”而感“清澈”,体现阅历淬炼后的心境澄明。
其二:日常意象的哲思升维
“酒盏盛净水”喻生命从外求转向内观;“花瓣飘落”以“慢如成长,轻如原谅”隐喻对往事的和解;“人生画布留白里继续书写”则强调晚年作为自由创作新起点的开放性。
其三:古典诗学的精神对话
化用杜甫、李白、晏殊、苏轼的诗句,拼贴出对生命长度、世俗规则、无常与丰饶的复杂体悟,并收束于“循环之数”的领悟——个体生命通过诗歌获得精神的转化。
诗人文以载道、笔力不俗,其细腻感知与深厚积淀,将晚年书写为充满生长性的历程,在回望中拥抱新生,完成对生命的诗意礼赞。
胡文锋,舞林之翘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生于甲午之年,庚戌岁入武汉歌舞剧院习舞,至甲寅学成,遂为舞者。幼即聪颖,姿仪出众,虽值“文革”动荡,然艺苑初启,遴选极严,非“根红苗壮”者难入。幸得邵氏赏识,艺院垂青,经层层选拔,终叩舞艺之门。
文锋多才而谦逊,怀瑾握瑜,不矜不伐,有谦谦君子之风,令人敬重。舞蹈于他,是灵魂的语言;他以舞为笔,书写前半生,如串琉璃,颗颗晶莹,缀连往昔岁月。这般圆满,令其青春熠熠生辉,芳华不负,人生无憾。纵光阴流转,世事变迁,舞蹈之灵性早已深镌入骨,与他形影相随,永不落幕。
习舞岁月,术有专攻,业有所长。文锋系统研习,自芭蕾、古典、民间诸舞筑基,渐臻专业顶峰。其时生活准军事化,晨钟暮鼓,秩序井然。初入舞门,他即为足尖之技、舞衣之华、腾跃之姿、回旋之态深深陶醉,遂立追艺宏愿。
自庚戌年九月始,艺术生涯启程,与众同窗共学共进,相伴成长。彼时年少,不知金钱之重,亦不知舞外别有天地,惟怀青春热梦,于闻鸡起舞、汗洒寒暑中,度过流金岁月。文锋尝言,虽苦虽累,皆为乐事,盖因激情燃烧之年华与壮阔时代相撞,迸发璀璨光焰,令艺术崇高,使钱财低微。
文锋沐艺苑春风,于专业领域日益精进。曾参演多部经典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草原儿女》,及民族舞剧《小刀会》《奔月》《九歌》等。在《草原儿女》中,他一肩分饰二角,身份迥异,转换自如,虽艰辛备尝,却甘之如饴。其形俊逸,其技精湛,广受赞誉。尤在舞班毕业之际,于《红色娘子军》中饰演洪常青一角,成为其流金岁月中一抹高光。亦曾演出《刑场上的婚礼》《再见吧妈妈》《洗衣歌》《雪山歌声》等双人、三人舞作,并编导舞蹈《源泉》。成就斐然,曾获专业舞蹈比赛特别荣誉奖。
文锋不仅舞艺超群,更文采飞扬,一专多能。其诗歌、散文、文艺评论、书法篆刻作品均散见于《长江日报》《羊城晚报》及《舞风》等专业刊物,亦载于纽约《综合新闻》、世界华文大报《千岛日报》与《侨星》等报刊。曾获全国诗词评选大赛(华文杯)优秀作品奖、广东侨作联优秀作品奖。出版诗集《以舞者的名义》、文集《落霞拾叶·杂集》。于专业之外,亦以文墨印,记录舞者人生,抒发艺海情怀。
虽不惑之年,转轨拓疆,亦躬行不辍,终至所归。曾任中企联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对外友协理事,现任广东省侨界作联理事、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诸领域倾注心力。
胡文锋的舞蹈人生,正如其诗所言:“风里走,浪里行。闻鸡起舞度暑寒,惟有青衣情。梦作马,汗为泉。天当幕景地成台,不负韶华年。”纵岁月更迭,其对舞蹈之热爱、对艺术之追求,始终如一,令人感佩。
后因随军,惜别舞台,然艺术理想之火未熄,真诚追艺之心未改,其志其情,动人肺腑。
回望舞蹈诗人胡文锋之多彩人生,如迢迢星河,灼灼韶华。粗心者或仅掠其香,有心人则驻足品其韵、铭其形。其舞迹文心,恰似素花静放,不争盛名,而清芬自远,沁人心脾,令人钦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