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练笔出题】 李 丽
【收贴检测】李志疆 王秀芳
【出刊】李永玲
【推送】【诗艺天空】都市头条
【本期赏评】文心 喀秋莎 惜缘

2025年11月3日
出句:枯草经霜寒已至(佳音)
对句:
1.离人望雁鬓先斑(文心)
2.愁心寄月客将归(惜缘)
3.浓霾罩野景俱迷(喀秋莎)
4.黄花凝露气犹清(书童)
5.疏林凝露暖将残(高海峰)
6.丹枫染岭色方浓(书童)
7.黄花带雨瘴初收(杨光)
8.西风度木叶先黄(杨兰英)
9.残荷听雨梦犹存(听雨)
10.枫林点雪岁将残(听雨)
11.红枫染岭雁初归(仰望星空)
12.疏桐挂月夜微凉(京门无忧)
13.荒山当雪冷初来(磊 硌)
14.阴威恋节蕊初开(周婉茹)
15.劲风落叶意难平(竹风)
16.伊人望月夜难眠(惜缘)
17.菊花识节蕾争开(李世杰)
18.凄风带雨木将残(优雅芳菲)
19.空林对月影将升(陈湘勇)
20.老翁历世发全斑(呼军)
21.烟霞醉岭韵犹丰(杨兰英)
22.蟾宫满月影更清(呼军)
23.秋虫觅暖洞深藏(心海)
24.孤灯照影夜难眠(汪海成)
25.黄花凝露夜初长(沉默羔羊)
26.红梅映雪岁将新(沉默羔羊)
27.腊梅迎雪暖将临(超然)
28.离花入土雪初临(忆往昔)
29.暮年虽老志难消(金手掌)
30.凄风沥雪柏犹青(沐浴)
31.蜡梅历雪暖将来(绕池闲步)
32.繁花沐露暖方临(讷言敏行)
33.秋山沐雨美徐来(刘景兴)
34.蓼花含露色犹新(户向发)
🌸🌸🌸
2025年11月4日
出句:立冬瑟瑟残秋尽(佳音)
对句:
1. 暮雨潇潇远客愁(惜缘)
2. 小雪霏霏冷夜临(喀秋莎)
3. 大雪纷纷新岁临(仰望星空)
4. 炉火融融暖意生(仰望星空)
5. 隔岸依依晚笛悠(讷言敏行)
6. 小雪霏霏瘦影疏(文心)
7. 大海滔滔博浪高(陈湘勇 )
8. 浓雾沉沉远景朦(优雅芳菲)
9. 冷雨潇潇小雪来(听雨)
10.小雪飘飘美酒温(听雨)
11.寒雨濛濛腊月临(高海峰 )
12.大雪皑皑朔气生(竹风)
13.重九亭亭瘦菊明(杨光)
14.薄雾冥冥细雨霏(杨兰英)
15.惊蛰融融暖律舒(书童)
16.小满泠泠甘雨滋(书童)
17.乡路迢迢远梦归(惜缘)
18.荒径萧萧野草枯(乔平)
19.长夜漫漫浅水寒(磊硌)
20.郊野凄凄古道荒(绕池闲步)
21.卧佛愔愔香客来(呼军)
22.芒种炎炎杏子肥(周婉茹)
23.红叶纷纷玉岭飞(李世杰)
24.小雪欣欣半夜来(超然)
25.银粟潇潇冷月生(忆往昔)
26.寒雨纷纷小雪临(沉默羔羊)
27.暮蔼蒙蒙冷月凝(沐浴)
28.木叶萧萧朔气寒(刘景兴)
29.古道幽幽冷雨凋(汪海成)
30.寒露潇潇倩影无(心海)
31.小雪飘飘瑞意来(心海)
32.瑞雪纷纷五谷丰(杨兰英)
33.霜降凄凄落叶飘(讷言敏行)
34.小雪姗姗夜渐长(京门无忧)
35.霜叶彤彤真意呈(细雨如烟)
36.羌笛悠悠断水愁(金手掌)
37.苇絮翩翩旅雁归(户向发)

2025年11月5-7日
结合立冬节气,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写一绝句或律诗。 题目自拟,不限韵部。每位诗友限投一到两首。
1.七绝·立冬日过阿勒泰山
文/磊硌
寒云泼墨压边城,一夜天山雪满楹。
松火煨羊人语细,立冬时节话春程。
七律·冬牧
文/磊硌
立冬塞外雪盈川,牧转寒河下漠烟。
蹄破冰封千壑冷,声随鞭响九霄传。
卧沙羊似云生远,追日驹如龙御迁。
笑指天山头上月,一程风镞砺华年?
2.七绝·立冬
文/李永玲
霜冷烟寒又入冬,树枯叶败伴风重。
飘飘洒洒无栖处,化作倾城驻艳峰。
3.七绝·立冬
文/杨光
立冬飞霰落轻扬,廪实仓流晚稻香。
劲朔初临温酒待,红炉煨暖话麻桑。
4.七绝·立冬
文/书童
朔气初凝野色苍,寒烟远锁水痕长。
田家已敛千仓粟,静室闲焚一炷香。

5. 七律·立冬
文/文心
霜侵广陌透寒凉,雁影南征去远乡。
木落千山呈瘦骨,云垂四野锁清光。
围炉细品新醅暖,对月闲吟逸韵长。
莫道冬来无胜景,雪滋梅萼待春芳。
6.七绝·立冬骤寒
文/喀秋莎
昨日单衫戏暖阳,今朝羽氅裹风霜。
立冬不待秋声敛,一夜寒威透骨凉。
7.七律·初冬
文/京门无忧
霜降寒烟重,林疏叶半黄。
雁随云影去,菊伴竹生香。
风过溪声静,天高清气扬。
围炉思词赋,暖意抵冬凉。
8.五律·立冬寄兴
文/书童
冬启寒初透,郊原草木枯。
霜侵篱菊瘦,风撼渚蒲芜。
闭户品新茗,临窗邀玉壶。
梅枝含蕊待,相约醉围炉。

9.五绝·冬蕴 (通韵)
文/听雨
叶舞风裁锦,寻根绕旧林。
魂凝融雪沃,墨渗碧痕津。
10.七绝·立冬
文/杨兰英
叶落风寒又立冬,阴阳互换长消容。
黄花不惧天生傲,翘首红梅独自彤。
11.七律·冬冷
文/高海峰
冬临大地北风戾,雪压空枝寒日丰。
腊月河封迟岁秀,霜天路堵误时空。
清高不再行闲客,优雅犹能学老翁。
候鸟群居因地巧,舒梅亦盼暖阳红。
12.七绝·立冬
文/仰望星空
落木萧萧满地黄,斜阳穿隙碎金光。
霜凝枫叶红犹透,菊傲东篱韵更长。

13.五绝·立冬
文/陈湘勇
凛冽寒侵骨,裘单袄裹身。
风霜篱菊傲,梅萼又初新。
14.七绝·一望
文/汪海成
枯草经霜寒已至,孤灯照影夜难眠。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还。
15.七绝·立冬小院即事
文/乔平
霜压篱疏菊半残,枯藤绕架叶声干。
箕承落木归墙角,手拨梅条待蕊欢。
16.七律·冬日寄怀
文/竹风
晨望东湖升野雾,晴开北地涌寒流。
水禽乱落啼残岸,芦叶斜飞送别秋。
莫道狂风凋碧树,且欣醉墨解清愁。
书山寂寂路难走,夜月朦朦人不休。

17.七律·立冬感怀
周婉茹
节序轮回入杳冥,乾坤敛气在无形。
千山木落影骸瘦,一室灯温意绪宁。
虫蛰穴中参造化,雀栖枝上诵禅经。
可邀琼屑烹茶暖,再倚红炉忆旧瓴。
18.七绝·立冬
文/忆往昔
风吹叶落乌云下,雨打窗扉透骨寒。
北雁南飞空树干,居巢雀鸟日难安。
19.七绝·立冬抒怀
文/惜缘
萧瑟寒风一夜威,珠帘漫卷入罗帏。
垂杨畏冷飘零尽,落叶穿庭自在飞。
虫隐已然随节序,冬藏不可与时违。
凭窗且把村茶品,摇曳红枫沐夕辉。
20.七绝·立冬
文/靳贵法
霜枝筛影日经斜,斑色分园入眼奢。
最爱东篱晴照里,有人同赏傲寒花。

21.五律·立冬闲吟
文/惜缘
立冬逢暇日,信步小溪旁。
才见疏林染,又闻篱菊香。
竹亭舒倦骨,野陌沐斜阳。
晚岁从容过,闲来话梓桑。
22.七绝·立冬
文/讷言敏行
北风扫尽立冬时,玉屑将临疏影枝。
天地敛藏生气转,红炉茶沸咏寒诗。
23.七绝·冬菊
文/优雅芳菲
轻寒晓雾立冬天,草木凋零鸿雁迁。
瘦菊凌霜舒傲骨,幽香阵阵散篱前。
24.七律·初冬感吟
文/广阔天地
苇絮扬花送晚秋,霜枫似火引冬流。
蛰虫驱冷知何处,去雁留声惹岁愁。
水瘦裸岩苔色老,林疏落叶暗香浮。
轩窗日照兰堂暖,初绽梅花破雪柔。

25.七律·立冬有感
文/超然
朔风黄叶舞蹁跹,万木声声瑟瑟然。
不见高云飞雁影,欲观野菊绕篱边。
忽期银粟铺田地,静待生机复旧年。
对镜鬓霜何必叹,香茶书卷笑迎天。
26.七律·立冬吟
文/沐浴
落地红枫秋色尽,东篱採菊绽梅萌。
榴皮抱籽叶归壞,果树疏条枝泛橙。
瑟瑟寒风霜雾凝,蒙蒙翠露玉晶盈。
嘉禾木稷仓廒富,瑞草琼浆美食精。
27.七绝·立冬随想曲
文/呼军
浓雾生寒暮秋色,轻霜凝滞冷风凉。
行将玉蕊凌空舞,静候冰魂伴雪香。
28.五绝·立冬
文/细雨如烟
枫高明炬远,叶矮锦裘深。
何惧寒霜重,迎风自在吟。

29.七律·立冬抒怀
文/杨光
三秋尽后入寒冬,四序循环起朔风。
花谢花开同物理,雁来雁去异天工。
霜凋丹叶含冰下,雨洗金英傲雪中。
更见田家收薯芋,仓盈五谷庆年丰。
30.立冬抒怀
文/陈湘勇
西风渐远横塘落,万木萧疏陌野寒。
菊沁柴门闲客至,黍盈仓廪自心安。
长空杳杳征鸿渺,碧水悠悠凫鸭欢。
霜露浸红青色岭,梅花蓄势倚篱栏。
31.七绝·立冬观景
文/杨兰英
西风一夜劲寒凉,秋去冬来万物藏。
菊展芳容添瑞气,烟霞入醉叶红黄。
32.七律·立冬感怀
文/墨菊生香
别罢金秋又入冬,枝疏夜冷酷霜封。
描花舞墨追春色,对镜吟诗醉月容。
斟满金樽飞雪落,挥来铁笔赋情浓。
清闲自得逍遥步,笑拥梅花梦几重。

33.七绝·立冬
文/李丽
一夜风嚣旋冷气,枯枝败叶满长亭。
寒潮骤起侵身意,晚菊留秋独绽馨。
34.五律·立冬
文/李丽
寒暄万物萧,雨骤叶扬飘。
荏苒偏如寄,乾坤总似邀。
诗魂浮碧落,笔意混玄骄。
笑问秋无解,曾无隐客昭。
35.七绝·野望
文/刘景兴
冷雨轻扬恰立冬,野田寥廓壮心胸。
秋粮归廪千仓满,青麦铺茵万象浓。
36.七绝·立冬感吟
文/李世杰
银杏金黄枫树红,枝疏叶落舞寒风。
秋辞冬至枯荣悟,彩菊凋零梅蕾梦。

2025年11
出句:立冬瑟瑟残秋尽(佳音)
对句:长夜漫漫浅水寒(磊硌)
对句:郊野凄凄古道荒(绕池闲步)
出句:枯草经霜寒已至(佳音)
对句:丹枫染岭色方浓(书童)
对句:疏桐挂月夜微凉(京门无忧)
🏆喀秋莎赏评:
丹枫染岭色方浓(书童)
出句以“枯草”、“霜”铺陈萧瑟秋寒之景,聚焦“寒”的体感与“枯”的衰态,是秋之清寂的写实。对句则转景于“丹枫”、“岭”,以“染”字赋枫叶主动的色彩张力,用“浓”字凸显秋景的热烈鲜活:霜寒催得草木凋零,却也燃得丹枫烂漫,一枯一艳、一寒一暖形成鲜明对照。
上下两句皆扣住秋末时序,出句写秋之“寂”,对句写秋之“盛”,既互补了秋景的多维面貌,又以“寒至”与“色浓”的因果暗合,让景致衔接自然。冷寂的枯草霜天与绚烂的丹枫染岭相映成趣,既保留了秋日的清冽底色,又生出蓬勃的视觉张力,读来如见寒秋里的一抹亮色,意境开阔而和谐。
疏桐挂月夜微凉(京门无忧)
“疏桐挂月”延续秋夜清寒意境,与出句“枯草经霜”的霜天景况形成时空呼应:霜日对月夜,“夜微凉”精准承接“寒已至”,体感一脉相承,营造出静谧幽远的秋夜氛围。“疏”字描绘桐叶萧疏之态,暗合秋寒之意;“挂”字化静为动,将月影定格于桐枝,画面感十足;“微”字比“寒”更显细腻,既呼应“已至”的时序,又留有余韵,不似“寒”那般浓烈,更显清雅。
出句偏于写实(枯草、霜寒),对句转向写意(疏桐、月影、微凉),以朦胧月色中和霜寒的凛冽,让秋意多了几分空灵恬淡,兼具画面美与诗意美。
以上两句对句,平仄准确,对仗工整,可作为两个方面的代表作。
🏆惜缘赏评:
佳音老师的出句“立冬瑟瑟残秋尽”,描绘了立冬将至,瑟瑟寒风裹挟着残秋最后的余韵,大地褪去斑斓,归于素净的秋冬交替时节的萧瑟情境。
磊硌老师的对句“长夜漫漫浅水寒”,在出句给出的寂寥轻寒背景下,选取夜景与之呼应。长夜漫漫,寒意自浅水处悄然滋生,波光敛尽,水面泛起薄雾,似轻纱笼罩,更添几分清冷孤寂。
上下联情感基调和谐统一,词性、词组结构对仗工稳,上联概述,下联具象,联脉圆融顺畅。欣赏学习了。
绕池闲步老师的对句“郊野凄凄古道荒”,描绘了郊野凄凄,古道荒寂,草木凋零,行人稀少,一片萧瑟景象,与出句“立冬瑟瑟残秋尽”相呼应。
上下联共同完成了大自然随着时序变化,进入到冬藏节气。冬藏是为万物滋养、净化,且孕育着春天的觉醒。对句与出句顺承而下,意境和谐,对仗工稳,联句圆融顺畅,用词典雅富有诗意。欣赏学习了。

七绝•立冬骤寒
文/喀秋莎
昨日单衫戏暖阳,今朝羽氅裹风霜。
立冬不待秋声敛,一夜寒威透骨凉。
🏆文心赏评:
喀秋莎老师这首七绝以“立冬骤寒”为核心,短短二十八字将立冬时节的气温突变写得鲜活传神,兼具画面感与感染力,是一首不错的时令佳作。
起句“昨日单衫戏暖阳”表达了一种闲适惬意的情怀,而承句“今朝羽氅裹风霜”则表达的是一种仓皇畏寒情景,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昨日”与“今朝”的时间跳转、“单衫”与“羽氅”的衣着反差、“戏暖阳”与“裹风霜”的状态对比,瞬间放大了“骤寒”的冲击力。“戏”字极妙,既写出秋日余温里的自在,更反衬出后续“裹”寒威的猝不及防。
转句“立冬不待秋声敛”,一个“不待”赋予节气人的情态,点出寒来的急切与不容分说,暗合题头“骤”字。
合句“一夜寒威透骨凉”以直白笔触写寒之烈,“透骨”二字精准捕捉到冬天寒气的穿透力,让读者感同身受。转合二句直点主题更深化意境。
整首诗语言通俗且炼字精当,文脉清晰自然,韵字阴阳搭配和谐。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鲜活场景,从日常体验切入,道出人人皆知却难精准表达的时令感受,兼具生活气息与诗性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