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立冬 (1)
谭西龙
北风的梳子
梳理着草木一秋
叶子挂了霜,纷纷飘落
早晨,你弯腰清扫镜前的落发
竟然默不作声
我们这个年纪,平添了许多
可以忽略的事物
比如一声叹息,几声咳嗽
比如佇望夕阳时
缱绻的眼神
幸好,徙雁捎走了忧伤
傍晚,你起身去关院门
顾自嘟囔了一句
明天有雨夹雪
你声音那么轻,我却听得
一一分明
七绝 立冬
岫云
西风漫卷冷霜凝,
万木萧疏黄叶同。
莫道冬令无暖味,
心有春天意融融。
我陪老师登崂山
于向阳
时间过去几十年,
我和老师又见面。
老师紧握我的手,
邀我一起登崂山。
走过北九水,
再走十八盘。
劈石口寻找蜈蚣精,
狮子峰上会八仙。
徒步跨越骆驼岭,
卧龙吸水靛缸湾
红玉降雪显神灵,
聊斋故事写新篇。
老师登山披夕阳,
崂顶放歌太和观。
青春永在不会老,
七彩云霞染群山。
忆无坚不摧连
王连清
二十世纪四零年,八至九月时节点。
当时百团大战中,正太战役硝烟漫。
山西青年决死队,第一纵队三八团。
一连随团正攻打,上湖车站战火燃。
车站附近日军驻,修筑工事炮楼建。
一连突遇敌阵地,利用夜黑天气暗。
及时打开其通路,全面攻击铺开展。
清除各堡之日军,无一漏网不手软。
武器弹药夺一批,军用物资获若干。
夺取车站打基础,最终获胜心如愿。
太岳军区在战后,荣誉称号一连颁。
无坚不摧被授予,一连贡献军区赞。
九三抗战大阅兵,战旗方队一连含。
执笔回忆抗战史,文颂一连纳文篇。
立冬 (2)
谭西龙
一夜之间,门前的银杏树
叶子落了一地
仿佛一个癌症患者
秃着头,立在北风里
不敢喊出半声痛
它只是秋天里,一棵
无足轻重的树
无力改变命运的悲戚
人到中年,我周围
有几个熟悉的人
前一天还挑着担子
在生活的窄道上奔跑
下一秒,便如一枚叶子
慌张地飘落
以致于很长时间
我害怕听到‘’化疗‘’两个字
比如这棵银杏
还要熬过两次雪,两场寒
才能望见春天
立冬 (1)
王树军
对于你的蹒跚到来
我们并没有谈虎变色
而是平静地面对
其实你也并不那么
恐怖 可怕 大雪纷飞
我们早已斯空见惯
冰封万里 我们早已
习已为常 寒流翻滚
我们早已做好了应对
的准备 棉鞋 棉帽
棉衣 棉被 暖气 空调
应有尽有 拭目以待
不怕你 凶狠 肆虐
气势 汹汹 不可一世
等待你的后果是
春风拂柳 消无踪影
我是一粒小小的微尘,
于向阳
我是一粒小小的微尘,
用爱心坚守着雷锋精神。
我喜欢鲜花盛开的花园,
我热爱鸟语花香的山村。
我在茫茫尘海中漂浮,
我的梦幻在叱咤风云。
寒暑秋至、冬去春来,
我是敢于摘星揽月的炎黄子孙。
我是一粒小小的微尘,
我喜欢在人群中默默无闻。
做好事,做慈善走遍海角天涯,
让中华大地传遍雷锋精神。
立冬有感 (2)
王树军
难忘六十多年前
冬天 一道难过的坎
贫穷的生活 让人
没法想像 不但缺吃
少穿 家里孩子多
遇到大雪封门 出不
了家门 挤在土坑
上 围着破棉被 抱团
取暖 没有碳火 没
有煤炉 没有空调 更
没有暖气 饥饿难忍
睡觉 哪里睡得着 饿
得头晕眼花 便掏破
被里的棉花 很好吃的
软软的 像面包 一个
冬天竟然掏空了那条
破棉被 生命保住了
从那时起 我知道了一
个秘密 饿极了 棉花
也充饥
青岛礼赞
作者:于向阳
三面环海背依山,
四季如春百花艳。
浪花奔腾金沙滩,
红瓦绿树映蓝天。
夏秋游泳戏鱼虾,
冬春登崂十八盘。
青啤酒醉香八方,
奥帆海面船似箭。
晋绥八分区模范连
王连清
抗战期间回首看,晋绥军区忆当年。
八路第八军分区,第五支队辖一连。
首先作战在山西,具体地点为霍县。
一连后来至灵石,参加袭敌伏击战。
部队又袭古交镇,拔出日伪驻据点。
夜袭据点曹庄头,此地县域为沁源。
多场战斗皆获胜,提高士气敌胆寒。
一九四三大练兵,一连参加在冬天。
战斗练兵相结合,战术技术互关联。
为了分区大练兵,一连自觉树样板。
一九四五在八月,晋绥军区称号颁。
授予晋绥八分区,肯定一连为模范。
二五九三大阅兵,该连战旗分队展。
史海钩沉执简笔,画龙点睛纳文撰。
立冬 (3)
谭西龙
寻找春天没有捷径
沿着一条乡野土路,北上
无论拐多少弯
总有一条河流不离不弃
即便河水涸竭
也有低洼的曲线相伴
河床干枯的草茎,相互搀扶
依然坚守着水流走势
北风呼啸,驱赶着
树上的候鸟。腾空向南
何必念念不忘那些逝去的绿
不属于你的,也无需表达
如果风大就躬起身
如果雪大就倒退着前行
那些农历节令
在人间每一处拐角等你
一一不会错过
乙巳立冬
左言文
忙罢秋收又晒粮,满场玉米色金黄。
凉干脱粒磨成面,饼子就鱼分外香。
清平乐 立冬
黄志毅
冬来秋老,昨夜西风啸。
楼外枝头寒雀叫,迎接太阳高照。
梧桐萧瑟疏枝,芙蓉寂寞清池。
自觉吾心静好,天寒不负新诗。
七绝 立冬
左言文
朔风一夜过庭栏,木叶萧疏霜露寒。
最是炉边温酒处,闲听雪信报冬安。
七律 立冬
黄志毅
季节交替立冬来,万物凋零染九垓。
雾袅高山寒露裹,霜浮大地暮云开。
河边杨柳观枝瘦,水里蒹葭听叶哀。
小楼半夜听风雨,裁诗一首抒情怀。
田园
王尧林
东邻一隅地,静静小田园
飒飒风吹过,潇潇雨打过
阴霾寒凉之尽头,自有
阳光灿灿,葱茏满眼
春生夏长,秋忙冬闲
清得荒秽尽,栽得几畦田
蚊叮虫咬,排涝抗旱
流得几身汗,自有蔬果鲜
只有栽上瓜果小菜,方能
免得田园陌上梦里梦外
杂草丛生,荒芜蔓延
一方清雅地,悠悠雁声远
凭栏处,金风动处一枝菊
轻曳之间,正将浮生
几多炎凉冷暖,一一指点
半分恬淡,无上清欢
神清气爽心安处
纵使喧嚣纷扰红尘苦
也能赏得明月夜
处处皆是小桃源[太阳]
纪念桂占山诗 (2首)
作者 丁瑞云
五律
悼桂公
秋风传噩讯,沽水动悲吟。
九载公仆路,千秋百姓心。
城村铭爱厚,原野记情深。
谁刻丰碑永?苍生口是金。
七律
怀念桂占山同志
躬耕九载山河证,百姓心碑如篆铭。
阡陌平直通域广,田野富美为民丰。
城中景色湖添彩,水上星光月点睛。
此去蓬莱仙境远,清风一路伴君行。
藏头诗
颂桂占山书记
孙永高
耄寿虽终业未终,
耋年遗韵满莱城。
幸留典范昭来者,
福泽绵长似水清。
赞桂占山书记
王树军
县委书记桂占山,莱西人民父母官。
在位其间绘宏图,造福一方百姓赞。
建设莱西有贡献,各行各业齐发展。
县城规划打基础,城区变化道路宽。
月湖公园是重点,镶嵌小城的中间。
风景秀丽人喜爱,休闲游览一景点。
当初有人眼光浅,理解不了还埋怨。
后来终于认识到,书记眼光看得远。
如今书记离开咱,心中不舍泪花闪。
艰苦创业好书记,莱西人民永怀念。
沁园春 月湖立冬
呼延光民
沽水凝寒,柳岸残荷,露结浅霜。望亭台环渚,雕栏映水;苇丛摇瑟,云影浮塘。塘畔顽石,碑题“蟾宫”,虹跨长波接莽苍。西风里,见枯蓬曳晚,鸥鹭藏荒。
当年谁拓清光?引万力开渠筑此乡。记潴河改道,泥融月沼;民肩担土,汗落陂塘。九载丹心,一湖澄碧,岁岁秋深忆桂郎①。今凭槛,念遗踪犹在,风过含香。
①注解:桂郎是己故莱西县委老书记桂占山。
立冬
月湖的回声——立冬时节致桂公
呼延光民
霜把沽水的波纹压得很沉
残荷举着枯槁的手掌,向天空
数着你当年种下的云
蟾宫岛的石头还醒着
把“月湖”两个字焐得温热——
那是两万双肩膀,从潴河的旧梦里
抠出的一汪新绿
柳丝垂得比回忆还低
彩虹桥的弧度,仍留着你拓路的掌印
“四纵八横”的风里,有人指着亭台说:
“这是他把自己的灯,挂在了县城的额角”
此刻我踩过六角砖的湿凉
像踩过你蹲点时沾泥的裤脚
你说“宜粮则粮”,于是田畴的翠色
漫过了秋的边界;你说“民心是秤”
于是今天的落叶,都轻得不敢砸疼
那片被汗浸过的土
立冬的风裹着荷香的余温
我看见月湖的水纹里
站着一个俯身的身影——
像堤岸的柳,把根扎进了
每一句“桂书记”的回声里
桂公占山赋
呼延光民
维岁在癸卯之秋,霜凝沽水,叶坠莱郊。惊闻桂公之鹤驾,悲起黎庶之衷肠。忆公九载宰斯邑,一身系此邦。谨撰斯赋,以寄追思。
其辞曰:
夫桂公者,齐鲁之杰,党国之良。少怀丹心,负笈以从马列;壮膺重任,转宦而赴莱疆。值改革之春潮初涌,当县政之百业待张。公乃挺脊以擎,俯身而创:察莱西南洼之涝,北部丘岭之荒,遂启农田会战,修梯筑台,开渠铺路,林茂粮昌。更立“三八规划”,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绿遍城乡。彼时百姓荷锸,万民赴功,月湖之波,浸汗雨而澄碧;沃野之树,沐春风而郁苍。此公之经略农业,奠民生之基也。
若夫城邑之兴,公亦绸缪。睹旧郭之萧索,思新局之宏猷。潴河改道,除水患而辟园囿;街衢拓张,构“四纵八横”之架构。昔日“一路数灯”之地,今成湖添彩、月点睛之区。百姓趋游,忘晨昏之劳倦;斯文蔚起,彰教化之淳濡。此公之营筑城乡,焕人文之象也。
至若为官之德,公尤可风。黎明即起,察街巷之舆情;夜漏方残,理案牍之繁丛。蹲点村社,铺盖随身;跑面乡间,稼屋是躬。推广农技,则扶犁示范;破解难题,则驻点研穷。其待下也,坦怀以对,肝胆相倾;其任人也,唯贤是举,能者得升。至于律己,清慎如冰:陪餐费竭,工资半折;馈遗严拒,甑釜常空。机关食堂之队,排公之影;异国免税之货,公囊未充。斯德也,感同僚之悦服,化政风之清通。
呜呼!公之去也,沽水鸣咽,莱山低昂。然公之泽也,膏壤生金,遗风载扬:今日之莱西,田畴叠翠,市井康庄,皆公昔日之擘画,当年之垦荒。公之精神,如岱宗之岳,不崩不摇;如沽河之流,不舍不荒。是知共产党人之初衷,在利民而报国;公仆本色之恒在,在忘己而担当。
赞曰:桂公已逝,风范长昭。丹心映日,清节凌霄。莱邑之土,永记勋劳。魂归碧落,名耀青霄。清风伴驾,仙路迢迢。

(图片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