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界首市光武镇,有这样一位“多面手”:他是老年学校的掌舵人,是公益舞台的践行者,是校园安全的守护者,更是基层矛盾的化解者。他就是刘文学,用近十年的坚守与奉献,在不同岗位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人”。近日,我们走近刘文学,聆听他在多元岗位上的奉献故事。
【记者】刘校长,您好!了解到您身兼光武老年学校校长、明珠志愿者团队副会长、校园保安队长等多个职务,每天要处理的事情繁杂多样,是什么支撑着您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投入各项工作呢?
【刘文学】其实很简单,就是“责任”二字。每个岗位都连着群众的期盼:老年学校的学员盼着丰富的晚年生活,社区居民盼着矛盾能妥善解决,学校师生盼着安全的校园环境。既然承担了这些职责,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哪怕再忙再累,只要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记者】自2015年投身公益以来,您参与发起志愿者团队,十年间累计参与公益活动600余场次,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能和我们分享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公益经历吗?
【刘文学】公益路上有太多难忘的瞬间。记得刚开始组织慰问孤寡老人时,很多老人因为孤独变得沉默寡言,我们不仅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更坚持陪他们聊天、表演文艺节目。有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来了,家里才像个家”,这句话一直记在我心里。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公益不只是物质帮助,更要传递温暖与陪伴。这些年,从环保宣传到文艺演出,看着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进来,公益力量不断壮大,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2020年您牵头成立明珠志愿者调解室,至今已成功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000余件,光武镇人口多、纠纷类型杂,您在调解工作中有没有什么“秘诀”?
【刘文学】哪有什么秘诀,关键就是“换位思考”和“耐心细致”。基层纠纷看似琐碎,却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彩礼纠纷、土地纠纷,我们不会简单评判对错,而是先静下心来听双方倾诉,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再用通俗易懂的道理和法律法规耐心疏导。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困难,矛盾就能迎刃而解。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邻里关系更和睦,这是调解工作最大的价值。
【记者】作为光武区域校园保安队长,您负责7所学校、6000余名学生的安全,五年来实现校园安全“零事故”,这份成绩背后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吧?
【刘文学】校园安全无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安防制度,人员进出登记、消防设施检查、日常巡逻值守,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每天上学、放学时段,我们都会在校园周边执勤,确保学生安全通行;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五年,我和同事们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不敢有丝毫懈怠,看到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再辛苦也值得。
【记者】在老年教育领域,您秉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推动学校发展,在课程创新和丰富学员生活方面,您有哪些规划和实践?
【刘文学】老年学校是老年人的“快乐家园”,我们不仅要让学员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实现价值。为此,我们开设了书法、舞蹈、声乐、智能手机应用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同时,经常组织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活动,让学员们有展示自我的平台。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增设健康养生、非遗传承等课程,让老年教育更有温度、更具特色,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记者】您先后荣获“界首好人”“文明家庭户”等多项荣誉,还是市诗词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寄情笔墨,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个人爱好的?
【刘文学】荣誉是肯定,更是激励。工作虽然忙碌,但笔墨爱好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和总结。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感动瞬间、心得体会,我都会用诗词记录下来,这既是一种放松,也是对工作的回味。其实,个人爱好和工作并不冲突,诗词里的正能量也能激励我更好地投入工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记者】回顾这些年的付出与收获,您对未来有什么展望?
【刘文学】未来,我会继续在各个岗位上坚守初心,把公益事业做得更扎实,把调解工作做得更细致,把校园安全守护得更牢固,把老年学校办得更红火。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和基层服务中来,形成人人奉献、邻里和睦、社会温暖的良好氛围,为光武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从公益先锋到调解能手,从校园卫士到老年教育守护者,刘文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与担当的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用温暖与坚守点亮了基层的方寸天地,也为更多人传递了向上向善的力量。(【中國🇨🇳新聞詩文網】尘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