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正好,暖意融融;军民鱼水,深化巩固。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双拥工作要求,助力淮安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11月2日,淮安市铁军老兵俱乐部组织30余名文艺骨干,在总顾问陈暄、部长吴海斌带领下,专程奔赴涟水县,在县文化馆举办“慰问退役老兵”专场文艺汇演。现场,曾服役于上海警备区的50余名老兵欢聚一堂,共忆军旅岁月,共赏文化盛宴,共话军民深情。
军歌嘹亮启帷幕 红色情怀满厅堂。当日下午,涟水县文化馆大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演出前,吴海斌指挥大家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和军歌进行暖场。俱乐部宣传部长吴延凤主持文艺汇演。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激昂旋律响起,铁军俱乐部军乐队成员身着整齐制服,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奏响乐曲,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节奏瞬间点燃全场热情;紧接着,《强军战歌》的豪迈歌声回荡在大厅,熟悉的旋律让在场老兵们不由自主挺直腰板,眼神中满是对军旅生涯的追忆与自豪。两首军歌奏响,正式拉开了本次慰问文艺汇演的序幕。
节目精彩纷呈 军民情谊深似海。整场汇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舞蹈、歌唱、器乐、豫剧等多个品类,每一个节目都精心编排,既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更传递着对老兵的崇高敬意。
舞蹈《不忘初心》:铁军文体部演员们身着红色舞裙,以优美的舞姿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动作舒展有力,情感真挚饱满,仿佛将老兵们带回那段为理想奋斗的峥嵘岁月。
男女声对唱《我们的祖国鸟语花香》:铁军双拥办演员默契配合,清亮的歌声与悠扬的旋律交织,描绘出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图景,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器乐舞蹈《来与不来我都等你》:铁军军姿组演员手持乐器,边奏边舞,灵动的舞步与悦耳的乐声相得益彰,展现出退役军人退役永不褪色的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男声独唱《再见了大别山》:朱延东团长以浑厚深情的嗓音演绎经典曲目,歌声中满是对革命老区的眷恋与感恩,不少老兵静静聆听,眼中泛起泪光。
舞蹈《绿色军衣》:铁军直属天山艺术团惠琴团长带领队员们身着军绿色舞服,舞姿刚柔并济,将军人对“绿色军衣” 的特殊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老兵强烈共鸣。女声独唱《兵哥哥》:周红梅以甜美的嗓音唱出对军人的赞美与牵挂,歌声温柔动人,让在场老兵感受到浓浓的关怀与温暖。
器乐舞蹈《搀扶》:江苏省优秀转业干部、市委原副秘书长陈暄带领军姿组演员登台,以器乐伴奏结合情景舞蹈的形式,再现军民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同行的感人场景,细腻的表演直击人心。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青年演员李福从功底扎实,唱腔字正腔圆,将“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迈气概展现得酣畅淋漓,为汇演增添了别样风采。
器乐独奏《骏马奔驰保边疆》:从军近30年的铁军总顾问陈暄再次登台,他深情来到老兵们中间,看!指尖翻飞,游刃有余;听!激昂的旋律,沁人心扉,仿佛让人看到骏马奔腾在边疆草原的壮阔景象,尽显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伞秀《江南雨》:俱乐部朱兰云、吴延凤、屈民霞等美女们手持油纸伞,伴着轻柔的音乐缓缓起舞,舞姿优雅婉约,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为热烈的现场增添了几分柔情。
男女声对唱《家和万事兴》:周红梅与谭尔老师强强携手,以温馨的歌声传递“家国同心”的理念,唱出军民共筑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将汇演气氛推向高潮。
每一个节目都匠心独运,每一段演绎都饱含深情,台下老兵们时而热烈鼓掌,时而轻声跟唱,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军民同乐的欢乐海洋。
凝聚双拥新动能 共谱七连冠华章。汇演结束后,淮安市铁军老兵俱乐部部长吴海斌发表讲话。他指出,本次参演团队中,绝大多数是俱乐部各分部及双拥联盟团队的军嫂与军属,她们以红色舞蹈为载体,生动展现了淮安双拥工作的丰硕成果,不仅为退役老兵带来了文化享受,更在全社会营造了 “拥军爱民、军民同心、军民团结”的良好风尚。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此次汇演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团队力量,激发接续奋斗的前行斗志!”吴海斌强调,俱乐部将始终以文化为纽带,把军民鱼水情融入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载体,推出更多军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持续弘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军民和衷共济、同心同德”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俱乐部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行动,为淮安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注入新动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国强军梦凝聚磅礴力量。此次文艺汇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军民情谊的深度交融。它以艺术为桥梁,拉近了军民距离;以汇演为平台,增进了战友情怀;以真情为纽带,赓续了红色血脉,为新时代淮安双拥工作写下生动注脚和崭新华章。
文/朱玉石 图/万红霞 沈 思
作者简介: 朱玉石 中共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干部第五支部书记、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年大学校长、淮安市民营经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淮安市收藏艺术品商会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淮安市铁军拥军俱乐部政治部主任、江苏省卫健委行风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