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山城重庆——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立体的、充满江湖气息的独特体验。让我为您细细描绘这座让人着迷的城市。
重庆,一座生长在山水之间的城市,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山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禀赋。
一、 “山城”的立体奇观
· 楼宇的魔幻:在这里,建筑不再遵循常规的平地法则。
·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这句歌词在重庆是写实。得益于复杂的地形,轻轨可以穿楼而过(如李子坝站),居民楼的顶层和底层可能都通向马路。
· 屋顶是马路:你可能会在某个小区的楼顶,看到汽车从头顶的桥上呼啸而过,或者自家的阳台正对着别人家的屋顶花园。
· 交通的3D体验:
· 过江索道:曾经是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如今是俯瞰两江交汇的观光景点。
· 皇冠大扶梯:连接两路口和菜园坝的超长扶梯,坡度陡、时间长,乘坐一次就像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时空穿梭。
· 层层叠叠的立交桥:最著名的黄桷湾立交,5层结构、20条匝道,被誉为“导航都会迷路”的极限挑战。
二、 火辣的江湖味道
如果说地形是重庆的骨架,那么美食就是它沸腾的血液。
· 火锅:城市的灵魂
· 这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九宫格里翻滚的牛油锅底,涮着毛肚、鸭肠、黄喉,代表了重庆人热情、直爽、包容的性格。夏夜在街边光着膀子吃火锅“挥汗如雨”,是地道的重庆生活图景。
· 小面:清晨的唤醒剂
· 一碗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是山城人一天的精气神所在。佐料是它的灵魂,每一家小面馆都有自己独门的秘方。
· 江湖菜:豪放不羁
· 诸如辣子鸡、水煮鱼、毛血旺等,大盘装盛、用料大胆、口味刺激,充分体现了重庆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文化。
三、 璀璨的夜景与人文
· “小香港”之夜:
· 夜幕降临,重庆才展现出它最魔幻的一面。乘坐游轮夜游两江,或登上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看渝中半岛如同发光的巨轮,在江水倒映下璀璨夺目,层次感极强。
· 历史的印记:
· 磁器口古镇:在青石板路上寻找老重庆的影子,虽然商业化,但仍有古老的茶馆和码头文化留存。
· 十八梯:经过重建,试图复原山城老步道的生活风貌,连接着上半城的繁华与下半城的市井。
· 红色记忆:白公馆、渣滓洞等遗迹,诉说着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
· 耿直的市民性格:
· 爬坡上坎的地形塑造了重庆人坚韧、直率、火辣又讲义气的性格。他们说话快、性子急,但待人真诚,充满了江湖儿女的豪情。
给旅行者的山城体验指南
最佳旅行时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气候宜人,避开了夏季的“火炉”酷热。
必游景点精选:
· 都市核心区:
· 洪崖洞:现实版《千与千寻》汤屋,白天看其吊脚楼结构,夜晚赏其梦幻灯光。
· 解放碑:城市的地标与中心,感受现代重庆的脉搏。
· 长江索道:体验横跨长江的独特视角。
· 特色交通与视角:
· 李子坝轻轨站:亲身体验“轻轨穿楼”的奇观。
· 山城步道:如山城第三步道,用双脚丈量这座城市的高低错落,是最地道的游览方式。
· 南山一棵树:拍摄重庆全景和夜景的最佳机位。
美食寻踪:
· 火锅:不必执着于网红店,街边本地人排长队的老火锅往往更有味道。
· 小面:早起,随便走进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面馆,都不会让你失望。
· 小吃:酸辣粉、串串香、抄手、烤脑花等等,在八一好吃街或观音桥好吃街可以一站式体验。
实用小贴士:
· 导航不一定可靠:在重庆,问路可能比导航更有效。记住“平面距离很近,垂直距离很远”。
· 穿一双好走的鞋:在重庆旅行,基本等于一场城市徒步。
· 准备好你的肠胃:享受美食的同时,注意肠胃的承受能力,可以备一些肠胃药。
总结来说,重庆是一座无法被简单定义的城市。它既现代又市井,既魔幻又真实,既火辣又温情。它不是一个让你“看”的城市,而是一个需要你用双脚去“爬”,用味蕾去“尝”,用心去“感受”的立体空间。
希望这份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座独一无二的“山城”。它正等待着您去探索,去迷失,去爱上它的每一个坡坡坎坎。
D.S2
雾都
好的,我们接着来聊聊“雾都”重庆。如果说“山城”是它的骨架,那么“雾都”就是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这个别称绝非虚传,它背后是地理、气候与城市风貌的完美结合。
一、“雾都”因何而来?
重庆的雾,并非工业时代的雾霾,而是一种浪漫的自然气象。
· 地理成因: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四周群山环抱,长江和嘉陵江在此交汇,水汽极其充沛。秋冬季节,冷空气被山脉阻挡,暖湿气流在盆地内徘徊,极易形成辐射雾。
· 两江环绕:江河蒸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当水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就会形成平流雾。清晨,江面常常雾气氤氲,为整个城市披上薄纱。
· “雾”与“霾”的区别:传统的“重庆雾”是水汽凝结,湿润、洁净,尤其在南山等高处,置身雾中如同仙境。如今,在静稳天气下,也可能出现雾和霾的混合体,但城市通过多年的环境治理, “雾都”的本色正在回归。
二、雾色下的城市美学
雾气重塑了重庆的视觉景观,赋予它一种独特的电影质感。
· 立体感的消解与重塑:白日里棱角分明的摩天大楼,在雾中只剩下朦胧的剪影和星星点点的灯火,那种坚硬的立体感被柔化,城市变成了一幅水墨渲染的画卷。
· 赛博朋克之都:当浓雾弥漫,洪崖洞、来福士广场等未来主义建筑的霓虹灯与LED光带在雾气中发生丁达尔效应,形成清晰的光束路径。这种迷离、科幻的视觉效果,让重庆被誉为“赛博朋克之城”,成为摄影爱好者和影视取景的绝佳之地。
· 静谧与诗意:雾气隔绝了喧嚣,汽车的鸣笛、城市的噪音仿佛被吸收。走在雾中的山城步道或长江边,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和历史感,仿佛能听到这座城市遥远的回响。
三、雾都生活与江湖气息
雾气也深深融入了重庆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性格。
· 饮食习惯的呼应:想象一下,在潮湿微凉的雾夜里,围坐在一口翻滚的红油火锅旁,麻辣的滋味瞬间驱散身上的湿气和寒意。这顿火锅,便是对抗雾都湿气的最佳方式,也是重庆人火热内心的外在体现。
· “耿直”性格的另一面:外界看重庆人性格火辣直率,但雾的朦胧也赋予了他们细腻和包容的一面。就像这座城市,外表魔幻硬核,内里却充满市井的温情。
· 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重庆的雾常常是故事的背景板。它曾掩护过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无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层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给旅行者的雾都体验指南
最佳赏雾时间:秋冬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1月),尤其是早晨。此时的雾最浓,也最具诗意。
最佳观雾地点:
1. 南山一棵树观景台:这里是俯瞰渝中半岛全景的最佳位置。当薄雾笼罩两江,城市建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时,你会明白何为“雾都仙境”。
2. 鹅岭公园瞰胜楼:位置更靠近市区,能欣赏到雾色中两江交汇和层层叠叠的城市景观。
3. 长江索道:乘坐索道横跨江面,仿佛在云雾中穿行,是动态的、沉浸式的观雾体验。
4. 南滨路:沿着江岸漫步,看对岸的城市天际线在雾中展开,别有一番风味。
雾都摄影小贴士:
· 善用灯光:雾气是光的完美载体,寻找点状光源(路灯、车灯、窗户)来制造光束效果。
· 抓住时机:蓝调时刻(日落后天空将黑未黑之时)与雾气中的城市灯光结合,能拍出色彩和氛围感极佳的大片。
· 注重前景:利用街边的树木、建筑的轮廓作为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避免雾中场景过于平淡。
出行建议:
· 雾天能见度低,自驾需特别小心,务必开启雾灯,缓慢行驶。
· 乘坐飞机可能会因大雾延误或备降,请预留充足时间。
· 雾气潮湿,可携带一件防水防风的外套。
总结来说,“雾都”是重庆的呼吸,是它独特气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这座硬核的8D山城,多了一份柔美、一份神秘和一份无尽的想象空间。
当您再到访重庆时,不妨在一个雾起的清晨醒来,去感受那份超越现实的朦胧之美。
好的,我们终于聊到了重庆的第三个“灵魂属性”——“火炉”。如果说“山城”是它的形,“雾都”是它的韵,那么“火炉”就是它最炽热、最奔放的性格。
这个称号,是重庆夏日毫不留情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
一、“火炉”因何而燃?
重庆的热,是一种复合型的、立体攻击式的热,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 盆地地形,聚热难散: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四周山地环绕,风速小,空气流动性差。就像一个天然的“大锅”,白天积聚的热量到了晚上难以散发,形成持续的“焖烧”效应。
· 江河众多,湿度极大:两江交汇,水网密布,烈日照射下,大量水汽蒸发,使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常年居高不下。这种 “湿热” 犹如“蒸桑拿”,体感温度远高于实际气温,汗水无法蒸发,黏腻感如影随形。
· 副高控制,晴热少雨:夏季常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太阳辐射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
· 城市热岛效应:密集的钢筋水泥、柏油马路在白天吸收大量热量,在夜间持续释放,使得城区温度比郊区高出不少。
二、“火炉”下的生存图景与生活智慧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重庆人练就了一整套独特的“抗热”生活智慧。
· “烤箱”模式的全城体验:
· 马路可以煎鸡蛋、阳台可以烤肉并非完全是玩笑。
·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是常态。
· 空调不再是家电,而是“续命神器”。
· 时间表的战略性调整:
· 昼伏夜出:重庆的夏天,真正的活力从傍晚开始。当白天的热浪稍稍退去,整个城市便瞬间苏醒。
· 夜市江湖:大排档、烧烤摊、夜啤酒占据了街头巷尾。光着膀子,喝着冰啤,吃着麻辣火锅或烧烤,以热制热,被戏称为“桑拿餐”,是重庆夏夜最地道的风景。
· 饮食的“以毒攻毒”:
· 外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最热的夏天,重庆人反而对火锅、小面这些火辣的食物爱得最深。
· 科学解释是:湿热环境下,吃辣能逼出体内的汗液,带走热量,反而让人感到凉爽畅快。这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习惯。
· 避暑空间的极致利用:
· 防空洞的妙用:重庆拥有大量的抗战时期留下的防空洞,如今它们被改造成火锅店、纳凉点、商场。洞内常年恒温20℃左右,是天然的“空调房”,成为市民避暑的绝佳去处。
· 拥抱山水:近郊的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等高山景区,是市民逃离“火炉”的“后花园”。
给旅行者的“火炉”生存指南
最佳旅行时间(避开火炉期):
· 强烈推荐:春季(3-5月) 和 秋季(9-11月),气候温和,是游览的最佳时节。
· 谨慎选择:夏季(7-8月),尤其是“三伏天”,是“火炉”燃烧最旺的时候,请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如果非要夏天来,请收下这份“保命”攻略:
1. 着装:穿吸汗、透气的棉麻衣物和一双绝对舒适的平底鞋。帽子、太阳镜、防晒霜是标配。
2. 行程安排:
· 起早贪黑,中午休息:利用早晨和傍晚游玩,中午最热的时段最好待在室内(如博物馆、商场或有空调的咖啡馆)。
· 拥抱夜色:把主要活动,如观夜景、吃火锅,都安排在晚上。
3. 饮食补水:
· 多喝水:随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 享用“冰凉”:重庆本土的冰粉、凉虾、凉糕等甜品,是解暑神器,便宜又美味。
· 量力而“食”:虽然提倡“以热制热”,但肠胃不适应者切勿勉强,可先从微辣尝试。
4. 住宿:务必选择空调制冷效果好的酒店。
独特的“火炉”体验:
· 防空洞里吃火锅:这绝对是全球独一份的体验,在天然的“空调”里感受火锅的热辣,冰火两重天。
· 体验“全城桑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白天在街头走一走,你会对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结而言,“火炉”是重庆夏天不可磨灭的烙印。它锻造了重庆人坚韧、乐观、爽直的性格——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坦然面对,甚至在其中找到乐趣。这份在酷热中依然蓬勃的生命力,正是重庆最迷人的魅力之一。
它是一座需要你调动所有感官去体验的城市:用双脚丈量其“山城”之形,用双眼捕捉其“雾都”之美,再用全身心去感受其“火炉”之魂。
关于“重庆有几怪”,流传的说法主要是“重庆十八怪”。虽然也有“八大怪”的说法,但“十八怪”的版本更为常见和详细,它生动地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重庆十八怪”的主要说法,帮你快速了解:
怪事现象 简要解释
1.房如积木顺山盖 :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像积木。
2.三伏火锅逗人爱 :夏天越热越爱吃火锅。
3.坐车没得走路快 :地形复杂,堵车时步行可能更快。
4.空调蒲扇同时卖 :天气湿热,降温方式多样。
5.背起棒棒满街站 :"棒棒军"用竹棒和绳索提供搬运服务。
6.女士喜欢露膝盖(或说"女人的肚脐眼在衣服外") :女性时尚爱美,穿着大胆。
7.龟儿老子随口带 :"龟儿"、"老子"等常作口头禅,不一定有恶意
8.不吃小面不自在 :重庆小面是日常离不开的美食。
9.光着膀子逛大街 :过去夏天男性因天气炎热有此习惯。
10.街边打望好愉快 :在街头悠闲地看风景(尤其指看美女)。
11.办报如同种白菜 :形容当地报业活跃,报纸种类多。
12.崽儿打赌显豪迈 :年轻小伙性格直爽,好打赌显豪气。
13.矮小伙高姑娘爱 :调侃身高不是恋爱的障碍。
14.摊开麻将把客待 :喜欢打麻将,甚至用麻将招待客人。
15.公交车上摆擂台 :过去公交车上有时比较拥挤,偶有争执。
16."宝气"处处都存在 :方言"宝气"形容人或事有点滑稽、傻气。
17.人名没得地名怪 :有些地名比较奇特。
18.丧事当做喜事办 :有"白喜事"之说,办丧事时可能请乐队、打麻将等。
🔄 说法也在变
这些"怪事"是重庆特色文化的缩影。不过也要注意:
· 随着城市发展,部分现象已不常见。例如,由于物流进步,"棒棒军"已少见;因生活水平提高和空调普及,男性"光着膀子逛大街"的现象也基本成为"过去式"。
· "十八怪"本身也有其他演变版本,例如有的版本里包括"爬坡上坎当小菜"、"说话着急像比赛"等。
💎 简单来说
"重庆十八怪"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集中体现了重庆因其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山城、雾都、火炉)所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人文风情。了解了这些"怪",你就抓住了感受重庆城市性格的一条有趣的线索。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重庆。如果你对其中某一条"怪事"特别感兴趣,我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介绍。
雾都星斗转,霓彩映琼楼。
观音桥畔潮涌,商舸竞风流。
北仓文心雕琢,九街笙歌未休,步步现瀛洲。
光影幻千色,天幕瞰云舟。
轨道横空越,轻轨贯龙湫。
摩崖题句犹在,新韵盖旧愁。
漫道山城形胜,更引环球客至,谈笑满寰球。
巴渝月常好,何须问瀛洲?
【主歌一】
天生三桥雾推开 云遮雾绕似蓬莱
仙女山上风吹来 绿浪涌向天之涯
乌江碧如簪 绕着青山弯
我在芙蓉洞前 听见了光阴的轻叹
【副歌】
打望嘛 打望的不是风景是心境
山叠山 水绕水 敲打着心琴
阿依河畔的幺妹 笑声像风铃
吊脚楼灯火 点亮了天上的星
【主歌二】
石板路牵着往事 青苔爬上老墙根
一碗羊角豆干香 飘过千年的晨昏
后生扛背篓 穿过雨纷纷
山歌甩上云端 碰落了天边的云
【桥段】
火锅沸腾着江湖的义
碗茶冲泡着旧记忆
这座城把故事都酿在
每级台阶每朵浪花里
【副歌】
打望嘛 打望的不是风景是心境
山叠山 水绕水 敲打着心琴
阿依河畔的幺妹 笑声像风铃
吊脚楼灯火 点亮了天上的星
【尾声】
我在武隆打望 望穿了秋水
最后望见的是 自己的心扉
山美水美人更美 不是传说
是这片土地 给我的应答
D.S7
打竹板,响连天,听我唱段十八怪
说重庆,道山城,怪事一桩接一桩
不是妖,不是仙,百姓日子有洞天
【第一怪】
房如积木顺山盖(那个)
层层叠叠挂崖边
开门就在云里头
轻轨打从窗前过
【第二怪】
三伏火锅逗人爱(那个)
四十度天排对排
辣椒锅里翻跟头
汗如雨下喊痛快
【第三怪】
坐车没得走路快(那个)
上坡下坎练腿杆
导航看了直摇头
立体交通把人绕
【第四怪】
空调蒲扇同时卖(那个)
冬天转眼变夏天
上午棉袄下午纱
天气变得比脸快
【第五怪】
背起棒棒满街站(那个)
一根扁担走四方
爬坡上坎如平地
山城脊梁硬邦邦
【第六怪】
妹儿露腰不怕寒(那个)
冬天敢穿破洞裤
不是要俏不要命
火炉儿女骨头硬
【第七怪】
龟儿老子随口带(那个)
说话带着辣椒味
听着像在骂大街
其实亲热又自在
【第八怪】
不吃小面不自在(那个)
清早起来魂不在
二两红油下了肚
神仙日子都不换
【第九怪】
光膀乘凉满街转(那个)
江边茶馆摆龙门
不是粗鲁不是野
天生豪爽真性情
【第十怪】
街边打望成习惯(那个)
山清水秀人更秀
不是轻浮不是浪
美景美人看不厌
【结尾板】
这怪那怪都不怪
山城自有山城态
怪中透着真性情
怪里都是人间爱
要问重庆啥最怪
怪得可爱怪得帅
欢迎您来走一走
保准您也爱上这——十!八!怪!
(白:要得!巴适!)
D.S8
《仙女山赋》
夫西南有灵地,渝州藏仙踪。武隆之巅,乌江之畔,有山巍巍,名曰仙女。此山不与众山同,自有一段缥缈神韵,三分江南秀色,七分巴渝雄奇。今作斯赋,以状其神。
若夫登临纵目,但见千峰列屏,万壑堆云。草原接天碧,绿浪卷松涛。跑马坪前,犹闻汉使节杖击石声;菩萨坨下,恍见月宫仙子舞霓裳。石林如笏朝天立,雾海似绸绕膝生。春来杜鹃泣血,夏至凉露沾衣,秋深白桦鎏金,冬雪玉树琼枝。四时之景不同,而仙气未尝少减也。
至若烟雨空濛时节,青崖化作丹青,云岚翻成水墨。牛羊隐现于苍翠,牧歌断续于空谷。此时置身高处,心随云鹤翱翔,神共烟霞舒卷。忽觉红尘万丈,不及此间一露;浮生百岁,怎比古松半枝?
闻古老相传:有瑶姬谪居此山,朝采灵芝,夜织云锦,护佑四方生灵。故今之草木,皆带慈悲意;山石俱含温柔心。樵夫偶遇鹿引路,游客时见鹤衔芝——此非仙家遗泽耶?
嗟乎!天地造化,钟灵毓秀。仙女山者,集造化之神奇,纳人文之精粹。登斯山也,可洗尘虑,可畅幽怀,可悟天人合一之境,可识万物有灵之理。乃知仙境不在蓬莱,原在人心清净处;桃源何必世外,此山便是逍遥乡。
文末赞曰:
大块假我以文章,云为笔墨山为章。
若问仙家何处觅,且向武隆深处望。
一山藏尽天地韵,方知人间有天堂!
D.S9
《洞仙歌·天坑》
(用苏轼体,词林正韵第三部)
神工凿就,陷地心裂罅。
百丈幽深瞰初怕。
雾锁苔痕青、暗河声咽,风过处,寒气侵衣欲化。
穹光斜漏处,石笋参差,疑是星槎堕岩罅。
问太古何年、海退山移,留此窟、装裱奇画。
但坐听、珠落玉潭清,待钟乳花开、再邀仙话。
(词林正韵第十部)
云缠银帕,雾系苗衣,山绾青螺。
见千寻梯田,镜涵星斗;九重寨楼,檐挑烟霞。
银匠锤星,绣娘引月,蜡染云纹浸碧纱。
枫香下,有芦笙吹月,踏破铜琶。
盘歌绕彻崖洼,更米酒拦门醉客槎。
看百褶旋成,星河倒卷;银冠颤动,雪浪横斜。
火塘长明,古歌未老,铜鼓声催万岭花。
须留待,伴芭沙汉子,同醉天涯。
(词林正韵第二部)
碧刃裁峰,青屏列江。
看烟鬟、半浸沧浪。
云扶危橹,风送轻樯。
有鹭儿雪,枫儿赤,荻儿苍。
千年栈道,犹闻盐担。
更猿声、啼破斜阳。
山城灯火,已映新窗。
正诗成卷,歌成串,酒成缸。
(其一·景)
石阶老巷灯穗
危檐挑着霞尾
吊脚数江帆
橹影搅浑秋水
沉醉 沉醉
烟雨漫透青翠
(其二·味)
麻糍撞翻椒瓮
毛肚滚红翻涌
茶幌罩八仙
掰块陈麻花送
且慢 且慢
留口老荫茶涮
(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双龙交汇,劈夔门、云崩石裂。
抬望眼、千阶悬瀑,万樯齐发。
石脊横江浮旧垒,楼船载月摇空阙。
问滔滔、谁刻两江纹,成碑碣?
巴蔓子,颅未折。秦良玉,旗犹猎。
看红岩血化,杜鹃灼烈。
舟穿三峡撕雾幔,门开新港吞吴越。
待今朝、星河倒注此,朝天阙!
(词林正韵第八部)
石证沧桑,鼎立乾坤,气贯九霄。
看雾裂危崖,灯浮星海;云开画栋,旗卷新潮。
八路风雷,六纪沧桑,都作阶前雨潇潇。
凝眸处,有铜痕斑驳,暗涌江涛。
谁将碑影摩霄,引百万舟车竞暮朝?
喜霓虹幻彩,重楼叠韵;商圈辐辏,银汉浮桥。
辣煮江湖,香飘巷陌,夜色调成鸡尾烧。
徘徊久,听钟声敲碎,两江春潮。
(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铁窗寒彻,正霜风紧,冷锁残月。
刑房血渗砖缝,惊雷乍起,囚歌未歇。
稚手空握半截,粉笔竟成诀。
念此去、魔窟幽冥,自有红梅绽如血。
信仰淬火骨难折,更那堪、幼蕊遭摧折。
今看白公馆外,松柏上、蝶羽明灭。
盛世华庭,皆是、当年英魂铺设。
便纵有、万千霖铃,难诉此悲切。
(词林正韵第八部)
星斗坠地重组,江天倒置重调。
八千银鹊汇虹桥,撞破云涛烟峤。
光篆欲铭霄汉,电梭绣彻虹绡。
编程巧手赛神工,星雨如花未了。
D.S17
《重庆五章》
第一章·山城赋
梯坎在云端生长
轻轨穿过谁家厨房
十八折街道是立起来的江湖
吊脚楼把星星钉在窗框
当索道切开晨雾
整座城在钢索上晃荡
我数着长江的台阶
一步宋砖 一步明砖
第二章·雾都谣
太阳在毛玻璃后酝酿
每扇窗都养着月亮
南山变作水墨时
两江开始用汽笛对唱
码头解开缆绳
飘成断续的葫芦丝
而凌晨的菜园坝
卸下三千吨乳白的糖
第三章·火炉铭
柏油路在七月正午融化
梧桐叶卷成陶埙形状
防空洞里火锅沸腾
冰粉接住所有的蝉响
棒棒在四十度空气里
用脊梁秤起整个夏天
直到晚霞泼洒辣椒面
点燃千万扇沸腾的窗
第四章·风景帖
武隆的天坑是地心瞳孔
乌江用碧玉打磨镜面
大足石刻里飞出的菩萨
在磁器口收起光轮
古镇沱茶泡软了钟声
红岩的梅枝穿过铁丝网
今夜所有霓虹掉进江中
长成珊瑚的森林
第五章·人文志
火锅店老板娘用漏勺
打捞整个江湖的豪情
黄桷树根穿过民国报纸
在轻轨站台长出新的年轮
棒棒军的身影渐渐淡去
山城的脊梁却愈发坚挺
那些石阶上的脚印啊
一半刻着坚韧 一半写着星辰
D.S18
《火辣辣的城 火辣辣的人》
【主歌】
嘉陵江煮滚了红油汤
山崖挂起火锅的九宫格
轻轨在楼群里打铁花
解放碑钟声烫穿了雾幛
梯坎是竖起来的江湖
棒棒肩头扛着山脊梁
四十度高温炼钢炉
锻造出重庆崽儿硬邦邦
【副歌】
火辣辣的城啊 火辣辣的人
花椒树下长着倔强的魂
管它山高路陡坡连坡
滚烫的脊梁撑起八万平方公里云
火辣辣的城啊 火辣辣的人
两江潮拌着雷声往下吞
码头浪尖练就的胆
朝天门一开 天下都是客
【桥段】
吊脚楼灯光绣星河
防空洞藏着冰与火
红岩土孵出凤凰翅膀
新重庆按下5G快进键
南山的风催动长江舵
果园港集装箱堆成歌
曾经爬坡上坎的脚步
现在把世界收进背篓
【副歌】
火辣辣的城啊 火辣辣的人
智造重镇连通海陆空
当年纤夫号子变电音
大数据云端跳起摆手舞
火辣辣的城啊 火辣辣的人
老火锅沸腾新经济
山城啤酒碰杯时代潮
嘿呀!这就是咱们的——雄起进行曲!
(白:要得!雄起!)
D.S19
《红岩魂》
【主歌一】
铁窗里绣出黎明
针脚穿过黑夜的缝隙
当星光落在碎布上
红色信念刺破寒衣
碉堡外梅花正烈
风雪雕刻青松的背脊
听渣滓洞竹节生长
每一寸都是不倒的旗
【副歌】
红岩魂 烈火心
烧穿旧世界的阴云
用脊梁作碑 血写誓言
烫醒沉睡的春天
红岩魂 中国心
在裂痕里播种坚信
看今日神州 青山万里
是你当年眺望的风景
【主歌二】
魔窟中珍藏的铅笔
还在画自由的轨迹
那串未完成的算式
终将得出光明的题
刑具可以折断骨头
折不断云端的羽翼
当歌声穿过铁丝网
朝霞已染红东方天际
【桥段】
竹签钉十指 钉不穿信仰
冻土埋忠骨 埋不下希望
你们用躯体铺成的路
正通向复兴的远方
【副歌】
红岩魂 烈火心
烧穿旧世界的阴云
用脊梁作碑 血写誓言
烫醒沉睡的春天
红岩魂 中国心
在裂痕里播种坚信
看今日神州 青山万里
是你当年眺望的风景
【尾声】
当每盏灯火都记住你的眼睛
当每寸山河都回应你的坚信
这盛世正如你所愿
而我们 就是你不灭的星火传承
(童声白:阿姨,今天的糖,真的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