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重九登高
一邓崇亮
绽放金英那怕霜,
花丛拾级总闻香。
携朋信步情怀畅,
带洒题糕任意尝。
随靖节,学刘郎。
年华老去也无妨。
先贤风范心中铸,
松柏经寒更永昌。
一一一一一一一
品重阳雅韵,悟风骨情怀-赏析邓崇亮前辈《鹧鸪天·重九登高》
一罗培永
邓崇亮前辈的《鹧鸪天·重九登高》以重九登高为引,融景、事、情、理于一词,既绘重阳之盛景,又抒豁达之胸襟,更寄先贤之敬仰,字句间满含生活意趣与精神追求,堪称重阳题材词作中的佳作。
开篇“绽放金英那怕霜,花丛拾级总闻香”,以“金英”点出重阳标志性意象菊花,“那怕霜”三字赋予菊花不畏寒霜的傲骨,打破传统咏菊多悲秋的基调,开篇便立起昂扬气象。“拾级”呼应“登高”题眼,“总闻香”则从嗅觉切入,将视觉所见的金黄菊海与嗅觉所感的清雅菊香相融,让重阳登高的场景立体可触,字里行间满是对秋景的喜爱与沉醉。
“携朋信步情怀畅,带洒题糕任意尝”两句,转入对登高活动的描摹,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携朋”点明同行之人,“信步”尽显从容闲适,无匆忙赶路之态,唯有与友同游的惬意,“情怀畅”直接抒发内心畅快,直白却真挚。“带洒题糕”化用重阳“题糕”典故,既贴合节日习俗,又添文人雅趣,“任意尝”三字将不拘小节的洒脱尽显,让登高不再是单纯的观景,更成为亲友相聚、共享时光的温馨时刻,寻常细节中透着生活的暖意。
下阕“随靖节,学刘郎”,笔锋一转,由眼前景、身边事转向精神追寻。“靖节”即陶渊明,其“采菊东篱下”的淡泊情怀与重阳赏菊文化深度绑定;“刘郎”指刘禹锡,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打破秋日悲戚的传统认知。词人以“随”“学”二字,明确表达对两位先贤精神的追慕,为词作注入文化厚度,也让自身的登高之举超越休闲,成为一次精神层面的致敬。
结尾“年华老去也无妨。先贤风范心中铸,松柏经寒更永昌”,直抒胸臆,道破词作主旨。“年华老去也无妨”直面时光流逝,却毫无悲叹之意,尽显豁达通透。“先贤风范心中铸”承接上阕对陶、刘的追慕,点明先贤精神已内化为自身品格支撑;“松柏经寒更永昌”以松柏喻己,既呼应开篇菊花抗霜之傲骨,又进一步升华主题,如同松柏历经寒冬更显苍翠,人若能秉持先贤风范,即便年华老去,精神也能永葆生机,坚韧长存。
全词以景起笔,以事入情,以理收束,层层递进,脉络清晰。语言质朴却不失雅致,典故运用自然无痕,既写出重阳登高的独特景致与生活情趣,又传递出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对先贤风骨的传承之志,读来令人心生暖意,更添几分面对岁月的从容与力量。
鹧鸪天·步韵重九登高
罗培永
遍岭丹枫傲冷霜,
登高极目野菊香。
风牵衣袖襟怀阔,
酒入清樽意兴长。
追靖节,慕刘郎。
鬓边丝雪又何妨?
心间自有凌云气,
笑对秋光岁月昌。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