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
散文诗:
《笔墨里的星光,落进烟火长卷》
——文艺志愿者参加省政协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送医送药送文化"下乡活动
文/孙成贵
诵读:十指相扣
当宣纸的素白,漫过城市画室的窗棂
狼毫饱蘸的,不只是松烟、宿墨与晨露
是抗战胜利八十载的风,裹着
药箱的锡味、乡路的尘沙,和
庄稼地里刚抽穗的麦芒轻颤的春声
你把笔锋弯成义诊棚的檐角
让梅的虬枝,撑起遮雨的蓝布篷——
指尖的皴擦是老井沿的裂纹,
晕染开时,农妇鬓边沾着麦糠的白发
忽然落满兰草的清芬,连她掌心
攥皱的处方单,都洇出了淡香
不必说落款的朱砂多灼眼
你的砚台,早盛过田埂的夜露
是“送医送药送文化”的队伍里,
那抹驮着画夹的剪影:裤脚沾着泥点,
把荷的亭亭种进晒谷场的土坯墙,
让竹的劲节,缠住贫困户柴门的旧藤
连那只蜷在墙角的老猫,都肯
蹭着你的画箱,看你把它画成
墨色里的软云
墨色洇开处,听诊器的微凉
与宣纸的暖,拧成同一段韵脚
你笔下的山水,从案头的卷轴
漫作乡道旁的星:
是王大爷床头新贴的桃符,
是李婶家灶台上的瓷碗,忽然
映出你画的莲;是放学的娃们
围着你的画架,把“松竹梅”
念成了田埂上的歌谣
每一道笔触都是踩实的脚印,
每一滴浓淡,都是文艺的光
落在烟筒的炊烟里,落在药包的棉纸上
落在庄稼汉展开的笑纹中——
这卷没写完的长卷啊,
每一页都是暖的,每一笔
都在人间,烫出晶莹的回响
图片制作: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