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辞》
文/刘殿祥/首发作品
茱萸香里又逢秋,遍插簪头忆旧游。
传说东汉汝南,瘟魔为虐,费长房嘱弟子桓景:重阳日佩萸囊、饮菊酒、登高山可避灾厄。桓景携家人登高,归时见鸡犬牛羊皆暴毙,方知登高避祸之说非虚。此说虽诞,却让重阳有了“生命礼赞”的底色——于萧瑟秋光中,寻一份登高望远的生机,寄一腔敬老思亲的温情。菊开东篱,酒斟陶令杯。古人以菊喻晚节,将敬老与惜时并置:佩萸辟邪,是对肉身的护持;登高远眺,是对精神的超越;遍插茱萸少一人,则将个体情思融入千秋家国。今日重阳,我们仍循古礼,不仅为承袭“九九归一”的哲思,更为在秋阳下读懂:所谓传统,不过是让每一片茱萸叶,都承载着对岁月的敬畏、对长者的尊崇,对团圆的永恒期盼。山风拂过鬓角,恰如先人目光。这一天,所有的登高都是回望,所有的酒香都藏着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