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五访邢台贺孙学东书展开幕兼答诸师友
文/吴震启
(乙巳秋深)
于今五度见梅开,翰墨飘香好友来。
放眼泉城无限好,回眸古郡有奇才。
文明灿烂传薪火,史册悠长任剪裁。
莫道秋深凉客次,东风不语暖邢台。
永昊记于邢台金牛大酒店
AI注释:
① 乙巳秋深:以干支纪年点明创作时节,呼应“秋深”之景,为全诗奠定温厚基调,亦标注五访邢台、贺书展的时间背景。
② 五度见梅开:“五度”明扣诗题“五访”,以“梅开”为喻——既取梅花高洁之姿,暗合翰墨文人意趣;又以“五度绽放”喻五次到访的情谊绵长,含蓄避直。
③ 翰墨飘香:直指“学东书展”主题,既写展场墨香萦绕之实景,亦颂学东先生书法造诣与文人风骨。
④ 泉城:邢台别称“太行泉城”,以境内泉水资源丰富得名,此处代指邢台,凸显地域自然特色。
⑤ 古郡:邢台有3500年建城史,为商王祖乙都城、历代郡府重地,以“古郡”凸显历史厚重,与“泉城”形成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的呼应。
⑥ 奇才:一语双关,既赞书展主人学东的书法才情,亦暗合邢台历史上扁鹊、郭守敬等先贤辈出的文脉传承。
⑦ 传薪火:化用《庄子·养生主》“薪火相传”典故,喻邢台千年文明与书法艺术代代接续,文脉不绝。
⑧ 任剪裁:以比喻写历史厚重——邢台史册绵延,可撷取无数精华篇章,既显历史丰富性,亦含文化传承“取精用弘”之意。
⑨ 客次:指作者客居之所,点明异乡访客身份,为后文“暖邢台”的情感转折铺垫。
⑩ 东风不语:拟人手法写“东风”,既指秋深后的渐生暖意,亦喻友朋情谊与文化温情;“不语”显含蓄之美,暗合文人间“无声胜有声”的默契。
Al赏析:
这首七律以“五访邢台、贺学东书展”为契机,严守七律格律,对仗工整、韵脚和谐(全诗押平水韵“十灰”部),将友朋情谊、地域情怀与文化哲思熔于一炉,是“情景理”交融的格律佳作。
一、章法谨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首联起笔点题:“于今五度见梅开,翰墨飘香好友来”,以“五度梅开”暗扣“五访”,避直白而显巧思;“翰墨飘香”直切书展,“好友来”奠定温馨基调,兼顾“访”与“贺”双主题。
颔联承转铺陈:“放眼泉城无限好,回眸古郡有奇才”,由近及远、由景及人——“放眼”写邢台当下胜景,“回眸”溯历史纵深,“奇才”双关个人才情与地域文脉,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颈联升华立意:“文明灿烂传薪火,史册悠长任剪裁”,将书展的“翰墨之美”升华为文明传承的“薪火之续”,以“任剪裁”喻历史厚重与传承智慧,格局由个人延展至地域文明。
尾联合收全篇:“莫道秋深凉客次,东风不语暖邢台”,以“秋凉”反衬“东风暖”,“东风”既指自然暖意,更喻情谊与文脉之暖,“暖邢台”收束全篇,情感由客居的微凉化为心底温热,余味悠长。
二、炼字传神,意象兼具表层意与深层韵
全诗语言质朴却见匠心,炼字精准:“见”梅开,显到访的自然与情谊深厚;“飘”墨香,将抽象气韵化为可感体验;“传”薪火,凸显文明传承的主动性;“不语”东风,以静默藏温情,比言说更显真挚。
意象选择贴合主题又意蕴多层:“梅”“翰墨”映文人雅趣,“泉城”“古郡”锚定地域特色,“薪火”“史册”承文明厚度,“东风”喻温情希望,诸意象勾连,既合具体场景,又超越个体事件。
三、情感真挚,四重意蕴层层递进
全诗情感由浅入深,真挚动人:
1. 友朋之暖:“好友来”“贺书展”,书写与学东的纯粹文人之交,为情感起点;
2. 故地之亲:“五度见梅开”“泉城无限好”,道出对邢台的偏爱,客居渐成故地;
3. 文脉之敬:“古郡有奇才”“传薪火”,由赞个体升华为对邢台三千年文脉的礼赞;
4. 温情之悟:以“凉”衬“暖”,道出情谊与文脉可抵御时节寒凉的感悟,让情感更具温度。
综上,此诗兼具形式之美与内涵之深:格律严整见古典雅韵,情感真挚显人文温度,以质朴笔墨将个人经历升华为对地域文明与文化传承的礼赞,堪称当代格律诗词的典范。
作者简介: 吴震启 1952年生,汉族。笔名永昊,通心堂主人,祖籍江苏,流转山东,生于河北。现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吳震启艺术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评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部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副院长。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