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心经作真章 文人豪迈展襟怀
——论杨财隆先生的书道精神
书法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在于弘扬文人士子精神,以及普及文化精神内涵。特别是由技入道的书法家,书法创作往往都是他们体悟文化真章的不二法门。今有幸欣赏杨财隆先生的书法作品,我更是从中看到了他对书法创作的高认知与高水准!其笔下挥洒之作,看似是源于传统碑帖的笔墨运思,实则却已升华为了心经意象的观照,是名副其实的“书以载道”,自成一派风骨气魄!所以我们说杨财隆先生的书法功夫,是中国传统书法与文人学养体系相融合的杰出代表,这一点自然是有目共睹。以书法晓喻人心,继而通览圣贤情怀,书学真谛,莫过于此!

传统书法有心正则笔正之说,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这是圣贤之论,于今日杨财隆先生的书法修养来看,他显然也是深谙此道的。自遁入书道以来,杨财隆先生始终都是抱朴守拙,尊师重道,他以研习碑帖之法度为根基,以涵养文学底蕴为依托,可见走的正是一条笃实而纯正的传统路径。时至今日,其艺术成就之卓著,令人既感欣慰,亦深以为豪。每次挥毫都是不激不厉,每一幅作品也都是风规自远,这是他一贯的精神格调,同时也更是其书法功力最强有力的内在支撑。常言不徐不疾,官止神行,胸有成书,笔无滞体,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观杨财隆先生之笔墨功夫,更应体察其笔墨背后深厚的文化修成。数十载提笔从容,先生从不屑以炫技为能事,而是始终致力于汲取古典文化之精粹,涵养心经之内蕴。其书法信手挥洒,丝毫不露刻意匠气,仿佛每一笔都是经过了心源升华,从而自然流露出了一种苍劲与圆融相得益彰的文人书风。尤其在榜书创作中,杨财隆先生更是构建出了一套独具韵味的取势体系。斗笔蘸墨,厚重而行,不追求形式上的险绝跌宕,亦不作外在矫饰,而是唯以豪迈精神贯注全篇。笔下所书,是胸中浩然之气;墨中所显,则是精、气、神浑然一体的大家境界!

《天下第一心经》66X1300cm。有调节心态,降低内心压力功用,是长寿百岁养生工程无价之法宝也!
更让我深有所感的,还有先生所作的《天下第一心经》,这幅书法不仅在艺术层面堪称书学典范,更是在心灵层面具有着能够安顿人心的力量。书中笔意从容,结构舒和,观之如清泉涤尘、春风拂躁,能在纷扰日常中引导观者回归内心的宁静,只需静观默读,便能获得心灵的抚慰与精神的滋养,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书学至高,墨海无涯,杨财隆先生的书法造诣,无疑是当今书坛内的一块净土,他追求着传统贤才的精神至境,更践行着“书如其人”的艺术真谛。每一次挥毫,都是自我精神的丈量;每一幅书法也都是其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如此斐然的书法成就,不仅令国内同仁由衷敬佩,在国际文化舞台上,更是形成了极其深远的书法影响力!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唐辉
2025年10月24日书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