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图片浅谈
非常荣幸能为您讲解Ai生成图片有关知识,打造这本旨在成为“人手一册”的AI生图“指南”。我将以一位温和的向导身份,带您深入这片充满奇迹的创意新大陆。我们将从星辰大海般的原理,漫步至田间地头般的实操,并一同探讨前行路上必须遵守的规则与灯塔。
序章:一场与机器的共舞
——欢迎来到AI绘画的奇妙世界
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一段文字在几秒内化作一幅绚丽的图像时,你所见证的,不仅是技术的奇迹,更是一场人类想象力与机器智能的优雅共舞。这并非冰冷的算法,而是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你心中那个朦胧、跃动的灵感,另一端则通向一个具象、多彩的视觉世界。
这本小册子,将是你在这段旅程中最可靠的伙伴。无论你是寻求效率的设计师、渴望表达的艺术家,还是单纯对未来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请放心,我们将一起,由浅入深,揭开它所有的面纱。
第一篇:原理探幽
——从混沌中创造秩序的魔法
要成为高手,我们首先要理解手中“画笔”的本质。让我们摒弃艰涩的术语,用几个生动的比喻,走进AI的内心世界。
1.1 核心隐喻:两位顶尖的造物者
隐喻一:睿智的雕刻家与混沌的大理石
想象一下,一位雕刻家(AI模型)面对一块布满随机花纹、混沌未开的大理石(一张充满噪声的图片)。他心中怀抱着一个来自天堂的清晰理念,比如“一只身披星光,在nebula中穿行的猫”(您的文本提示词)。他的工作,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用刻刀(去噪过程)不断地凿掉那些不符合这个理念的部分。每一刀下去,混沌便退散一分,形象的轮廓便清晰一分。经过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精雕细琢,那块顽石终于显现出它内蕴的天使模样。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扩散模型”——当前AI绘画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隐喻二:博闻强识的幻想家与它的视觉词典再将AI想象成一位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饱览了全球数十亿张图片与说明文的幻想家。它的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本无比庞大的“视觉概念词典”。当你对它说“城堡”时,它脑中不会只有一个定义,而是瞬间涌现出哥特式的尖顶、童话般的塔楼、破败的废墟……以及所有这些概念对应的视觉元素:石墙的纹理、窗户的形状、光影的分布。
所以,当你给出提示词时,你不是在命令,而是在唤醒。你是在这位幻想家浩瀚的脑海中,投下一颗名为“灵感”的石子,让它脑中的万千概念如涟漪般荡漾、组合,最终凝聚成一体。
1.2 技术基石:扩散模型的华丽二重奏
上述的比喻,具体是如何通过代码和数学实现的呢?这是一场分为两个乐章的交响乐。
第一乐章:学习与破坏(训练阶段)
AI的学习过程,堪称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修行。
· 前向扩散(见证毁灭):我们给AI看一张真实的图片,比如一张向日葵的照片。然后,我们开始不断地、随机地向这张图片上撒“数字雪花”(添加噪声)。一点,又一点……直到这张照片变得面目全非,成为一片毫无意义的雪花屏。这个过程,是为了让AI亲眼目睹并理解——“一张完美的图片,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彻底混沌的”。
· 反向扩散(学习重生):这是魔法真正的核心。我们拿出一张处于“半毁灭”状态的图片(比如被破坏了50%的向日葵),问AI:“根据你见过的所有向日葵,你觉得它上一步应该是什么样子?哪些噪声应该被移除?”AI会做出猜测,我们将它的猜测与真实的“上一步”对比,纠正它的错误。通过在海量图片上重复这个练习数十亿次,AI最终修炼出了一个超凡能力:给定任何一团混沌和一句指引,它能精准地预测出下一步应该清除哪些噪声,才能让图像重归秩序,并符合指引。
第二乐章:创造与生成(您的创作时刻)
现在,当您输入“梵高风格的向日葵在月光下摇曳”时:
1. 起点:系统生成一张完全随机的噪声图——这是最纯粹的“混沌”。
2. 编码:您的文字被一个名为CLIP的“翻译官”转换成AI能理解的“数学意念”。
3. 迭代去噪(共舞开始):
· AI模型(此时已是一位去噪大师)审视着当前的混沌,并感受着您的“数学意念”。
· 它运用毕生所学,预测道:“为了接近‘月光下的梵高向日葵’,这片区域的噪声应该被清除,那里应该出现一抹钴蓝的笔触……”
· 它执行一次微小的清理。图像清晰了一点点。
· 重复此过程20-50次,每一步都更贴近您的描述。
4. 终章:最初的混沌,被您的意志和AI的技艺,共同“雕刻”成了一幅全新的杰作。
为何如此高效? 这要归功于VAE——一个“压缩与解压缩”大师。实际复杂的去噪过程,是在一个高度压缩的“潜空间”里进行的,这就像是在雕刻作品的微缩模型,完成后再等比例放大,从而极大地节省了算力与时间。
第二篇:实战宝典
——从“咒语学徒”到“提示词诗人”
了解了原理,我们便掌握了与AI沟通的底层逻辑。现在,让我们卷起袖子,开始真正的创作。
2.1 提示词工程:与AI对话的艺术
您的提示词,是引导AI的“剧本”。一个优质的剧本,需要清晰的角色、场景、动作和风格。
提示词的基本结构(万能公式):
[主体] + [细节描述] + [环境/场景] + [艺术风格] + [画质/渲染]
· 主体:谁?是什么?(例如:一只柯基犬,一位机甲少女)
· 细节描述:它什么样?(例如:圆滚滚的,微笑着,身穿陶瓷装甲,有樱花图案)
· 环境/场景:在哪里?(例如: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在赛博朋克的雨夜街头)
· 艺术风格:像谁的作品?什么流派?(例如:梵高的笔触,吉卜力动画风格,胶片摄影,水墨画)
· 画质/渲染:技术指标。(例如:4K,超高清,电影灯光,细节丰富,虚幻引擎渲染)
从平庸到卓越的进阶技巧:
1. 权重控制:告诉AI什么更重要。
· (关键词):增加权重,通常是1.1倍。(masterpiece) 表示“杰作”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 (关键词:1.5):精确调整权重,1.5代表重要性是1.5倍。
· [关键词]:减少权重。如果你想画“天使”但又不想翅膀太突兀,可以试试 angel [wings]。
2. 负面提示词:划定你不想要的禁区。这是提升成图质量的神技!
· 在负面提示词框中输入:丑陋,畸形,多余的手指,模糊,水印,文字。
· 这相当于告诉AI:“在创作时,请主动避开这些糟糕的元素。”
3. 艺术家与风格注入:直接借用大师的“灵魂”。
· 在风格中加入 by Greg Rutkowski(奇幻插画大师)或 by Makoto Shinkai(新海诚),能立刻获得类似的光影和色彩风格。
· 多去了解不同艺术家、导演、摄影师的风格,你的“视觉词典”会无比丰富。
2.2 主流软件工坊:选择你的神兵利器
· Midjourney:
· 操作:在Discord社区中,输入 /imagine prompt: 你的提示词。
· 特点:艺术性极高,色彩浓郁,出图“开箱即用”效果好,社区氛围活跃。非常适合追求视觉冲击和艺术感的用户。
· 小贴士:多使用 --ar 16:9 来设定宽高比,--v 5.2 来指定模型版本。
· Stable Diffusion:
· 操作:通过本地部署的WebUI(如AUTOMATIC1111)或在线平台(如Leonardo.ai)使用。
· 特点:完全开源,控制力极强。可以加载不同的模型、LoRA(角色/风格模型),控制每一笔的细节,是技术派和定制化需求者的首选。
· DALL-E 3:
· 操作:集成在ChatGPT Plus中,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对话生成。
· 特点:对提示词的理解能力最强,能精准捕捉复杂意图。在生成“文字”内容方面有独特优势。安全性高,风格更偏写实和卡通。
2.3 “敏感词”迷思:为何AI也有禁区?
你可能会遇到提示词被拒绝,或生成结果被过滤的情况。这并非机器的刁难,其背后是复杂的社会与伦理考量。
· 为何存在?
1. 版权与肖像权:防止生成特定公众人物、在世艺术家的鲜明风格,以避免侵权。
2. 暴力与仇恨:防止生成令人不适的暴力、血腥、歧视性内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
3. 成人内容:保护平台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避免生成色情内容。
4. 虚假信息:防止生成高度逼真的“深度伪造”内容,用于欺骗和造谣。
· 如何“优雅”地避开?
1. 抽象化与隐喻化:想生成性感的形象,不必直白描述,可以尝试 elegant allure, soft lighting on curves, cinematic silhouette(优雅的魅力,曲线上的柔光,电影感的剪影)。
2. 聚焦于艺术与风格:将注意力引向美学本身。例如,想生成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可以强调 dynamic composition, dramatic lighting, epic scale(动态构图,戏剧性灯光,史诗感)。
3. 理解平台规则: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安全守则,熟悉它们就像熟悉交通规则,能让你的创作之旅更顺畅。
第三篇:价值升华
——AI生图,为谁赋能?
当技术掌握纯熟,我们更应思考,它如何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变得更美好。
对编辑与内容创作者的革命性便利
1. 效率的原子弹:过去需要数天时间进行草图、构图、上色的配图工作,现在可以在几小时内生成数十个备选方案。极大地缩短了内容的生产周期。
2. 创意的无限火花:文章写到一半,卡壳了?用AI生成几张符合文章意境的概念图,视觉的刺激往往能瞬间点燃新的文字灵感。
3. 成本的极致节约:无需聘请画家或购买昂贵的图库,即可获得完全独享、免版税的定制化图片。
4. 风格的绝对统一:可以为自己的品牌或专栏训练一个专属的AI模型,确保所有插画都保持一致的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识别。
未来的创作者,核心竞争力不再是“绘画技法”本身,而是:
· 视觉审美力:知道什么是美的、有冲击力的、符合需求的。
· 精准表达能力:能将模糊的灵感,转化为AI能理解的精准提示词。
· 批判性思维:能判断AI作品的优劣,并知道如何调整以使其更完美。
· 跨界知识融合能力:能将文学、电影、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融汇成独特的视觉指令。
终章:规则与心性
——持灯而行,照见未来
我们手握的,是一股足以重塑视觉文明的力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这片新 frontier 上,我们既是拓荒者,也应是守夜人。
AI生图的规则与伦理道德
1. 版权与原创的灰色地带:
· 尊重:尽管AI生成了图像,但直接模仿某位在世艺术家的鲜明风格用于商业盈利,仍存在伦理和法律风险。
· 声明:在发布AI作品时,坦诚地注明“由AI生成”,是对观众和原创社区的尊重。
2. 真实与虚假的边界:
· 不作恶:坚决不利用AI制作虚假新闻、诽谤他人的图片或进行政治欺骗。这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3. 人类的尊严与价值:
·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AI应是增强人类创造力的“画笔”,而不是取代艺术家的“刽子手”。它解放了我们重复性的劳动,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最高级的创意、情感和思想表达。
· 保持谦逊:我们应当时常回顾,最美的作品,依然源于人类对世界的热爱、对痛苦的沉思、对美好的向往。这些,是AI永远无法自发拥有的“灵魂”。
结语:一场温暖的共谋
亲爱的朋友,这本书的结尾,正是你创造性旅程的开始。
AI绘画,归根结底,是一场人类与机器之间温暖而智慧的“共谋”。您提供那颗名为“灵感”的种子,以及培育它的愿景与爱;AI则提供一片无比肥沃的“数字土壤”,让种子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愿您手持这份指南,如同手持一盏明灯,既能看清脚下的技术路径,也能仰望星空中的道德律令。在这片无垠的创意海洋里,愿您始终保持好奇,保持敬畏,保持创造的热情,去绘制那些只存在于您心中的、独一无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