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秋野行歌 吟记岁光
风把日历翻到最后一页金黄时,每片叶子都成了时光的信笺。梧桐叶乘着清浅凉意在半空打旋,像谁失手撒落的碎金,簌簌坠地时还带着夏末的余温;银杏把枝桠举成燃烧的火炬,连投在地上的影子,都浸着蜜色的暖。我踩着满地“沙沙”的私语缓行,忽然读懂了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痴——原来秋从不是凋零的注脚,而是大地用三季光阴酝酿的抒情诗,每一笔都写满坦荡。
河畔的蒹葭该是最懂秋的。细弱的茎秆顶着蓬松的白,风过时便漾起一层银波,像揉碎的月光落在水面,晃得人眼尾发柔。想起《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句子,两千年前的霜露与此刻竟无半分差别,只是那时人的凝望,或许比这秋雾更绵长。水鸟掠过水面时抖落的水珠,沾在葭叶上凝成透明的珍珠,阳光一照,便把整个秋天的温柔都折射出来,落在衣摆上,成了细碎的光。
转角遇见一片杏林,像是误入了梵高的画布。满树叶子黄得浓烈,黄得热烈,没有半分迟疑与怯懦。风穿过枝桠,叶子便打着旋儿落下,有的轻吻肩头,有的铺在青石路上,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着一层阳光织就的绒毯,连脚步都变得轻盈。抬头时恰好有片叶子飘进掌心,脉络清晰得像老人手上的纹路,那是它从春芽初绽到盛夏繁盛的全部记忆。忽然念起王勃“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的句,原来古人见秋,也会这般心头发软——不是为凋零叹息,是为这拼尽全力绽放过的生命,深深动容。
坐在老槐树下歇脚时,一片枯叶轻轻落在翻开的书页上。书页里夹着春日的樱花瓣,早已褪成浅褐色,与这片秋叶叠在一起,倒像是时光盖下的两枚邮戳,一头连着春的娇嫩,一头系着秋的厚重。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他们追着落叶奔跑,把秋的微凉与萧瑟,都踩成了欢快的鼓点。我忽然明白,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愁绪,原是人心蒙上的滤镜;秋的本质,是从容地告别,是坦荡地沉淀,是把过往的繁盛揉碎,酿成滋养来年的养分。
夕阳西下时,天边被染成了温柔的橘红。归鸟驮着暮色掠过树梢,云朵被镶上金边,连空气里都飘着桂花的甜香,丝丝缕缕绕着鼻尖。我起身往回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与满地落叶叠在一起,竟也成了秋景里的一笔。风又起时,忽然想起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迈——秋从不是用来伤感的,是用来品读的,是用来在岁月的褶皱里,寻见生命藏不住的韧性。
认真走过这秋野便知,所谓岁月静好,从不是一尘不染的完美。是见过落叶飘零,仍爱这满地金黄;是尝过秋风微凉,仍愿把温暖妥帖藏进心房。就像这秋树,坦然把叶子交给大地,把希望埋进年轮,等来年春风漫过枝头,又能抽出新的生机。而我们,也该像这秋一样,认真年轻,认真老去,在时光的田野上,带着微笑,一步一步,把每一段旅程,都走成诗的模样。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