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点击头像


关注我们
SUBSCRIBEto us

【编者按】吉兴亮先生的《放歌梦想》,讲述了与雕塑艺术家傅绍相跨越四十年的深厚情谊。从初闻其名到相见恨晚,从艺术共鸣到人生相知,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友人才华与初心的敬佩。傅绍相以匠心铸魂,作品从恢宏巨制到精微小品,皆蕴藏着文化的根脉与时代的气韵,更以一己之力带动家乡雕塑产业,点亮无数梦想。此文不只是一段友谊的记录,更是一曲关于坚守、创作与传承的赞歌。愿我们都能如傅绍相一般,在追梦路上放歌阔步而行!请欣赏作品!

本文作者吉兴亮

文//吉兴亮


前些日子,接到了已两年多没有见面的好友傅绍相的电话,得知他正参加在西海岸新区世界博览城举办的省铸造协会年会和铸造设备及产品博览会,还将特别受邀在这次年会上担任省铸造协会的副会长,并称按协会要求带来了部分小型铸铜雕塑,邀我过去看看。
与傅绍相认识已经三十多年了,算得上是为数不多能够心灵相通的好友,无奈地域相隔,见面的机会却不是很多。有时机会合适,一年见几次面,有时机缘不巧,就可能几年才见上一面。这次老朋友来了,不但展览要看,还要尽地主之谊,约上几个相熟的艺术界朋友一聚,小酌几杯,共话友谊。

按照约定的时间,第二天上午我们夫妻驱车到了博览城,傅绍相已在博览城大门外等着了。进了展厅,穿过众多展位,来到这次展览的主席台下,只见周边布的都是傅绍相的铸铜雕塑,参观欣赏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与其它展位形成了天壤之别。我跟傅绍相开玩笑:“你这阳春白雪,怎么混迹于下里巴人?”他说:“协会特邀,让带点作品,不好意思不来呀!铸铜艺术也算是铸造的一种吧。”可我总感觉工业品铸造和艺术品铸造虽工艺上有相通相似之处,但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能混为一类,有种协会揩朋友油地感觉。
仔细欣赏完傅绍相的雕塑作品,约好第二天十一点到展会接他。带着他送的生肖龙的铸铜雕塑,回家筹划明天的聚会,酒店好找,重要的是请几位艺术界的朋友作陪。
第二天接着傅绍相到了酒店,请的几位艺术界作陪的朋友已经到了。我们这里虽无雕塑艺术的高手,但书画界还是有一些德艺双馨,艺术造诣很高的大家,都是国家协会的会员,几届国展都有作品入围进京展览,这些年各种奖项斩获颇多,特别是年画,人才辈出,四十年间,已是两登《美术》、《中国美术》杂志封面,形成了地域特色,已是誉满全国。聚会饮酒已是由头,他们都是艺术圈内的人,有些好多年前就认识,头次见面的有艺术做媒介,马上也就成了熟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聚会结束,傅绍相已不需要我去送了,已经是由他们圈内的人负责了。
最早知道傅绍相已是四十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选调到现在早已改市的平度县一个人民公社做共青团工作,三年后调到团县委。从事共青团工作,与各界都有交往。工作中得知有一年龄相仿的临朐老乡在县大理石厂工作,很有才气,是厂里雕塑工作的骨干。本想认识一下,不巧的是,这时他已经外出求学深造去了,无缘相见。及至学成,却被老家临朐的一家中外合资大理石企业当作人才挖去了,而且很快担任了副总。虽然与傅绍相无缘见面,但他的名字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后来回老家听朋友说傅绍相辞掉了副总职务,自己下海创办了山东华艺雕塑艺术公司,虽白手起家,创业维艰,但发展很快,做的风生水起,业务遍布全国,他的雕塑水平也突飞猛进,圈内已是小有名气。他的公司离我老家不远,也就三、四里路,多次路过,有心拜访,但觉冒昧,也就作罢。
有缘千里相见。1997年底我调到了胶南市工作,大约2000年前后,有一天我家领导跟我说:“有个老乡来了,一块吃个饭。”不成想见了面一介绍竟是神交多年,不曾谋面的傅绍相。巧合的是他村和我家领导村是同一个镇,相距不过几里,且他与我内兄还是同班同学。这次见面,聊了很多,颇为开心,很有些相见恨晚之意。交流得知,这时的傅绍相艺术创作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准,获得了许多省和全国奖项,创办的雕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厂区面积已过百亩,员工已近二百,已是服务全国的知名雕塑企业了。在这之后,傅绍相到我这边来,不管是艺术交流还是公司业务,我们都会抽出时间见上一面,及至他的儿子在青岛工作安家,他来的机会就更多了。成了相识之后,我回老家,只要时间允许,总会到他的企业去看看,叙叙旧,聊聊天,接受点艺术熏陶,长点见识,开阔下眼界。

这些年来,傅绍相好多次陪我和我的朋友参观他的雕塑工厂、雕塑展馆,还有几个不经常对外开放带有点收藏性质的展室,介绍他的雕塑作品和创作之路,这使我对他的艺术造诣乃至为人处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傅绍相创作的作品大者高几十米,重几百吨,小者高几厘米,重几十克,以逾千件,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从开始时的惊讶震撼,到现在的感慨钦佩。惊讶震撼的是在我的老家沂蒙山的腹地竟有这等规模的雕塑工厂,这等艺术水准的雕塑大家,感慨钦佩的是傅绍相从农村走出来,白手起家创出了这等辉煌业绩。


对雕塑作品,我这外行是不可以做艺术评判评价的,但却自认还是有朴素的认知,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着顺不顺眼,耐不耐看。傅绍相的作品,就是看着顺眼,耐看的那种。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不管是大型雕塑还是微型雕塑,每件都神魂俱在。大型青铜雕塑《星火相传》弘扬革命精神,成为井冈山一道靓丽风景线。恢宏壮观的史诗性雕塑《一带一路》展现了中国的大国精神和国际责任,荣获中国文联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高达58米的《黄海观音》,69米的《范蠡像》气势恢宏,高贵典雅。运用高科技数字技术的大型动态青铜雕塑《孙武颂》,高26米,采用激光、音响、焰火、水雾、灯光、喷泉、机械运动等有机组合,生动演绎古代战争场面,弘扬了孙子军事文化。《风筝魂》,人物666尊,长66.8米,宽3.6米,计2008件,被业内专家誉为浓缩版的风筝史话,雕塑版的《清明上河图》。《百子闹鸢》《百年誓词》《九鹿鸣春》《绿水青山》等许多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均获大奖,《一路祥瑞》获得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杯金奖”。这些作品,正气大气,有灵气,接地气,具底气,看了后总能让人黯然思忆,浮想联翩,荡涤心灵,久难忘怀。


回看傅绍相的创作创业之路,既得益于历史文化的滋养,更有自身吃苦好学,戮力进取的艰辛。临朐自西汉置县已有两千多年,五镇之首——沂山坐落县境。境内山谷纵横,景色优美,康熙题碑:“灵气所钟。”自大汶口、龙山文化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骚客辈出,科举时期有记录的进士就有39人,还出过明朝江北第一个状元。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更快,是有名的“小戏之乡”“书画之乡”,位居全国文化模范县。傅绍相就生在一个颇有艺术底蕴的书画之家,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接受着传统文化的陶冶。及至求学工作,更是孜孜苦读,拜师学艺,焚膏继晷,笔耕不辍,取得了今天的艺术成就,成就了今天的雕塑事业。
这些年,傅绍相的雕塑艺术九转功成,艺术水平渊博精湛,各种奖项荣誉纷至沓来,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但年过花甲的他却异常清醒,始终保持着他的初心使命。他把企业交给夫人和孩子管理,醉心于雕塑创作,新作品层出不穷,在艺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


几年前,我曾和傅绍相去过义乌,在不同的火车站登上的高铁,回程时才发现他来回乘坐的都是二等座。我打趣他一个雕塑艺术大师和企业家竟是个“守财奴”,他却不以为然,说:“我出差都是这样。”看傅绍相的日常生活,除了稍微长一点点的头发,流露出些许艺术气息,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无不带着沂蒙山农民的简朴憨厚,吃苦耐劳,守正奋进的精神。也许这就是他艺术之路长青,创作的灵感源泉。
这些年傅绍相获得了过百项的荣誉,当选了许多社会职务,着实让人敬佩。但这些荣誉中我最看中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对他艺术水平的认可。职务中我最认可的是“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这是对他学术和社会责任的认可。有此两项,傅绍相这一生就值了。



还有一件特别需要称道的,就是起自傅绍相的雕塑艺术创作和他的山东华艺雕塑公司的创业,为我这沂蒙山区的老家带出了一批雕塑艺术人才,带起了过百家的民营雕塑企业,造就了临朐雕塑艺术产业,为临朐这个革命老区的文化事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前几天回老家又去了傅绍相的工作室,看到了不少新的作品,对其中两件青铜雕塑印象很深。一只白色的神鹿,踏着祥云向前飞奔,曰《一路祥瑞》。一名儿童手指站满小鸟的大树,曰《放歌梦想》。人过花甲不老,艺术青春仍在。借用傅绍相作品的名称,祝他的艺术创作一路祥瑞,放歌梦想。
写于2024年8月31日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主编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曾在诸城市任职,退休干部。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遗传承人纪实集《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等,《六汪镇志》副总编辑。现居青岛西海岸新区,担任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


“点点赞”再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