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父亲的背影
文/王钰
不知不觉,已经人到中年,从教十五年。在这期间教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已经多达四次。从最初的二十岁出头,游离在课文外,到三十岁时慢慢走近文本,再到现在的深有感触。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教一遍,感触各不相同。其实我也早想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文章,可不知从哪件事写起才能把对父亲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当今天再读《背影》,不由得想起年轻时父亲用那高大的背影,撑起了我们这个小家的艰难过往……
记忆中,年轻的父亲挺拔的身姿让别人多次误以为他是军人出身。正如他的品格:刚正不阿!由于当年受到单位不公正待遇,被迫下岗。此时正值母亲身患青光眼,病退在家,让我家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压倒父亲的脊梁,他用坚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养活着我和姐姐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
父亲继承了爷爷做菜的好手艺,能把普通的食材做成别人家孩子馋涎欲滴的美味:每天黄昏肉店快要打烊的时候,他经常会去卖肉朋友那里。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是个极要面子的汉子,为了给我们保证营养,他再三降低自己的尊严,陪着笑脸,和肉店老板先寒暄一番,并带一杯泡好自己都舍不得喝的好茶,双手递给老板,满脸堆着卑微的笑,再递上一支烟给人家。父亲是从不抽烟的,他的烟和茶水,附带着好言好语,隔三差五能给我们换来一大包肉店卖剩下的骨头。
回到家后,父亲像在做一件神圣的事情。把骨头洗得干干净净,又弯下腰,用小刀小心仔细地从骨头上把筋膜剔下来,切得整整齐齐,像对待一件件工艺品。肉筋下锅,将辣皮子,葱姜蒜,大火猛炒,就做成了一盘无比诱人的爆炒肉筋。这味道,我到现在都记得!
这是父亲用尊严换来的骨头,丝毫不敢浪费。他把剔干净的骨头,还能想方设法再利用:把豆腐,萝卜,山药、小葱文火慢炖熬成一锅美味的肉汤。用他的话说,这样既解馋又补钙,一举两得!
就这样,在父亲的精心照顾下,我和姐姐慢慢健康地长大成人。童年时期,父亲这个挺拔有力的背影就是我最坚实的靠山。虽然家里穷,但是父亲用智慧和勤劳保证了我和姐姐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在他的照料下开始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打击,有这样的背影,我们还惧怕什么呢?
大学时,我考到了离家四千多公里以外的重庆。每年火车站父亲送我的场景都是那么相似:父亲拎着我的大箱子疾步走在前面,我紧紧跟在他身后,他走的很快,我只能跟着小跑一路。这时再看看,他的背依旧挺拔,只是多了些白发……
安顿好我上车坐安稳,他慢慢从口袋里掏出钱,将百元钞票分为一部分,零钱分为另一部分,嘱咐我装在不同的口袋里避免粗心丢失,直到看着我没任何问题,在列车员的不断催促下才不舍离开。
火车启动了,他跟着由快走到小跑,最后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泪眼模糊,巴着窗户望着,望着,仿佛看到列车走后他失落离开的背影,一个人,孤孤单单……
直到现在,我还多次在梦中重现这个车站父亲送我离开的场景,只是,父亲老了,跑不动了,他只能无力地朝火车离开的方向默默张望着。
不知不觉到了我成家的年龄。清楚地记得婚礼交接仪式上父亲精心组织的肺腑之言。也许对于他人来说那些话早已忘却,可我却字字倒背如流。他说,他想把我托付给一个像他一样疼爱我的人,不舍得我受半点委屈。他多年来努力地寻找这个人,不舍地把我交出去。
婚礼仪式结束后父亲转身离开的那个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再是那些年的年轻的背影了,父亲老了。他很努力挺起微驼的背,显出精气神儿。无情的岁月一点一点,在压弯他的脊梁……
而今,我已到了不惑之年。现在的父亲年过七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依旧像对待小时候的我一样,每天打电话操心我的饮食起居,有时还亲自做了好吃的饭菜给我送来,叮嘱我按时吃饭,好好工作。不管严寒不论酷暑。
这些年,我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难事,压力会击垮我的意志,琐事会影响我的心情。这时,父亲总能像对待小时候的我一样,耐下性子,一点一点帮我分析问题,开导我,帮我打开心结,给予我希望和信心。每当我快扛不住的时候他总会拍着我的肩膀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大的事儿,过了今天,就都不是事儿!”
是啊,小时候那么艰难的日子在父亲的陪伴下都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该我和父亲换位,给与他安稳舒适的晚年生活了。而我还在不懂事地让他操心,让他担忧。在他的眼里,我还是那各长不大的小女孩,需要他结实的肩膀,需要他的智慧和力量。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父亲走路开始趿拉脚。站在身后看着他更加瘦削的背影,和后背的双手,我忍着眼泪开玩笑地对他说:“爸,你这是老汉的走路姿势,快挺起来,以前的你多精神啊。”
他却乐呵呵地故作轻松说:“我本来就是老汉了,这时正常现象啊!”这时,我的眼泪便汹涌而出。
我亲眼见证了父亲从一个身强力壮的中年人背负着我们这个家庭的重担,把我和姐姐送到各自的人生轨道,自己像英雄一样悄悄离开,目送我们成才成家的过程。
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小时候直板板的背影、婚礼上掺杂着白发的努力挺起的背影和现在瘦削不再挺拔的父亲的背影,陪我走过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阶段!

作者简介:
王钰,女,新疆昌吉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和写作,多有文字获奖。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请勿投已发布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