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热点
 精华热点 第二十五章 难分难舍
晨起,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染上霜花, 好一个迷人的世界,如古诗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赵志强顿感心情明快,脸儿红扑 扑地望着山川大地。
自从那个白雪明月夜后, 赵志强和马红梅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通过眼神和一个细微动作就能相互沟通,似心有灵犀。赵志强比画了一个 走的手势,马红梅点头同意,两人溜出门,长舒一口气,开怀大笑。“咱 去高处转转去,今天的雪景应该很美。”
“好啊!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马红梅笑着随上来。
赵志强深情地看着她,打了个手势,脚下的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笑声。
“哎, 强儿,你们去哪儿?还没吃早饭呢。”吴秀莲裹着黑棉袄, 包 着青头巾在门口朝他俩喊,“唉,现在的娃娃真搞不懂。大冬天,外面冷 飕飕的,有啥好转的啊。”两人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往山背后走。
村子周边全是树,远观霜林如轻烟笼罩,枝头沉甸甸地如水晶般剔透。 “好美啊!”马红梅惊叹着。晨风微动,霜花压塌枝头如雪般飘落。两人 信马由缰地走着,在霜林里时隐时现。两人童心未泯,展开想象的空间, 张开双臂,如有了飞翔的翅膀,迎着风飞过去,美啊!
山峦间的薄雾如烟似梦,罩在霜林之上,缠绕着山腰。旭阳初临,金光、 远山、近林、霜花,更显层次分明。
雪地被踩出欢快的笑声,如同音乐的鼓点,两人继续向山顶霜林飞去。 晨阳温润地斜洒在山头, 一面乳白, 一面如金,踩在阳光的分界线上,如 踩在太极的阴阳两仪上, 人的影子被拉长,如巨人。赵志强向着山顶冲去, 马红梅抬头看时,见他收起翅膀站在高台上,身上洒满金色阳光,如天神 一样向她招手,马红梅情不自禁地向他飞去。
在高台的中央, 有一处平地, 地上有个大树桩。赵志强牵着马红梅的 手,顺势坐在树桩上。他揽她入怀,她温顺如小羊。他急切地想吻她,她 羞涩地说:“大白天的,你干吗?”
“这儿哪有人,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赵志强贴着马红梅耳语, “要 看就看吧,我才不怕被人看见。”“赵志强你疯了,怎么能这样?我可不 敢。”马红梅脸上一片潮红。
“羞啥?将来让你多生几个娃, 看你还羞?”马红梅打了赵志强一下, 扭捏地说:“没正行,越说越离谱!你不是好人。”“那我再坏一个。” 赵志强把灼热的脸颊贴在马红梅温润的脸上,情不自禁地吻去 … …
在赵志强的怀抱里, 马红梅感受到了心醉的美丽。恋人间的情感是热 烈的,灵敏的,冲动的。马红梅觉得赵志强的气息能融化了她,全身的每 一个毛孔都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对于青春期男女来说, 恋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在这种强大的诱 惑下,有多少青年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冲动?如何快速变得成熟,能正确 地看待人生,把控自己,对一个高中生来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能明心见性,让心里的波澜风平浪静。那时,他们不会想到没有事业、没 有工作、没有经济基础,即便相爱成家,又靠什么支撑生活?虽然恋爱是可以的,但不能为了爱迷失了自己。马红梅已走上社会, 赵志强还是学生, 正在学习阶段,他未来将何去何从都是问题。当时没有人点拨他,他面对 情感糊里糊涂。
那个年龄段,赵志强都既单纯又冲动。虽然红梅步入社会早,但对情感的事未必成熟。
工作之后,赵志强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古代, 十五岁就算是成年人 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一些未上学的孩子,或者落榜的孩子,基 本上十五六岁就定亲,十七八岁、二十岁就结婚。国家法定的结婚年龄是 男二十二岁,女二十岁,但是一部分人早于法定年龄结婚,到能办结婚证 时,有的都有一两个孩子了。只有上学和外出工作的人,才会过了法定年 龄恋爱结婚。
穷人家的孩子到了成家年龄, 靠媒人介绍一个, 先娶进门过日子, 不 管好坏一辈子就过下去了,很少离婚,都是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 随狗,嫁个乞丐满街走”。 一个女人绑定在一个家庭,绑定给一个男人, 无论这个男人品性、能力如何,女人都要想办法鼓励、引导、改变男人, 让男人成功,然后才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所谓的“相夫教子”。她们要 一面培养自己的男人, 一面教育自己的孩子,还要有一手好针线、好厨艺 等。这就是女人的伟大。
所以, 我们很多家庭中, 孩子都爱母亲, 母亲的吃苦耐劳精神、母亲 的奉献精神、母亲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母亲的生存哲学,都是对孩子的 “言传身教”。当然, 如果女人嫁给一个品行不端、 一事无成、暴力变态、 不思进取的男人,她一生就遭罪了,很难做到“相夫”,让男人变好,变 得有出息。这样就会把女人拴死在这个家庭里,痛苦一生,也牵连了女人 的父母,跟着女儿提心吊胆。
新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男人不好, 不求上进、不务正业,从一而终,通过改嫁,可以改变生活,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 有一段时间,人人向钱看,年轻女人说离婚就离婚,说婚外情就婚外情, 好多年轻夫妇,男女双方不负责任,不顾及孩子的未来,说离就离,将孩 子扔给爷爷奶奶,孩子的教育跟不上,长大了又危害社会。社会教育成本 加大,又驱使某些男人急功近利,梦想一夜暴富,为了发财泯灭良心;女 人少了吃苦耐劳精神,推卸相夫教子责任,为了追求享受,社会上就出现 了“拜金”“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社会丑陋 现象和不安定因素。
中国古代社会总体分士农工商四大类。士是当官的和通过科举考上功 名为官的,有一定的成绩就著书立说,如曾国藩等。农指农民阶层,包括 地主等群体。佃农和农奴属于依附于地主的农民群体。工是手工业者,指 木匠、大夫等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商是靠倒腾货物,赚差价取利的人, 他们大多投机取巧,追名逐利,常被称为“奸商”,虽然是社会必需的阶 层,但因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冲突而常被人看不起。现代社会有 些商人制造假货,害人害己,这是见利忘义的表现。
改革开放后, 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起来的带领大家共 同富裕,即先富带后富。可是随着社会发展, 先富者并不一定带动后富者。 放眼全国,部分富人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相互攀比,为所欲为,危害社 会,影响恶劣,国家要发展,必须要整治这些人,打击这些不良现象。他 们可能是忘记了清末中国落后被殖民的苦痛经历,当时有良知的商人提出 “实业救国”,做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如果商人见利忘义, 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古代的士人, 基本上是从地主家庭和官宦家庭产生的。 一个家族要想世代鼎盛,必须坚守道德底线、价值规律和民族精神。在古代,地主阶层 比工商阶层高贵,工商业者赚了钱,首先是购地,扩大土地规模,并编撰 家谱,立族规家训,让子弟读书取士。凡是能读书者,不管年龄大小,都 要去读书,做到知书明理,学而优则仕,因而有“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 成名天下知”的说法。
解放后, 社会好了, 人人平等, 农民家家有地, 有饭吃、有衣穿。改 革开放后,农村人能出门务工了,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当然,最好 还是“鲤鱼跃龙门”,考上大学吃上公家饭。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就是让 女人能顶半边天,平等做人。年轻人要正确地看待恋爱、婚姻、两性等问 题,这是全社会的必修课,只有社会风气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 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赵志强神游回来,和马红梅的亲密接触,激起他本能的冲动,他能 感受到身体私密部位的变化。正在经历情感碰撞的赵志强,不知为什么会 有一种自卑和羞耻感,他认为这是新旧文化冲突导致他内心的矛盾。美好 的情感为什么要夹杂一些动物性的冲动呢?为什么总在这里碍手碍脚,破 坏这美好的感觉?赵志强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难以启齿的情感矛 盾。不知为什么,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见漂亮女孩子,下身那个不要脸 的东西,就不听话地挺起来。为此,他很痛苦,也很羞愧。他想不明白为 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他学会了一种方法,就是看到女孩子,要 想到这是正常的事情,便再没有出现生理上的尴尬。他才明白,青春期心 理上和生理上发生反应,没必要自卑,没必要羞愧,应该往健康、美好的 方向想,正确对待。
马红梅在赵志强的眼睛里看到高山幽泉的美, 那黑色瞳孔里清晰地映 着自己的影子,美妙神奇。那鼻子坚挺,脸型线条明快,执着而又充满热情。
赵志强看到马红梅的眼睛晶莹透亮, 妩媚多情, 如一汪春水, 鼻梁温 润光滑,唇若桃花。他笨拙地迎上去,两唇相触,马红梅伸出光滑柔软的 舌头,撩着赵志强的舌尖。他如被电击一般,也试探性地照做,体内蕴藏 的狂澜顿时被引发 … …
晨光下,两人披着金色的光芒, 如爱神雕像。过了好久, 才如梦初醒, 露出灿烂的笑,如飞起一道霞光。起身后,他们挽着手,迎着太阳,张开 臂膀,大喊一声:“太美了,太阳!”“是啊,太美了!世间万物都披上 了金装。正如伟人笔下的景色:‘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乡很美,但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我们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观赏人间更美的风景,感受大千世界的冷暖,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
“对,我们要走出去。”两人异口同声地对着山川大喊, “走出大 山——”生活因追求而美好,思想因追求而升华。人生是个不断追求上进 的过程,随遇而安、平平淡淡、四平八稳,不是年轻人想要的生活。人生 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历练的过程,只有奋斗的汗水,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 丰富多彩,才是美妙的。
赵志强和马红梅各有自己的人生计划。马红梅要想离开大山, 要么远 嫁外地,要么借助政府劳务输出移民政策出去,要么自己出门找工作。社 会的变化,打破了农村女子一生只能待在农村、不知外面世界为何物的观 念。社会越来越好了,外界的信息、新观点、新思想,开始渗透到农村, 但女子要闯世界,阻力很大,马红梅就是个敢闯敢干的。
以前农村小伙子要走出农村, 有一条半路可走, 一条路是十年寒窗苦 读,一举成名;那半条路就是出门讨饭去。但除非真的无路可走,才会有 人为了活命去讨饭。现在,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人都可自由出门打工。最 初,只有政府组织他们才敢去,自从第一批合同工回乡后,陇山地区的青年才看到了出门打工的希望。渐渐有人大胆地自己闯出去,不再靠政府组 织。所以赵志强也有了两条路可走, 一是上学,二是自己出去闯。
赵志强还为自己的这个决定,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地写诗言志:
旅途日记
谁说生命短暂?
谁说生命漫长?
也许看时没有四季之景
听时没有旋律之声
歌时没有谱曲
洁白的纸上没有它的影子
一首无言的诗
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咸
蹉跎慨叹
荆棘浪涛
大声呐喊“珍惜生命”
可自古难全
从没有像这样冲刺着、斗争着的强者们
激发了
血如岩浆涌动
成诗后, 赵志强感觉良好, 马红梅兴奋异常, 给了他一个热烈的吻,他备受鼓舞,更加雄心勃发:“红梅,我要好好读书,我是我家唯一的读 书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的成绩并不算好,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必须作出努力,但我相信我能实现大学梦和文学梦。我有一颗伟大的心, 相信将来一定会成功的。不过人生就像唐僧取经一样,要经历九九八十一 难,才能修成正果。”
马红梅大受鼓舞,仰望着赵志强:“赵志强,你有不同一般人的思想、 胸怀、情感、表达能力、才华气质。你天生傲骨,正气凛然,是金子总会 发光的,要抓住一切机会走向成功。你比我条件好,有人供你上学,我什 么都没有,只能靠自己了。”她羡慕又伤感地说:“我只求能嫁一个好人 家。可是这大山里,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有什么大出息!这样 的男人我都看不上,他们祖祖辈辈都这个样子。在没有和你交往之前,我 觉得农村的小伙子都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传宗接代的工具。和他们在一 起,一辈子一眼就能看到头,人生基本上没有希望。”
赵志强如兄长般鼓励她说: “不用悲观,你不是还有我嘛!就是没 我,你也会有一个好的归宿。因为你的思想已超越了当前大多数同龄人的 思想,所以你会想尽办法走出去的。”马红梅一展愁容,说:“对。我想 拥有一个好的将来,必须改变我自己。说心里话,我是不会在老家找对象 成家的。我要好好地想想如何走出去。抓住机会,实现梦想。”赵志强听 后默然不语,心中涌起一阵哀伤。
傍晚,赵志福夫妇带着一阵风回来了。见马红梅在家, 赵志福的脸色 立马变了,只因张芳芳在场,他不好发作。赵志福一言不发,视马红梅如 空气,暗想:“两家早已断了来往,她为啥会在这儿?她想捣什么鬼?”
马红梅一见赵志福, 神色慌张地向吴秀莲打声招呼便走。赵志强不好 挽留,忙出门送行。张芳芳看着赵志福,没有吭声。
大雪覆盖着山川,别具风格。白雪如毯,天空似海。夕阳在五彩云霞中, 变幻着美丽的光泽。山边云朵,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奔驰的马,有的像海 边的礁石,都披着霞光,散发着金色光芒。云里似有翩翩起舞的仙人,用 她华丽的衣裳,装扮着美丽的天宫。
临别之时,龙湖之畔, 远眺天际, 伫立良久, 两人心潮澎湃。这几天 与马红梅的相处,让赵志强懂得了很多,对这一段美好的情感充满依恋和 不舍。马红梅顺利地实现了原定计划,摆脱了“换头亲”的悲惨命运,解 救了自己。赵彩花和狗蛋已成为相好,并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但马红梅 因为有点喜欢赵志强而内心矛盾重重。今天的分别是永别吗?她心中有种 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痛。她预感自己会失去这个可爱的,让她心动、着迷的 人。因为她无法面对赵志福。马红梅扭身踉跄着跑了。赵志强呆立在龙湖 畔,望着余晖中远去的背影,如心头肉被拉长,扯得生痛。薄暮下,马红 梅已无影无踪了,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赵志福已等得不耐烦了,喊道: “老四,你干啥去了?不好好看书!我警告你,少跟那个女人鬼混!”
“什么鬼混?你少管我的事!”赵志强按捺着伤感,冷硬地说。
“你说啥?你再说一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几天不见, 还反了天了。 你还想不想上学?”赵志福大声喝问。
此时,赵万里转亲戚回来了,听到两兄弟吵架,呵斥道:“你两个咋了? 让人笑话!”
赵志福把事情一说, 赵万里气得脸色铁青, 抓起一根棍子就要教训赵 志强。吴秀莲急忙踮着小脚从厨房里冲出来护住小儿子,喊道:“别打我 的老儿子。”赵万里照着吴秀莲的腿就是一棍子,骂道:“我不在这几天, 你把你儿子惯成啥了?和那样的狐狸精、丧门星厮混,看我不打死你!”
两人打成了一团,吴秀莲哭天喊地,赵万里边打边气得口吐白沫。
赵志福冲过来拉架:“够了,够了。不管教老四,你俩添什么乱?这日子 还过不过了?”张芳芳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个女子就是赵志福以前的对 象马红梅,便顺嘴骂道:“赵志强,你个没出息的,这样的女人你也往家 里招!”
“你懂啥?我的事不用你们管!”赵志强气急大喊。赵志福一听赵志 强连嫂子都敢顶撞,冲上去就给了他两记耳光。
赵志强顿感眼冒金星, 一阵眩晕。赵万里一看赵志福打了赵志强, 又 转头来打赵志福:“你日能了,你弟弟身体弱,你往死里打?”张芳芳跑 上来护赵志福,赵万里没防住一棍子打在张芳芳身上,张芳芳啊的一声疼 晕过去。赵志福护妻情急,抓住棍子把父亲推倒了。
这家没法待了,赵志福转身骑着摩托车带上张芳芳连夜回陇坪乡去 了。谁知没过几天,赵志强匆匆跑来说:“三哥,大生病了,吃了几天药 都不见好,看样子很严重。”一听这话,赵志福吓得手直哆嗦。两个人匆 忙回家,见父亲已躺在炕上起不来了,脸色异常惨白。赵志福忙从医院请 来大夫检查。
大夫一检查说是肺气肿, 是生气等原因引起的。赵志福忙叫来大哥、 二哥商量,几人送父亲去大医院看。在县医院检查完后,大夫建议送市医 院或省医院检查。兄弟几人连夜将父亲转到陇山市人民医院检查,到市医 院时已是大半夜,几人在车上凑合着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排队去 检查,经过一上午的检查,确诊是肺气肿、肾炎等病,大夫让住院治疗。
这几万元的住院费几天就没了, 赵志福忙回家借钱。十多天过去后, 赵万里病情恶化,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让出院回家,说想吃点啥就吃 点啥吧!几人一听都慌了神,赵志福受了刺激,也晕倒了,这是天要塌了。
赵志龙、赵志飞、赵志强忙把赵万里和赵志福抬到车上往家赶, 三兄弟哭得眼泪像掉线的珠子,想着父亲才五十五岁,正值壮年,好端端地就 要走了。赵志福忙前忙后, 一家子的重担全压在他肩上, 一时缓不过劲来 咋办?
回到家后,他们忙通知亲戚朋友, 说愿见赵万里最后一眼的, 快来看 望,和赵万里有债务往来者快来盯账。果然,赵万里还是没有扛过去,回 来没几天,便蹬腿走了。
缓过神来后,赵志福得了个手颤病,只要一急、一紧张,手就不住颤抖。 没几天,二十多岁的人头发都变白了。赵志福是家里的顶梁柱,赵志龙、 赵志飞、赵志强都没有办法,钱的事还得他来想办法。赵志福欲哭无泪, 觉得人生真是悲惨到了极点,兄弟这么多,花钱的事只有他担着。
晚上,张芳芳在哥哥张建国的陪伴下从陇坪乡赶了回来, 看到丈夫后 哭着说:“志福,你的命咋这么苦啊!家里老人一个接一个,花钱干啥都 靠你。现在咋办?”赵志福强撑着站起来,喊了声:“嚎啥?我又没有死。” 张建国也骂妹妹:“妹夫都这样了,你别添乱,快帮家里干活去。”张芳 芳急得手打颤,东抓西挖地不知干啥好。她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从 那个房间又跑到这个房间,脸上痴呆呆的。张建国看到妹妹这个样子,抱 头大哭:“我妹的命咋这么苦啊!”
赵志福的这个病是因惊吓、着急而得。赵万里是家里的重劳力, 一大 家人的吃喝全靠着他。父亲如果走了,他有三头六臂也顾不了这个家啊。 眼见生意有些好转,中途又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这可咋办?父亲在,赵志 福能放心地去陇坪乡挣钱;父亲一走,家里一头,店里一头,他实在不知 咋安排。借了几万元债,满想着能救父亲的命,哪知钱花了,命也没了, 安排丧事又是一笔钱,这钱都去哪儿找啊?
赵志福强打精神, 在心中默默地祈求:“老天爷, 求求你救救我吧,放过我吧!我都快坚持不住了,我真的快受不了了。列祖列宗,我们赵家 人一向待人真诚,为人友善,没有做过恶事,更没有干过亏心事。为什么 我的命这么苦, 一次又一次。列祖列宗保佑保佑我吧!让我尽早脱离苦 海。”他又向神灵许愿:“金龙爷,金龙爷啊,求您救救您受苦受难的烧 香弟子吧!保佑保佑您的烧香弟子吧!等弟子过了艰难困苦,给您老人家 披红挂花、重塑金身。”赵志福祈求天地众神一番,强打精神,安排丧事。 爷爷的丧事和自己的婚事,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有了经验,父亲的丧事自 然相对轻松一些,唯一难的就是钱的事。俗话说: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 钱从哪儿来?赵志福就是砸锅卖铁、敲骨吸髓,这一百多斤的身子骨,连 骨头算上,也早就被榨干了。
赵志福找来大哥、二哥商议, 想让他们共同分担, 或者从别处借些, 哪怕之后由他还钱也行。这老人是大家的老人,共同分担是应尽的责任。 大哥、二哥身强力壮,就是从别处倒腾,也可以倒腾来一点,好帮他渡过 眼前的困难。大哥、二哥刚要说话,却被大嫂堵了回去:“爷爷把手艺传 给你了,你能挣钱, 比你大哥、二哥强, 你又念的书多, 你能靠手艺吃饭, 这份苦你要受,这份责任你要担。大病逝了,我们是有尽孝的责任,有分 担费用的义务,但事情是你推了大一把引起的。这钱还得你花,就是让我 们分担,我们既没有钱,也借不上钱。大走之前,我们就分家了,所以这 一切都是你的。”
赵志福被大嫂说得欲哭无泪,有苦无处诉,真是茶壶里煮饺子——有 嘴倒不出,他双手无助地颤抖着。张芳芳觉得自己鼻腔里满是血腥味儿, 但为了自己的男人,她忍住了。赵志福是有责任、敢担当的男人,她不想 让他因为钱的事失了兄弟情分,让人笑话。他们这一房头在族人中受尽排 挤打压,说“三代不出人才,后代就变驴了”。如果因抬埋老人分摊钱,而兄弟吵闹,他们这一家就更被人看低了。
俗话说:人有鬼鬼心, 天有盘盘路。赵志福多么希望两个哥哥能分担 些,可是为什么全家人都不体谅他?他下的苦多、出的钱多、受的罪多, 却还是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什么逻辑、什么道理?连一句好话 都没有,就是出不了钱,给他宽宽心也好啊!赵志福真有一种孤掌难鸣之 感,所有的辛酸、所有的困难、所有的苦恼、所有的无奈、所有的委屈, 都只有他一个人承受。别人家兄弟有困难,都是大家互帮互助,可是为什 么他们家就他赵志福一个人受呢?
每一个家族的贫穷和落后, 都是有原因的, 并不是一个人能轻易改变 的。互帮互助能使好的家族更好,如果互相拆台,不管多厉害的人,拖累 太大,也难以成大事。这种亲属关系, 让赵志福的伤口更痛, 心里更悲凉。 赵志福不明白,为什么越帮越乱,越出力越受苦,他心里恨两个哥哥,又 可怜两个哥哥。
家庭的变故,使赵志福的理想一次次破灭。他偷偷哭过,但叫天天不 应,叫地地不灵。张芳芳也和赵志福吵过、闹过,可是又有什么办法?穷 根就在家里人的思想上。陇坪乡的朋友、生意伙伴都告诉他, 做生意要心硬, 家里事多了,没法管就尽快放手。 一边是家庭,一边是事业,到最后一样 都干不成。好不容易存点钱,都贴补了家用,更不要说他举债支撑着一大 家子。十人抬一人轻松抬,一人抬十人要了命。赵志福就连买一辆新摩托车、 购置一套营业房都很困难,更别说追求他的事业梦、品牌梦、集团梦。
赵万里的离世,又打乱了赵志福的创业节奏,两口子不得不分开操劳, 婆婆要有人管,弟弟赵志强要上学,家里的吃穿用度得要一个人去管,十 多亩地要有人种,家禽家畜要吃要喝,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 头风。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