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赠知青作家老革先生
周志忠
少失家严生计贫,寡慈携幼历风尘。
青衿束起辞城郭,黄土深耕作庶人。
建筑公司当管理,退休案牍焕新身。
沧桑半世归椽笔,老革劬劳化玉珍。
2025年10月25日
注:【以下是这首《七律·赠知青作家老革先生》的白话文讲解,结合诗句逐联解析:
首联:少失家严生计贫,寡慈携幼历风尘。
翻译:
(老革先生)年少时便失去了父亲(“家严”指父亲),家中生计陷入贫困;母亲独自(“寡慈”即寡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在生活的风霜中艰难求生。
背景:
开篇点明老革先生童年困苦,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子女,暗示其早年经历的艰辛,为后文“知青”生涯和奋斗精神埋下伏笔。
颔联:青衿束起辞城郭,黄土深耕作庶人。
翻译:
他(老革)束起书生衣襟(“青衿”原指学子服饰,代指学生身份),告别城市生活;到黄土地里深耕劳作,成为普通农民(“庶人”即平民)。
背景:
“知青下乡”是特定历史背景,老革先生作为知识青年,放弃城市生活,投身农村建设,体现那个时代青年的奉献与担当。
颈联:建筑公司当管理,退休案牍焕新身。
翻译:
后来他在建筑公司担任管理工作(从知青农民转为职工);退休后,又通过笔耕(“案牍”指文书工作)焕发新生,开启创作之路。
背景:
描述老革先生的人生转折:下乡后返城进入建筑行业,退休后未停止奋斗,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展现其坚韧与进取精神。
尾联:沧桑半世归椽笔,老革劬劳化玉珍。
翻译:
半生沧桑经历,最终都化作笔下的文字(“椽笔”指大笔,喻才华);老革先生的辛勤耕耘(“劬劳”指辛劳),终将凝结成珍贵的作品(“玉珍”喻佳作)。
升华:
总结全诗,强调老革先生将人生苦难转化为艺术财富,赞美其作品的价值与精神的升华。
全诗总结:
这首诗通过时间线串联老革先生的一生:从童年丧父的困苦,到知青下乡的磨砺,再到职场奋斗与退休后的文学创作,最终以“沧桑化玉珍”收尾,既是对其个人经历的礼赞,也是对知青一代坚韧精神的致敬。诗中“青衿辞城郭”“黄土深耕”等意象,生动刻画了知识青年与土地、时代的紧密联系。】
【作者简介】周志忠(笔名侠义书生),吉林省怀德县人,1958年出生,1976届下乡知青。退休公务员,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著名书法家诗人楹联家杨家衡先生入室弟子。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