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驱车两千里 只为送别老首长
——追忆怒江州委原常委、怒江江军分区原政委刘广全
2025年10月16日,我的家乡重庆市石柱县的土家山寨阴雨绵绵。上午9时25分,手机突然不停响起。我接听了一个一辈子都不愿意接听到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刘广全老政委家属王阿姨的声音,她告诉我说:“昨天晚上广全走了……”接到这个电话,我十分震惊和悲痛,想不到这竟然成了我对老政委永远的怀念。74岁的刘广全老政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天,我正在石柱老家陪着生病正准备住院的83岁老父亲。当得到刘广全老政委不幸离世的消息后,我立即给老父亲讲清了情况,也得到了他老人家的理解,同时请亲人们照看好老父亲,立即和夫人赵艳梅一道开车往昆明方向赶。一路上虽然很疲惫,但是心中的念想就是为了送老政委最后一程。我和夫人打起精神,一路狂奔,连续开车1000多公里,这也是第一次这么长距离的开车。
等到我们平安赶到昆明,那时我的全身像散了架一样。看到老政委静静地躺在青松翠柏的送别大厅里,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老政委,您安详地走了,您的离去却成了我们永远的怀念。您也许带着不舍得走了,是啊,您有那么多的战友、朋友、亲人,都不相信这个现实是真的。此时,您在云南省怒江军分区工作期间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刘广全政委(右)和军分区司令员率军分区机关干部迎接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黄光汉少将(中了到怒江军分区检查工作
我在怒江军分区部队工作了21年,在这座永恒的军营里,我有幸得到了八任司令员、七任政委的关怀。目前他们也已渐渐老去,内心都希望岁月的脚步慢些,再慢些。官兵们都说,是啊,在曾经的岁月里,刘广全老政委的人品官德,以及他身上流淌的优良品格和优秀品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难以忘怀的印象。
老政委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政治敏锐性强,始终自觉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党性观念和原则性强,他执行上级命令指示坚决,特别注重带领官兵一道学习,并且善于总结经验,有很高的思维层次和政策理论水平。他顾全大局,思考处理问题有高度、有深度,特别是能配合军事主官,配合默契,善于团结大家一道工作,营造了军分区党委班子和部队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环境,在官兵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有崇高的威信,是班子的好班长、官兵心中的好首长。
他善于抓制度建设,坚持按规矩办事、按条令管理、按要求落实,并结合怒江军分区部队的实际,先后制定《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等10多项规定并狠抓落实。他在任期间,军分区部队较好地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环境,没有发生过违规违纪的人和事。
官兵们都说,老政委善于抓基层打基础、抓主官带全局、抓机关带部队、抓安全保稳定、抓作风促转变。那个时期的怒江军分区,部队建设蒸蒸日上,多项工作年年走在云南省军区部队前列。
🔺刘广全政委慰问怒江受灾群众
同时,刘广全老政委注重巩固军政军民关系,营造良好的军民鱼水情。他作为怒江州委常委,随时把工作职责挂在心间,带头尊重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带头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受到大家的广泛赞誉。就像怒江州疾控中心原主任杨益清(已退休)在追思刘广全老政委的网络文章中提到: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期间,怒江州委常委刘广全深夜来到疾控中心视察。视察后,他深情而严肃地说:“不来不知道,来到疾控中心后,看到大家都坚守岗位,现在我就放心了,辛苦大家了。”随后,他拿出5000元慰问金,鼓励和奖励日夜坚守的工作人员。20多年过去了,怒江州疾控中心的人员对此仍记忆犹新。
怒江州各族人民群众一直被刘广全老政委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感染着。人们常说:“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定是好人。”刘广全老政委,他既是好官,更是好人。
🔺刘广全政委深入怒江贫困山区慰问群众
在军旅生涯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着不同的优秀之处。我们认为,刘广全老政委以自身的优秀,一直影响着身边的人。
鲁迅先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岁月走远了,历史不可能重复,人生更不可能重来。人这一辈子,活着的时候能得到别人赏识,离开后能有人怀念,这便是人生价值所在。刘广全老政委,您就是这样的人,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图文:文凤鸣 中共泸水市委原常委、泸水市人武部原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