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站前:时光里的温情印记
赵锐
“老站前”三个字,如浸了岁月温香的书签,一触便掀开我记忆里关于“市里”的篇章。作为改革开放初降生的“80 后”独生子女,我童年物资尚显匮乏,而被东西四路、南站环绕的老站前地区,便是我认知里“市里”的全部模样——这里藏着世间的热闹与丰盈。 那时,我家在葛布,若想买些稍显贵重的物件,总得兴冲冲地往“市里”赶,百货大楼、东三路商场、三联商场、土产日杂商店……商品琳琅满目,每一次张望,都像是在解锁一个全新的世界。
每到周日休息,父亲常带我走进百货大楼,挑选的“万花筒”、“六面体”积木或插画书,成了童年最珍贵的馈赠。有时他还会带我拐到玉膳酒楼,买一支五毛钱的“火炬冰淇淋”——那在当年堪称“奢侈品”,冰凉奶油裹着奶香在舌尖化开,甜味淌进心底,多年后想起,嘴角仍会漾起抹不去的暖。
1992年暑假,老站前的记忆被镀上特别光芒。母亲为父亲、姥爷、奶奶和我购买了沈阳飞往丹东的机票,自己却因工作未能同行。在那个年代,坐飞机如“演员登台”般雀跃,可公共汽车不便、出租车更少见,赶上凌晨四点的机场巴士成了难题。最终,母亲笑着解了围:她在站前街道办事处工作,单位挨着西四路步行街,我们可在前一晚借宿她的办公室 。
那个夜晚,我们挤在办公室,将几张沙发拼成临时床铺。这是我第一次在老站前过夜,窗外霓虹灯次第亮起,五颜六色的光染暖夜空。光影透窗,隐约传来车流声、人群谈笑声,我躺在床上,心里揣着只蹦跳的小兔子,辗转难眠,总觉眼前是场不真实的梦。次日清晨天未亮,我们兴致勃勃赶去巴士站,顺利踏上飞行之旅,老站前的晨光成了这段旅程温暖的序章。
未曾想,多年后,我与老站前有了更深羁绊。2018年1 月,因工作调动,我来到原抚顺石化公司矿区事业部,办公地点就在南站地区的石化公司大楼。从此,我每天在老站前街巷来来往往,童年记忆里的地方成了朝夕相伴的日常。时光匆匆,老站前早已旧貌换新,曾经人头攒动的商场少了往日喧嚣,熟悉的商业老街也添了岁月痕迹,可每次经过,心底总泛起百感交集的涟漪。这份朝夕相处延续到2022年1月,单位搬离南站地区时,我站在楼下望了许久,仿佛在与一段旧时光告别。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台时光机,而老站前,便是我时光机里最清晰的画面。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承载了我从童年到成年的点滴。如今,市政府正在对老站前进行改造,在这座满是岁月沉淀的城市里,我满心期盼着,老站前能在时光的打磨下涅槃重生——既留住过往的温情,也绽放新的光彩,让更多人的记忆里,能添上一抹属于它的崭新亮色。
赵锐,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石化企业。在三十三年间创作经历中,先后发表散文、新闻作品十余万字,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数十篇作品先后被收录到《辽海散文精选·抚顺卷》《抚顺文坛百家》《满乡诗文选》《新视野——诗文精品选读》等
李纳,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声音布道,传递美好。范读导师、心理咨询师、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得主、普通话一级甲等、主任播音员、诵读艺术的资深传播者、播音主持专业职业生涯三十六年。
个人微信公众号:纳一天的云水禅心
首发原创作品投稿:356452725@qq.com、微信 :fsd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