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后花园:藏在时光里的自然百科
王芹
学校的后花园,是被书声与笑声包裹的一方小天地,更是自然与生命共生的秘密花园。无数次路过塑胶跑道,目光总会被周遭蓬勃的绿意与头顶叽叽喳喳的鸟鸣勾住,脚步不自觉慢下来,像翻开一本摊开的自然绘本,每一页都藏着惊喜。
后花园的植物,是这本绘本里最鲜活的注脚。沿着椭圆形跑道铺开的草木,像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深绿的冬青带着倔强的生机,枯黄的草叶裹着深秋的温柔,紫色的野豌豆花、紫红色的刺儿菜头状花序,还有萝藦缠绕的绿茎,将季节的痕迹绣在土地上。我曾特意查过它们的故事:野豌豆的茎蔓生着卷须,像伸出的小手攀附支撑,全草入药能补肾调经,连贫瘠的土地都能成为它的家;扁蓄贴着地面生长,披针形的叶子间藏着细碎的花,是治疗热淋的良药,河边、路边都能寻到它的身影;牛筋草的茎秆韧得能拉住脚步,根系深深扎进土里,任风吹雨打都立得稳;刺儿菜的叶片带着细刺,却藏着凉血止血的温柔,一朵朵紫红色的花在草丛里点头,像在和路过的蚂蚁打招呼。还有那被扯下的萝藦茎,歪歪扭扭躺在冬青上,倒让冬青成了临时的依靠,透着几分笨拙的可爱。
清晨的后花园,是鸟儿们的音乐会现场。
天刚蒙蒙亮,小麻雀就先醒了,扑棱着灰扑扑的翅膀,从海棠树的枝桠跳到另一根,忽地又扎进草丛,两只爪子勾住青草的茎,“吱吱”的叫声脆生生的,像在喊同伴起床。这一声召唤似的,布谷鸟慢悠悠应和,“咕咕”的声音绵长,是音乐会的低音提琴;啄木鸟也不甘落后,“笃笃笃”地敲着树干,节奏均匀,成了最特别的打击乐。
杨柳的枝条垂在风里,像少女舞动的裙摆,轻轻拂过地面;法国梧桐的新叶尖尖的,像撒在枝头的银针,在晨光里闪着微光;海棠树的枝干迎风摇晃,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像是喝足了深秋的甘醇。偶尔传来街边商贩的叫卖声,“干豆腐——豆腐丝——”,声音纤细绵长,香气隔着黄色砖墙飘进来,引得早练的人探头张望,倒让这自然的宁静里,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
抬头是湛蓝的天,棉絮似的白云在天上流动,像被风推着的波浪,忍不住想伸手去碰,指尖却只触到风的温度。
午后的后花园,是热闹与温柔的交织。
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植物们裹着暖意,连叶片都透着发亮的绿。操场成了同学们的乐园,三五成群的身影穿梭在跑道旁——有的坐在草地上,分享着课间的趣事,笑声顺着风飘远;有的踩着跑道慢跑,脚步声与呼吸声叠在一起;还有的围在海棠树下,指着枝头的鸟窝小声讨论。
这时的草木也格外温顺,牛筋草贴着地面,任阳光晒得暖烘烘;萝藦的茎缠在冬青上,像是在晒太阳;杨柳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轻轻晃着,似在和奔跑的同学打招呼。连鸟儿都变得慵懒,布谷鸟的叫声轻了些,啄木鸟也停下了“演奏”,蹲在枝头打盹,只有小麻雀还在草丛里蹦跶,啄食着草籽,偶尔扑棱翅膀,惊起几片落叶。
雨天的后花园,藏着另一种诗意。
细密的雨丝落下来,打在树叶上“沙沙”响,像是大自然的低语。之前总以为鸟儿怕雨,直到看见麻雀站在黑色电线上,灰色的羽毛被雨打湿,却依旧昂首挺胸,凝望着雨中的风景。雨滴顺着羽毛滴落,它抖抖翅膀,“啪嗒啪嗒”,水珠落在地上,慢慢在低洼处汇成小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和摇晃的树枝。
杨柳的枝条被雨打弯,却更显婀娜,像是洗去了尘埃,绿得发亮;海棠树的叶片托着雨滴,晶莹剔透,风一吹,雨滴滚落,砸在草叶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太阳从云里探出头,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水汽慢慢升腾,飘向高空——原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用一场雨完成自我净化,把清新的气息留给大地。
每次站在后花园里,都觉得它像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每一株草、每一只鸟、每一阵风,都在诉说着故事。
这里有植物的坚韧,有鸟儿的灵动,有同学们的欢笑,也有四季的流转。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也来过这样的后花园,会不会和我一样,被这藏在时光里的美好打动?

简介:王芹,大辛庄街道中学一级教师,爱好读书与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