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三次温暖相遇
侯俊英
那年春节后的一天,我和老伴出了趟远门儿。回来时走出车站,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满大街的摩的、出租车熙熙攘攘。的哥们冲着我们吆喝着:“去哪儿?去哪儿?十元。”十元?能打个来回了,这么贵啊,我心里嘀咕着,老伴说还是往前走走看看再说吧。我俩急匆匆穿过马路,瞬间眼前一亮,十路公交车还停在路旁。我心想没什么希望了吧,这个点儿了,司机该是下班回家的吧。我俩向前急跑了两步,扒着车门讨好得与司机搭讪:“什么时间走?”司机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眼,犹豫了一下说:“还得等会儿。”我脑海里瞬间掠过一丝喜悦,急忙问到:“多长时间啊?半个小时,我们也等。”司机又盯了我们一眼后,自言自语地说:“不等了,走吧!我去送你们,不过得给我两元钱。”我和老伴儿喜出望外,异口同声得连连说:“好好好的!”立马上了车,还没等坐稳老伴儿就急急忙忙着掏出钱,顺手递上四元钱。司机却说是两个人两元,推搡着又甩给我们两元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什么日子啊,还真有雪中送炭,有钱不赚得呀。“三元吧,你也不容易。”老伴儿一边说一边又扔到车上一元。公交车缓缓的上路了,两个人的车箱里空荡荡的,可心里却暖暖的。不一会儿就到小区门口了,走下车,我们恭恭敬敬得,面对着司机师傅高声喊了一句:“谢谢啊!”直到看不见了公交车的影子,我俩才转身回家。

春节过后,运气还是蛮好的,先是遇到了好心的司机,今天去菜市场又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卖菜女。上午十点多去了趟菜市场。位于历下区甸柳庄的一个偌大的商场,用孩子的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真的是啊,琳琅满目的各色蔬菜、水果、粮米油盐酱醋茶、肉类、水产品等,看的人眼花缭乱。就是价格太高了,和咱县城的农贸市场相比,性价比很低。幸亏自己积累了点儿小经验,货比三家后直奔价格是自己能承受的那家,西胡、卷心菜,有机菜花、莲藕,分别精心挑选了几斤。付上钱后,又转身到对面的摊位买了几斤西红柿,感觉差不多了,就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然后一样一样的放进冰箱里冷藏一下。糟了,西葫芦忘菜摊儿上了。我立刻返回菜市场找到那家卖菜的,一看坏了,刚才是个女的,这会儿换了个男的。我说明来意,男的摊儿上摊儿下的找了个遍,说没有啊大姨。“那个女的呢?”我问。男的回答说:“她有事儿走了。”我心想,是不是故意躲着我这两个大西胡啊,十几块钱呢。算了吧,再争论也毫无意义了,谁让自己好忘事呢,自认倒霉吧,不就是三块七毛一斤嘛,再买两个吧。我刚要挑选,就听到身后的摊位有人问:“你找什么啊?”“两个西葫芦。”我转过身回答到。“刚才不知是谁落到我这儿了,我就收起来了。”“我的,我的。”我笑着看看她,她也笑了,从摊位下面拿出西葫芦递给了我,我有点儿小激动地说:“谢谢您!”然后当我离开的时候,又笑着多看了她几眼。她冲着我说:“没关系。”我真的被感动到了,世上还是好人多呀。不贪便宜的卖菜女,再见了,以后会常来买你的菜。
过了几天,我又去了那个菜市场,毫不犹豫的去看了一下那个和蔼可亲的卖菜女,顺便挑了几样新鲜的蔬菜。我还对她说,自从那天认了识你以后特别感激你,所以以后常来买你的菜。她说没关系的,她还告诉我说:“有一天捡到了一个装有两千多元的一个钱包,等了好几天才找到了失主,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人家的就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能要。”两千元归还了失主,她描述地竟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如此高的境界和格局,怎么不使人仰慕呢!好样的卖菜妹,向你学习。
我怎么这么幸运啊,爱笑的老太太运气不会差吧。那个周一,一大早的爬起来准备出趟远门。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碰到了邻居同事骑着自行车送孩子刚回来,他停在我面前问:“侯老师你去哪儿?”我说:“去车站坐长途汽车。”“你等一下,我开车送你去。”还没等我婉言谢绝,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了车库。一会儿开着他的大奔,把我让到车上,十几分钟就把我送到了车站。正好一辆驶向济南的长途汽车刚出站,他又帮我拿着背包和行李箱,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了车。等公交车缓缓的前行,他才放心的离开。由于他的相助,让我的旅程缩短了半个多小时。
热心肠的朋友你们还好吧!十几年前的事儿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难忘你们热情的笑脸和高贵的品格,还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我要时时处处像你们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老太太。
再次感谢你们。

作者简介:侯俊英,退休医务工作者,区作协会员。乐观向上,爱好生活和写作。偶有感触,诉诸笔端。作品发表于《茌平文苑》。多次被评为都市头条,茌平文苑优秀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