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激流》
第三十九幕:新闸口
(由 王安忆 执笔)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审核大厅。
这里没有纽交所的喧嚣,也没有纳斯达克的电子狂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庄重而高效的静谧。浅色调的装饰,柔和的灯光,一切都透着严谨与规范。
“芯云科技”的创始人李建国,以及他的首席技术官,此刻正坐在答辩席上。他们面前,是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几位委员。这些委员神色平和,但眼神锐利,问题精准得像手术刀。
没有询问盈利指标,没有纠缠于用户增长。委员的问题,直指核心技术:
“请详细说明贵公司7纳米EDA工具在特定工艺节点上的仿真精度,与国际领先产品的对标情况。”
“你们如何证明自主设计的IP核在功耗和面积上的优势?有第三方测试报告吗?”
“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异构计算统一编程模型’,其生态建设进展如何?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数据?”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与CTO对视一眼。他们准备了无数个日夜,预演了各种可能。他拿起激光笔,指向身后大屏幕上复杂的架构图和技术参数,开始回答。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东北人特有的实在,却又逻辑严密,数据详实。
他讲述团队如何从华强北的“山寨”起家,如何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如何在国内几乎空白的情况下,硬是啃下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这块硬骨头。他没有回避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但更着重阐述了他们在特定领域的突破和完整的国产替代方案。
“……我们知道路还很长,”李建国最后说道,目光扫过委员们,“但我们更知道,如果现在不去做,不去搭建我们自己的工具链,中国的芯片设计产业,就永远只能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随时可能被‘断粮’。”
委员们低头记录着,偶尔交头接耳几句。
答辩结束,李建国走出审核大厅,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松了松领带,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CTO跟在他身边,低声说:“几个关键问题,我们答得应该还可以。”
李建国点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科创板的设立,本身就是国家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资本市场的大门,将优先向那些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硬科技企业敞开。这是一个全新的“闸口”,筛选的不再是商业模式和流量,而是技术成色和创新底气。
几天后,消息传来:“芯云科技”科创板IPO申请,顺利过会。
没有敲钟的喧嚣,但在业内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正式认可了这家在底层工具软件领域默默耕耘的公司的价值。更多的风险投资开始将目光投向半导体设备、材料、工业软件等以往被认为“太重”、“太慢”的领域。
李建国站在公司新租的、宽敞了许多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浦东林立的高楼。他想起了当年在辽河重工那个充满机油味的车间,想起了南下深圳时在火车上看到的茫茫夜色。
时代变了。
资本的流向,正在国家的引导下,从消费互联网的“应用平原”,向着硬科技的“创新高原”进行一场艰难的爬升。
“新闸口”已经打开。
活水,正在流向那些最需要滋养的、关乎国家命运的科技根系。
---
【本幕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