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人生仪礼
2025年9月23日,江苏省委党校八五届理论班数十名同学聚首石头城,纪念毕业四十周年!

古稀之聚,沧桑扑面。
四十个春秋寒暑,四十度风霜雨雪,就是一块石头,也会风化,何况人乎?全班最年轻的同学,竟然白发冠顶!
虽然是民间聚会,但筹备组极具“权威”。“聚餐AA制”“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等条规如刚性铁律。每个与会者按要求提供简历、感言、照片。笔者有幸拜读了所有文字,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认真。犹如当年的每一场考试,一丝不苟,才情尽显,力求高分。
特色。文如其人,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也不论是洋洋洒洒,还是惜墨如金,无不个性鲜明,各异其趣。
努力。用“奋斗”“贡献”形容同学们的过往,并不为过。但“努力”一词更显质朴平实。在职,事事倾心。赋闲,自主作为,干自己能干而喜欢干事儿,有的还有所建树,名动一方。
无愧。回首四十年,无愧母校!无愧师尊!无愧人生!
时光如水,过去已成历史,故概而言之。令人惊喜的是,八位年介耄耋的“老头”“老太”,居然将活动筹划得那么“潮”。不拘一格,别开生面。
筹备组八个人 看明白了吗?
首先,“无纸化”“去物化”。什么纪念册、纪念章、纪念品等陈规俗套一概破除,统一制作电子版《风采录》,全班总集与个人专辑交相辉映。采撷感言名句,编辑《金句集萃》。全片图文并茂,音影俱佳,洋溢着浓郁的时尚气息。
其次,会场、餐厅一体化。餐桌呈“八”字型布局,预留活动空间。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再次,会风简朴多趣。诗歌朗诵、戏曲清唱、独唱合唱,自由发挥、各展其才。将同学的姓名化作谜面,实行有奖猜谜,更是妙趣横生。

当过兵的同学小合唱:“我是一个兵”
显然,这是一场富有创新精神的聚会。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深厚的同窗情谊、神圣的党校情怀,好多同学郑重地佩戴党徽。有位同学行前遭遇车祸,还带伤赴会。

江苏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桑学成教授闻讯而至,慰勉有加。

七位同学偕夫人出席。 一位来自盐城的“学嫂”感慨地说:“结婚几十年,头一回以‘夫人’的名义出现在如此正式的场合。”
是的,这是一个正式而隆重的集会,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仪式感!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人生仪礼!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重要的节点。“人生仪礼就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历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我们这代人和共和国同年岁,被称为“共和国长子”。风一程,雨一程,激情满怀,与祖国同行。已近中年方圆大学梦,考取党校,重返课堂,改写人生。而今,晚霞灿烂,我们齐聚南京,隆重纪念手捧大红毕业证那喜悦的高光时刻。此乃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下,特定群体的人生仪礼!

黄靖 2025-9-2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