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辉耀,艺海无涯。今以“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艺术家”之荣,礼赞群英。此荣光凝聚丹青之魂魄,彰显笔墨之精神。
诸贤以心血铸就华章:书家笔走龙蛇,承右军之骨,继鲁公之魄;画家墨染乾坤,融八大之意,汇石涛之韵。陶瓷巨匠,抟土为器续千年窑火,釉彩生辉写时代新篇;根雕圣手,化朽木为神奇,在虬枝盘错间见天地大美。更有剪纸、漆艺、诗词等非遗传承,皆以匠心独运,开艺术新境。
其德若幽兰,其艺似飞虹。寸管含情,写就民族精魄;丹青有意,绘出时代气象。水墨交融处,可见天地之心;线条流转间,能窥造化之妙。
今授此誉,非惟彰其绝艺,更显"书画载道,笔墨传神"之真谛。愿此翰墨之光永耀,引后学继往开来,共绘中华艺术之新篇章!
张小鲁,笔名张晓,1957年出生于辽阳,1988年结业于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中国连环画报》编辑部、解放军艺术学 院美术系“中国连环画培训班”。200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二十二期油画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幽默风趣、异国情调、浪漫抒情、风格各异的连环画系列作品。发表在《中国连环画报》《连环画报》的作品有:《千里遇神医》《爱情幽默曲》《乞丐的愤怒》《艾鲁轶事》《功师与治疗仪》《教徒讨钱》等。 从本世纪初开始,历经二十年余年,创作出历史题材悲情主义巨幅油画系列作品 :《母之初》《九居图》 《刑场悲歌》《七宗罪》《大屠杀》《民殇》《三户亡秦》《八王乱世》《国难》《文字狱》……
悲情与历史——张小鲁的历史画
易英
用历史画来真实地还原历史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是被述说的,人们是根据历史的材料来再现历史,时间的距离、资料的残缺和环境的迁移,都可能使历史的重现受到限制,历史甚至成为被想象的历史,在西方历史画的创作中,就特别强调想象的作用。想象是感性的方式,但却有主观的基础。主观就是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想象的历史画。
其实,大多数历史画都是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也就是主题性绘画的创作。
对于历史我们可以作出多种解释,英雄的历史,人民的历史,战争的历史,苦难的历史,等等……张小鲁看重的是苦难的历史。张小鲁在徐悲鸿画室学习过,肯定受到徐悲鸿的影响。徐悲鸿的历史画是画的历史故事,文学性很强,高超的绘画技巧营造了历史的真实感。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危机。张小鲁的历史画在题材上更为抽象,他不是虚构历史,而是用虚构的历史来象征现实。从美术史来看,历史画的创作总是与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联系,因为写实的造型是历史画的必要条件。虽然历史不是重点表现的对象。“悲情历史画”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悲情意味着主观的表达,相对于如实的再现,主观的表达在形式上不那么写实,而有表现主义的风格。仔细分析张小鲁的作品可以看出,形式的追求与题材的表现密切相关。…………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