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南赵通往外界之路的王欢仁
作者:潘武进
这件事情距今已快五十年了,但日每想起它,我都会想起这位可敬的大哥——王欢仁
一九七六年,组织调我任原南赵公社副书记,当时,竹逢彦同志任南赵公社书记兼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王欢仁同志当时任公社办公室主任。我虽为副职,却分管着行政的全面工作。
那时候,南赵通往外界的条件非常差,尤其是南赵到西里这段路,它是一条很狭窄的一条土路,中间有段还非常陡峭。群众要外出办事,还得步行到孙吉才能坐上公共汽车。每年生产队交公粮,卖棉花都是靠牛、马車拉或群众担挑到孙吉粮站、花厂。
为了改变这交通不便的状况,七六年冬季,公社党委决定修路,并与运城运输公司联系路修好后通上公共汽车,以此改变南赵通外界的交通状况。拍板定案后,就将此事交由王欢仁同志具体负责。
王欢仁同志接受任务后,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干起来也可以说是一絲不苟,井井有条。他自己组织施工团队,亲自搞测绘,亲自与有关部门和有关生产队联络处理有关线路规划,很快确定下施工方案,经公社党委讨论后,他又把任务分解到当时的九个生产队。
要知道,当时修这条路,条件十分艰苦,一无设备,二无资金,坡顶的北边又是万丈沟壑深垣,开通这条道路全是公民义务劳动,工具除了镢、锨、铁钎外就是竹筐和小平车。搞爆破,除了买的些雷管,炸药还是自己用肥料熬制炒做,爆破还没有专门人员,只好一边培养人员学习,一边施工,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王欢仁同志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开展工作,不但费脑,还要操心,即要指导各生产队如何挖修,还要不停的与运输公司联系有关事宜,真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从来未向组织提出任何困难。他一直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就在工地上啃块干馍,喝口凉水。在王欢仁同志的认真负责下,修路有条不紊的进行。经全公社群众连续四、五个月的艰苦奋战,道路得以圆满峻工。紧接着又铺上沙粒,七七年秋季剪彩通车。从此,南赵结束了不通汽车,长期交通不便的历史。八六年,县委县政府又给南赵设立了集会,南赵地方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经济开始繁荣昌盛了起来。
这条道路,就是南赵通往外界的一条致富路。近年来,这条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几次整修,由石籽改为水泥,现又铺成柏油,但基础还是在王欢仁同志手上打下的,可以不言而喻地说:南赵这条通往外界的路(现称三赵路),南赵各村村民没少出力流汗,但王欢仁同志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