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期
诗词赏析:七律•诗禅
文/于文波
诵读:心想事成
砚池空纳一江秋, 字里参禅月满楼。
淡墨难描云外意, 枯锋犹写世中愁。
拈花偶得三更句, 听雨初收半叶舟。
若问诗心何所似? 寒钟声彻水东流。
点评:明镜
文波老师这首格律诗首联对仗工整,颔联、颈联严格对仗,尾联以问句收束。
格律
平仄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原则。如“秋”“楼”“愁”“舟”“流”押平声韵(尤韵部)
颈联“拈花偶得三更句”中“三”字平仄灵活,未破坏整体音律
诗歌意境赏析
本诗以“诗禅”为题,融合禅意与诗情,通过多重意象构建空灵之境。
自然意象
砚池、秋月、云外、枯锋、半叶舟、寒钟等,营造出清冷孤寂的禅意氛围。
颔联“淡墨难描云外意,枯锋犹写世中愁”以笔墨喻人生,暗含超脱尘世之愿。
尾联“寒钟声彻水东流”升华,将禅意融入时空流转,余韵悠长。
创作背景与风格
禅诗传统:延续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含蓄禅意,以物象寄托哲思。
语言特色
用语凝练,如“半叶舟”“寒钟”等意象,简练而富有画面感。
时代关联
结合当前秋日2025年10月中旬,诗中“一江秋”“寒钟”等句与季节情境相呼应。
总结
本诗格律严谨,意境深远,通过禅意与诗情的交融,展现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图片制作: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