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兼葭与荻花
文/空谷幽兰
农历八月八开始,是荻花枫丹漫塘涯的季节。
荻花芦苇都是禾本科水生植物,它们的家族很和睦,杂居不分你我它。家乡随处可见。
北国春城伊通河边到净月潭前,踪影不断。我常与之相陪伴留连往返,它们给了我诗情画意灵感,我喜欢它们的坚韧团结和无私奉献,尤其那晚秋的苍劲感,与寒风共舞,与霜露结缘。
唐朝白乐天就在《琵琶行》中叹出过千古名句,寻阳江头秋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荻花在秋日的和光暖阳下,迎风摇曳,花开挺拔,径绿花黄白,或低头照水,或互相诉说着谁也听不懂的悄悄话。有高耸的边芦老茎护卫,即不怕倒伏,也不惧弯折,安心的拥来抱去生长。
古来春称兼葭秋称荻花。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是古典《诗经》中最美的歌。现在已把这个最朴素的文化情结写进了中学课本。
萌懂而一知半解的孙儿,为把这首诗朗诵到极致,眼珠一转,来让奶奶为他古筝伴奏,说用高山流水就可,把俺笑弯了腰,只好顺从,篇幅不长,生癖字不算少,还真得准确拿捏其中的韵味和四声调,老师只讲字句,不深度解析诗意的奥妙。
放眼无际的湖畔,看长到一生略带浑黄的苍蒲,心里不觉生出淡淡的忧伤,它们从春到秋,都拼命护着一池荷莲完好,却不招人待见,顶多就算是个陪趁,只有在期盼荷发时,才感知那先出水面的,郁郁葱葱绿州仙涯的大度。兼葭白日郁郁葱葱快生速长,晚上唱着小夜曲保护水塘生灵万物。
一但菡萏露头,人们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像蜻蜓一样,围着小荷尖角打转,
那娇艳的芙蓉之面,立即取代了兼葭呵护神的地位。北湖如是,南溪如是,人间如是,眼里只有最美的花。
游人炎炎苦夏,在寻觅最靓那朵荷莲时,才又想到了它。
兼葭有时也心生怨怼,故意把大朵荷花藏得深深,纵使伸长脖子,也无法看到真面目,把人们戏虐得赏意全无,它方解气乐住。
兼葭从不讨厌水草水鸟和小鱼小虾,与之和平共处,互相环绕嘻耍,即便小鱼儿啃食它的根茎,也由着糟蹋,即使水鸟在兼葭身体上筑窝生子,也不嫌弃,因为那是被需要,是利它。水鸟赶走了兼葭的寂寞,又送来肥料。
夏去秋来,荻花和红枫
遥相互应,彰显出别俱一格的风景线。枫叶妖娆,荻花柔俏,和着霜雨风月,让文人墨客浮想连篇,道不尽的离愁别绪,数不完的夕阳感慨小调。
池塘也是江湖,荻花也是花,适者生存,互相帮趁,互相成就,没有高低贵贱。最讨厌的是岸边观赏人,老是指指点点,把池中之物分成三六九等。君不见春有桃李兰,夏有丁香荷,秋有菊桂荻,冬有淞雪梅茶。还有那光顾淘气乱了季节的晚开刺梅花。各有芬芳可爱。
造物主所赐,各有各的义务,完成职责归天听令,不卷不挤刚刚好。试想三九寒冬,谁还在乎哪朵花美,哪朵花丑!只有白茫茫大地,干净得让世界不再喧哗。
而兼葭荻花一年四季都不休不眠,
再忙再苦,既便大地冰封,也弓着干枯的老腰,陪冰雪说话。
(原创首发)
评《吾爱兼葭与荻花》
空谷幽兰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兼葭与荻花的生命图景,将自然物象升华为精神象征。文中"荻花枫丹漫塘涯"的秋日画卷,与《诗经》"兼葭苍苍"的古典意象交织,形成时空对话。作者以"护荷神"的拟人化视角,道出兼葭"不招人待见却默默奉献"的生存哲学,暗合道家"无用之用"的智慧。
最精妙处在于对"人间如是"的隐喻——当游人追逐荷花时,兼葭"故意藏花"的顽皮,恰似现实中那些被忽视却掌控全局的隐形力量。结尾"弓着干枯老腰陪冰雪说话"的意象,赋予植物以人性尊严,使平凡草木成为对抗生命荒寒的永恒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