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在这场汇聚全球版权智慧与成果的盛会上,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携手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人民政府(梁祝故里)、邹城市峄山风景区(梁祝读书处)共同惊艳亮相,以四大特色展区全方位展现孔孟之乡济宁梁祝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版权保护成果,为千年梁祝传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梁祝文字图片展示:溯源千年传说的历史印记步入“梁祝文字图片展示区”,仿佛踏入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这里通过丰富的文字资料与珍贵的历史图片,为观众揭开梁祝传说的神秘面纱。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带来了一份极具分量的史料——2003年10月27日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复出的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皇帝钦差大臣崔文奎重修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此碑堪称全国梁祝传说遗存中的瑰宝,记载内容最为全面、文字数量最多,且立碑人官位最高,是还原梁祝故事历史原貌的珍贵实物佐证。马坡镇梁祝合葬地考古现场照片、祝英台故里九曲村的实景图,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梁祝合葬泗河畔”的历史遗存;邹城峄山“梁祝读书洞”“梁祝泉”“峄阳书院”“峄恋园”等梁祝在峄山读书学习的历史和现在场景。这些文字与图片资料,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梁祝文化在济宁的传承脉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梁祝传说的历史厚重感。
二、梁祝研究书籍成果展:触摸文化传承的版权印记“梁祝研究书籍成果展区”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陈列着深耕梁祝文化研究30余年的梁祝文化研究专家樊存常的系列专著,如《梁祝传说源孔孟故里》《梁祝文化在济宁》《梁祝峄山情缘》等。这些书籍凝聚了专家多年的心血,是对梁祝文化深入研究与系统梳理的结晶,从不同角度解读梁祝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为梁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展区内还展示了其他与梁祝文化相关的研究资料,这些书籍成果不仅体现了梁祝文化在学术领域的传承与发展,更彰显了版权保护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每一本书籍都是文化传承的版权印记,它们见证了梁祝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创新。
三、梁祝故事剪纸及文创产品展示:活化千年传说的匠心传承在剪纸艺术展示区,它们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向观众诉说着梁祝传说的千年魅力,让人们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让梁祝故事在剪纸艺术的演绎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精致的“天下第一情山”折扇,折扇上画有峄山“天下第一情石”,寓意爱情永恒。“梁祝动漫故事明信片”则以新颖的动漫形式,设计了中英文双语版《梁祝故事画》明信片,融入汉代文化元素,彰显浓郁的汉代美学特色,让经典传说与历史文化实现深度交融。扩大梁祝文化在国内外影响力,让更多人走进济宁、读懂梁祝,真正实现“梁祝蝴蝶飞起来”,让千年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济宁梁祝文化推介活动:沉浸式再现千年爱恋的版权新声在博览会推介会中,梁祝文化研究专家樊存常先生,应邀在博览会上详细介绍济宁市梁祝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济宁市邹城峄山风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骆永强、微山县马坡镇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刘金龙带领讲解团现场讲解。现场播放《梁祝文化在济宁》宣传片,以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全方位展示了梁祝文化在济宁的起源、发展与传承。以创新的方式讲述梁祝故事,让千年爱情故事在版权的新声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2023年3月,周乃翔省长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特别强调:“探访济宁,追寻‘梁祝化蝶’的千古爱情传奇”。以此为重要指引,济宁市梁祝传说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成果展应运而生。该展览以“千年梁祝・文脉永续”为核心主题,系统且深入地呈现了济宁梁祝传说的深厚历史根基与鲜活的活态传承。它不仅为梁祝传说的版权保护筑牢了坚实屏障,更为梁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开辟了崭新路径。展示了济宁梁祝文化馆、微山县马坡镇九曲村祝英台故里成长摇篮地、马坡梁祝合葬地爱情祭拜地、邹城市峄山梁祝读书结缘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成果。此次济宁梁祝文化在青岛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的精彩展示,有力地印证了济宁作为梁祝文化发源地与传播中心的核心地位。
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局长曾庆春,省委宣传部版权处处长赵三丁、副处长张臣,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征,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版权科科长宋莉莉参观了济宁梁祝文化展览。梁祝文化在济宁展览,是青岛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的唯一一家宣传梁祝文化的展览,展览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参观者的关注,扩大了梁祝文化在济宁的国内外影响,为济宁市做好梁祝传说的版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为梁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撰稿人: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 刘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