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代洪流,奔涌不息;艺术星河,光华璀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以拳拳之心投身创作,以作品刻写时代,其个人奋斗的“光辉历程”,共同编织出中国艺术最为璀璨的华章。
他们,是技艺的锤炼者,于方寸画布间勾勒万里山河,在音符律动中奏响时代强音,以丹青妙笔、绕梁音律、灵动舞姿,凝聚成震撼心灵的力量。他们,是文化的守护者与开拓者,根植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土壤,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在守正创新中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让中国艺术独特的气韵与风采,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这条“光辉历程”,由无数个坚守理想、精益求精的日夜连接而成。它印记着艺术家们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身影,闪耀着他们以作品立言、以德性立身的崇高品格。他们的杰作,不仅是个人才华的结晶,更是镌刻时代精神、展现民族自信的丰碑。
本期系列人物专题报道,旨在记录与呈现这些杰出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欣赏其作品的深邃之美,探寻其中永恒的价值与时代印记,感悟他们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并从中汲取那份不断前行的、坚韧而温暖的力量。
陈其旋,1938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中国当代八大艺术巨匠之一、全国著名大爱人物、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1963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系中国国务外事“国宾礼形象大使”、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一带一路”艺术大使,现任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会长,大爱基金会主席等职。新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组织举办了十届“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2001年荣获亚洲最高荣誉“亚细亚美术赏”大奖。2014年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法国卢浮宫举办“中华艺术精品展”。
纽约时间2019年2月6日,其作品及东方艺术家形象展示在纽约曼哈顿的斯达克大屏幕上,以“中国核心艺术家”之名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屏”。2019年10月其部分作品版权经香港“创艺星球艺术版权价值评估中心〞的专家组审核评估后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市交易《交易代码为860099)。2021年12月被聘为“央媒文化组委会顾问、副秘书长、中华卫视艺术风采栏目艺术总监、央广国际文化交流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破千年圭臬,立时代新风:
陈其旋与他的《新六法论》
每一个时代都有艺术大师,他们是画道传承与创新的中流砥柱,可以令艺术渊妙,代不绝人。当代艺坛界书画大师陈其旋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大家,其绘画影响世界的有力佐证,是国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热播陈其旋先生《新六法论》研讨会及绘画奇观,受到艺坛界不少艺术大家的称赞,这休声美誉、天下所闻的评价,也是陈其旋先生引领画坛的功勋证见!
艺术生涯:从岭南学子到世界艺坛的使者
1938年生于广东兴宁的陈其旋,196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扎实的学院训练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根基。然而,陈其旋的艺术之路绝非墨守成规。他敏锐地感知时代脉搏,其作品既扎根于五千年文明沃土,又饱含鲜活的时代精神,这让他逐步赢得了“中国八大艺术巨匠之一”、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一带一路”艺术大使等崇高荣誉。
作为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会长、大爱基金会主席,他积极推动中华艺术走向世界。新世纪以来,他倾力在全球策划了十届“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2004年更荣膺象征亚洲艺术巅峰的“亚细亚美术赏”大奖。他的艺术影响力得到了世界级的认可:作品被洛杉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墨西哥政府画廊郑重收藏;中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普京、斐济国家元首、陈香梅女士、邓朴方先生等国际政要和社会名流,也珍藏着他的墨宝。其独创的“兰体书法”,清雅脱俗,风骨独具,更是在传统书法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境。
理论丰碑:破译千年密码的《新六法论》
然而,陈其旋对艺术界最震撼的贡献,莫过于他对南齐谢赫“六法论”这一国画千年圭臬的创造性改写,从而提出划时代的《新六法论》。这绝非简单的修补,而是一次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重建:
1. 时代气息:艺术的生命之根。陈其旋深刻指出,历史长河由每个时代连接,“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必须是时代的烙印”。无论描绘当下还是回溯历史,真正的艺术都必然承载当代人的感悟、精神与审美,是时代的产物。脱离时代脉搏的“无病呻吟”,终将被历史淘汰。
2. 笔力雄健:呼唤汉唐风骨的回归。这既是对“骨法用笔”传统的强调,更是对作品内在精神力量——一种浑厚、刚健、充满生命张力的美学追求。
3. 墨韵淋漓:书画同源的精髓绽放。在雄健的笔力骨架之上,墨色的运用需达到苍润相济、层次丰富、酣畅灵动的境界。它追求的是“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完美融合,赋予画面深沉的感染力与极高的观赏价值。
4. 情景交融:艺术家的灵魂注脚。此条升华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强调艺术家真挚的情感投入、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是其作品打动人心的核心力量。
5. 承古创新:艺术发展的永恒辩证法。陈其旋精辟地论述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没有传统是无本之源,不创新是泥古不化,是停滞倒退”。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中国画健康前行的双轮。
6. 和谐统一:海纳百川后的艺术大圆满。在广泛吸收各类艺术(包括外来艺术)精华后,最终需要达到高度的融合与自洽,使其完美服务于中国艺术的表达,而非成为“不伦不类的怪物”。这是理论体系的最终归宿与最高境界。
体系之光:超越技法的理论高峰
与谢赫六法侧重于具体技法和品评标准不同,陈其旋的《新六法论》构建了一个宏大、完整且相互关联的理论系统工程,因其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和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新六法论》不仅适用于国画创作,其核心原则(如时代性、创新性、情感表达、融合统一)同样对中国书法及其他艺术门类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正如艺术评论家所言,陈其旋此举堪称“1500年来国画界理论探索第一人”。《新六法论》的诞生,是“一千五百年以来的又一大创举”,它更新了当代书画艺术家的思维与方向,为在全球化语境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点亮了一盏明灯。
笔墨印证:理论照耀下的艺术实践
陈其旋并非空头理论家,他的艺术创作是其《新六法论》最生动有力的注脚。
观其画作,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描绘当代风貌还是古典题材,画面都蕴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捕捉。在笔力雄健与墨韵淋漓的运用上,他堪称典范。其用笔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尽显“汉唐雄风”的气魄;墨色则变化万千,或浑厚华滋,或空灵飘逸,浓淡枯润间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和撼人的视觉张力,完美诠释了“阳刚与阴柔”的和谐共生。其构图章法严谨而灵动,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无不体现着情景交融的艺术家情怀与和谐统一的美学追求。而贯穿其整个艺术生涯的,正是那条承古创新的主线——他深研传统精髓,却绝不为其所囿,无论是题材的拓展、技法的革新(如兰体书法),还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彰显出大胆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艺坛回响:功勋证见,休声美誉
陈其旋的理论与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国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其《新六法论》研讨会及艺术成就,正是对他引领画坛、推动中国书画艺术当代发展的“功勋证见”。正如那幅赞誉他的对联所书:“纤丝往来写翰墨,书卷盈馨绘丹青”——在笔锋流转间书写时代的华章,在书香墨韵中绘就精神的丹青。
陈其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非凡的胆识和深邃的思考,完成了对千年古法的创造性转化。他的《新六法论》,如一座灯塔,不仅为迷茫中的探索者指明了方向,更在全球化浪潮中守护了中华艺术的灵魂,并为其注入了奔腾不息的时代活力。当历史的画卷继续铺展,陈其旋的名字,注定与这场中国艺术的伟大革新紧密相连,熠熠生辉。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