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 刑场花嫁
作者:尹玉峰(北京)
铅云坠垂穗苑,让红棉泣露。恸双影、血誓铮铮,长情生死无惧。对枪戟、从容挽手,天风骤卷青衫去。任贞魂化碧,木棉红绽如许。
昔日同窗,执信回闪,正木棉飞絮。共拾取、落蕊题诗,少年争赴戎旅。自羊城、潜行草野,盼星火、燎原红炬。夜缝衣,针走木棉,爱情丝缕。
叛徒可耻,患引群殃,镣铐锁鸳侣。纵隔栅、目传心印,药裹藏笺,碎碗为盟,死生同赴。珠江怒涌,刑场成礼,红棉为聘交心处,乃人间、最圣洁婚娶。苍天泪作,倾盆泼洒长情,至今犹哭奇女。
百年芳迹,绢帕遗章,见墨痕凝伫。叹毅魄、长存寰宇。后世来人,抚像低徊,万千思绪。霓虹焕夜,羊城新貌,英雄山下花似霰,照通衢、皆是君曾护。巍巍烈士陵前,怀远追思,木棉千树。
-词作诗解-
旎诗:血色木棉,刑场上的永恒誓约
作者:尹玉峰(北京)
天空垂下铁灰的帷幕,木棉树
哭红了整座穗城。枪戟林立中
你们挽手走来,像两片
火焰交织的云,被狂风
卷进历史的漩涡。而泥土深处
有鲜血,悄悄凝成碧玉,枝头
刹那绽放千朵红棉
每一瓣都是未说完
的誓言,如星火烙进黎明的锁骨
替所有未竟的春天,正站着苏醒
还记得吗?执信校园的四月
木棉絮裹着诗句,落在掌心
少年把落花夹进
《新青年》转身
走进暗夜的草野,在墨汁未干的
《新青年》扉页里,夹着一整个
岭南待燃的春天。她灯下
缝补的棉衣,针脚里藏着
星火,足够暖透半个世纪的寒冬
却灼不干她眼角那滴迟到的暖春
铁栅栏割不断对视的目光
药包里的红纸条、碎碗碴
是你们最后的婚帖
珠江正在脚边怒吼
而你们把刑场铺成红毯,枪声
是证婚的礼炮,漫天泼洒的雨
原是苍天崩落的珍珠
此时刑场上的红毯比
朝霞更艳,你们的脚步比誓言
更沉,当子弹穿过相扣的十指,
大地上,便多了
一棵并生的木棉
根须里缠绕着铁镣的铿锵,而
树冠,正托起整个时代的星辰
如今霓虹舔舐着珠江水面
英雄山的花霰落满人行道
我抚摸纪念碑上模糊
的墨痕,忽然间读懂
最圣洁的婚纱,原是镣铐映出的
光晕;最盛大的婚礼有两枚紧扣
的指环和整个春天来见证
看陵园千树红棉轰然燃烧
每一朵都在重述那个清晨,他们以血
为胭脂,替百年后的我们,吻醒黎明
【旎诗的由来】旎诗由尹玉峰《海棠花未眠》夺势定位:“在人类最困惑的时间节点/世界己昏然/海棠花未眠/冉冉升腾的爱意静观人间/几多冷暖?寸心至死如丹/弹拨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朝露落下若溅玉,眼泪凝了也耀眼/迎向人间千万朵,挂在枝头细裁香/烟烟缕缕,染得一眉清光漫过嚣世/愿景沐阳光,但见蝶舞温婉绕海棠……"
这种具有古典的现代美、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现代旎诗,感叹着诗国黄昏的感叹,旖旎着诗国黎明的旖旎,达到一种闳约深美的艺术境界;运用美丽如闪电、摄魂夺魄的诗境语言营造诗境、意绪、愿景、求索、挣扎,任想象力统治世界,直捣心智。
旎诗英语翻译为:A poem of beauty(一首诗的美),日语翻译为:美しいし詩(美丽到令人窒息的诗)。当汉语旎组词为旖旎时,多了一层清洁干净、纯真雅致、幸福温馨、动人心魄的意思。历代诗词名家都喜欢择用。(唐)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旎"字从方人从尼。“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

“守正创新,生生不息!”
——出自尹玉峰《诗脉》
”诗"为魂,承千年文心;
"脉"为形,贯古今气血。
《诗脉》理念出自尹玉峰”血盐论”:诗是血泪里渗出的盐、风干后的心跳。真正的诗歌生命力,终将会像二月二龙抬头时"新莺早早叫枝头"般的自然涌现,而不是用脚投票山寨荣誉虚假光环下的人工授粉。真正的诗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一个节日,真正的诗性从未被浮世贩卖的粽叶包裹。唯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诗歌才能永远不负诗国,不负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