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秋雨文/李会芳
灰蒙蒙的天,湿漉漉的地,不紧不慢、絮絮叨叨的雨,让我心生烦恼,愁容满面。
雨,会影响人的情绪,特别是秋雨。古人有“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些诗句,精辟地概括了秋雨的意象,将诗人愁绪、思念、孤独等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秋雨的愁人特质。在萧瑟秋风与潮湿阴暗的陪伴下,人们有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有对远方亲朋的牵挂,有无奈失去的不甘,有不可预知的焦虑,有代沟冲突的失落,有心虚凝结的忧郁……这就是迷蒙昏暗的氛围之故,是阴沉天气的一种心理暗示。总之,遇上这阴雨天气,我心里极不痛快,烦恼只是其中的一种情绪而已。
坐着家里郁郁寡欢,百无聊赖,不如出去走走。秋雨丝丝,冰凉入骨;秋风拂过,落叶缤纷。街上的行人打着伞,低着头,行色匆匆,仿佛有人在后面跟踪。粘人的秋雨,使成熟的庄稼收不回去,麦子种不上,农人焦虑不安。正如一首小诗:
秋有连阴雨,新粳待廪仓。
老农愁凝目,犹恐负耕桑。
看来,在自然面前,人类一直都是小朋友。秋雨依然断断续续、淅淅沥沥,老天爷信马由缰,就这么随意地下着、下着,不管不顾。弟弟打来电话,说起家乡的情况:老家整个夏天没有下雨,猕猴桃浇过十多遍水,才保住了性命,眼看秋收在即,雨却下个不停,进不了地,摘不了桃;红薯长得还行,可秋雨不断,臃肿了不少;柿子红了,没法摘,没人收,成熟得瘫在地上……
听着弟弟形象的描述,我心里沉甸甸的,眼前立马呈现出一幅又一幅秋雨中的景象。原本一年一度的丰收画面,庄稼成熟,果香四溢,只绚烂了几秒钟,就被粘人的秋雨所代替。秋风秋雨秋渐凉,秋夜秋静秋凝霜,谁不喜欢?谁又喜欢?
雨,本无好坏,只是下得不是时候,它好像要把夏天没有下的雨一股脑儿补上。昨天还是秋阳高照,今天就是无尽的秋雨一直绵延。站在雨中,我在心里不由埋怨天气无常,老天爷不睁眼睛,辜负了农人的辛勤付出。同时,也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单调的雨声里徘徊,我感受到了叶子在冷雨中变黄、飘落;感受到了秋虫在冷雨中游丝般的垂死呻吟;感受到了慵懒而颓靡的气息在冷雨中游荡……秋雨,让一切生命、活力从夏的繁荣、茂盛、葱茏中,进入到一种无可名状的“颓”的意念里。
秋雨与春雨、夏雨、冬雪完全不同。春雨带着一种天然的萌发气息,密密的,像花针;润润的,像细丝,背后的朝气蓬勃挡也挡不住,人的精神和意识在春雨里是向上的、欢欣的;夏雨始终是以一种激烈热情的姿态示人的。无论是骤然而至的暴雨,还是劈头盖脸的倾盆大雨,或是雷鸣电闪的白雨,都会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盛气凌人、猝不及防、滚烫热烈。在这种雨中,人是高昂的、振奋的意识与心理。而雨后的彩虹,更是彰显夏雨独有的高光与辉煌。至于冬雪,那是雨在零度后的一种特有形态,寒冷中宣泄的是诗意与浪漫、翩然与洒脱、灵动与自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省悟与幻化。
秋雨就不如春夏冬的雨了,它缠绵、它淫霏、它拖泥带水,它不顾农人的情绪,把庄稼搁置其中,把硕果搁置其中,连我的心都搁置其中,让人悲切、思念、不知所措。望着雨中来往的脚步,我恍若迷梦,烦恼自生,不由叹息:秋雨啊,你何时停!
看砖缝生出的苔藓,街上四散的水花,人行道上打着水漂的落叶,树木周身挂满的胡须,村巷无处下脚的路,庭院跺脚的农人,迷雾笼罩的田野,失去生机的山峦,我心疼、我惆怅、我失意、我“恼”到了极点。秋之深,意味着过年探囊可得,我又一次感叹:没有收获,又长了一岁!
转身返回,心里忿忿不平,忽然从“好友多”橱窗里传出“云散了,天晴了,微风爬上了杨柳梢,你看那天边挂起了彩虹桥……”的歌声,这是中国优秀歌手张雅淇的声音,甜美柔和,一下抚平了我烦躁的心。我急忙回家翻看日历,离霜降只有几天了,到了这个节气,气温下降,天空云量减少,晴天就会增多,能见度较高。想到这里,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天会晴,一切都会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