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印记
文/山姆外公 主播/殷钰
岁月的印记,是时光长河里闪烁的星子, 温柔了过往,惊艳了流年。朋友,你设若想要探寻港口的印记,就请漫步南江口那旧时的街、去参观现在的《南江口美丽圩镇客厅》吧!
旧街枕在西江河边。它东起江口咀,西至沙地头,全长约千米。千米的旧街贯穿着四个旧码头,却穿越了1760多年的历史时空,历尽苍桑却留下了厚重的印记,它见证了南江口港今日的变化与发展。
现在的江滨公园,就是从前的“沙地头”。1958在沙地建码头、安装缆车的,就是港务所用来吊装卸货物的地方。这地方还有两座仓库,一座是“郁转站”,另一座叫“罗转站”。如今,昔日两座仓库的地方已被开辟成江滨公园,供人们休闲、娱乐。而以往沙地头旧街挤满了货运汽车、拖拉机、单车、大板车的繁忙景象已经不再。“轰隆隆”的缆车机声早已随西江潮汐的起落不知远去了多少年?只有当年江边的那两座承载缆车的石墩,仍高高地矗立在西江河畔,默默地对着西江东去的流水。然而,那深埋在地下的基石,那偶尔露出地面的生锈钢筋,似乎还在低声诉说着曾经的喧嚣与繁忙。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了无数船只的来来往往,承载着无数货物的起起落落……现存于江滨公园的两座石墩,双双已然经过了一甲子多的风雨洗礼,见证了沙地头的沧海桑田,成为了今天港口厚重的印记。
东行数百步,便经过一幢翻新了的旧门楼。阔大的、高高的门楼上方,稳稳地竖挂着一块长方形招牌:上书着“水电招待所”五个铁制大字,字体锈迹斑斑却沉稳刚毅,像是努力地向人们展示数十年前南江口港的繁华。
旧街的东端是江口咀简易石砌码头。据载:码头始建于民国时期,长30米,宽2米;建成后,于1956年又修改为长约35米,宽近4米,并配趸筏一艘,用于靠泊驳艇。当我站到江口咀码头那一刻,见石砌的码头被江水冲刷得完全不留痕迹了,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派荒江野渡的景象:看去,南江水浊浪滔滔,汹涌地流入西江;断街下的野渡岸,衰草连天,不见往来渡客,唯听水拍荒滩;野渡口,断崖连连,朽木残桩伶仃,破舟似弃骸,冷冷地对峙着死寂。此时,斜阳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一直投射到荒江里去,也没能找寻到旧时江口咀码头的影踪。纵使百年了无痕迹,可我曾经关注的“港口印记”还在:从罗定、大湾、连滩开往南江口接转西江轮渡的货客,正从连滩洋庄行业公司开设的“永和”货轮上接驳……这正是民国五年江口咀码头的影像啊!
从旧街的东端(江口咀码头)折返,西行百余米,便到了原公社办公室对开处的旧码头,简称公社旧码头。这是1955年4月,南江口开始建设水泥沙浆石砌的步级码头:长约49米,宽约6米,码头总面积约为290平方米。
公社旧码头至今,七十年过去了,公社早已解体。原办公室只剩得半𤩹残垣。而码头依旧在,只是“珠颜 ”改。终年尘积的步级,变成了斜坡。那偶尔被雨水冲出的棱角,似乎还珍藏着旧岁月的印记,静守着公社旧码头的安宁。我静静地站在那原公社的旧址前想:难道这旧址就是1760年前东晋时的晋化县治所所在地?“南江口东晋时曾是晋化县治所在地”是有历史记载的啊!当我转过身来,又仿佛看到西江河面上驶过来一艘官船,船上一面大旗迎风招展,旗上写着“寿康驿巡司”五个金色大字。见大船缓缓靠泊公社旧码头时,后来查明:这官船原是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呂鼎在南江口(叫寿康驿)专设的巡司河渡,以备上司公差。那是最古老而生动的港口印记了!是她点亮了沧桑岁月的时光,唯美了千年的过往。
从原公社旧码头继续西行二三百米,就到了旧街的一个出口(从西往东是入口,反之是出口)。在出入口的正上方,悬挂着“舊碼頭”三个红色繁体大字。而每一个大字都写在用竹篾编制的大窝里,因别样、鲜艳而十分引人注目。起初,我总不明白把“舊碼頭”三个字挂在这出入口的意义。后来,我终于明白,将“舊碼頭”的标牌在这旧街的出入口高高挂起来,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这条千米旧街就像一根千年的扁担,东头担着江口咀和原公社门口的两个旧码头;西头担着沙地头缆车旧码头和港务所旧码头,就等于挑着那沉甸甸的历史厚重一一港口的印记。于是,我惊诧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了!
在“舊碼頭”标牌下的旧街出入口,西走十步就到了“南江口美丽圩镇客厅”;往前再走二十步就到了“南江口港务”(即以前的“候船室”);从旧“候船室”横八九十步过街,就到了旧时“南江口港务所”辖下的客运旧码头的栏杆了。
我不明白旧“候船室”门楼上“南江口港务”的五个大字中,为什么没有写上“所”字呢?莫非是因为“南江口港务所”的职能已然成为了过去,而“南江口港务”,则是一段过往的历史事实,这样写,无非又是一种体现港口印记的方式吧!
我心怀恍然若悟的神情,从容地横过旧街,走到昔日客运旧码头的护栏前,双手扶住不锈钢的栏杆,双目远眺着那缓缓流淌的西江。江水悠悠,一如往昔,却又似乎在岁月长河里藏下了无数故事、留下了除了旧码头以外的许多港口印记。刹那间,许多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曾经,码头上人来人往,那喧嚣的道别与热切的迎接声还在耳畔回响;年少的我怀揣着梦想,从这里启航,渴望去远方闯荡……
那时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折,都如同这江水中的涟漪,绕着那港口的印记,一圈圈荡漾开来,温柔了过往,惊艳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