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那股“孤帆”般的生命力
作者:叶子
刀郎的“孤帆”,是从泥地里升起的韧性。初中未毕业,中年遇失业,身后无靠山,头顶无庇护伞,却偏有《2002年的第一场雪》掀起“雪崩”般的热度,凭《冲动的惩罚》唱透倔强——乐坛的联合打压没掀翻这叶舟,生活里“爱人离、徒弟走”的风浪没打沉这张帆,反倒在冰天雪地的荒漠“深海”里,伴着胡杨“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锚,静静泊了十年,只等风起。
刀郎的“孤帆”,是沉寂后破浪的惊雷。十年蓄力,他载着《西海情歌》的苍凉重回视野,驶过《罗刹海》的颠倒浊浪,跨过瓜洲渡的汹涌波涛,喊出“原来你才是喀什噶尔”的通透航向。这一启程,便引得万舟相随:刀粉为他掌灯,网友为他摇旗,《罗刹海市》里的“马虎”“又鸟”成了航线上被吹散的浮沫;演唱会现场,台上“船长”动情落帆,台下“乘客”共情哽咽,场内场外的哭声化作最暖的海风;新歌一经起锚,便是千人划桨、万人和声的盛况,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航会。
刀郎的“孤帆”,是独航里藏着的真性情。船身带着乡土的斑驳,帆面却能映出洋气的光;船头挂着憨厚的灯,船舵藏着灵气的向,船舷立着凛凛正气的杆,船舱飘着飘飘仙气的歌。航行带着几分“傻气”,不追流量的洋流,不媚世俗的风向;掌舵藏着几分傲气,只在船身(作品)上刻下真章——船歌能鼓人扬帆的劲,航线又接足人间的岸,难怪网上为他涌来的“浪花”如潮,视频里的“航迹”热度节节高。
这“孤帆”,哪是真的孤独?是文化底蕴铸的船骨,是生活阅历蓄的船力,是作品千锤百炼的船魂。他的歌如海风入心入肺,他的航向能劈开妖邪浊浪、吹散怨气迷雾,这般顶天立地的“孤帆”,正是乐坛里最难得的、不随波逐流的航标。
《刀郎行》(七言古风)
作者:叶子
辛亥星辉映蜀江,文工世家出俊郎。
灯影幢幢摇父幕,舞袖翩翩承母芳。
少年失怙心自闭,十七离弦走四方。
内江琴键初试声,琼海波涛和清商。
杨娜遗笺如霜刃,孩娘曲尽断人肠。
幸有朱梅天山雪,携入西域炼华章。
十载蜗居磨剑夜,五弦弹出昆仑光。
弹拨尔伴电子舞,昆腔融进摇滚腔。
菜根谭里寻真味,聊斋卷外说苍茫。
布衣登台惊四海,矿泉水映月如霜。
三夺文华丹心在,九域传歌正气扬。
罗刹海市四百亿,裂石之声动八荒。
草根自古通大道,民心深处是文章。
莫道江湖远庙堂,千秋共此一弦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