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延寿的今昔变化》
文/学文(黑龙江)
我的故乡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侧,是哈尔滨市辖县。延寿县域总面积3149.55平方公里,下辖9个乡镇106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延寿县是松花江右岸的一级支流蚂地貌特征多样,被誉为“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耕地的总面积更是高达186.7万亩,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丰饶的农业气息。
延寿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高产示范县和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也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延寿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光绪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烧锅甸子(今延河镇兴安村周家屯一带)设蚂蜒河分防巡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批准设置长寿县,因该地居东、西长寿河之中,境南有长寿山而得名。宣统二年(1910年),划分出以“仁、义、礼、智、信”等命名的10个乡。1914年,因与四川长寿县同名,遂以该县隶属宾州直隶厅,取其会同之意,更名为同宾县。
1929年11月,因“同宾”与该县地理无涉,取境内蚂蜒河(又写作玛延河)之“延”字和长寿山之“寿”字,寓意“延年益寿”,自此正式更名为延寿县。1946年,延寿县划归松江省管理。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其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划归牡丹江专区管辖。1970年,划归松花江地区管辖。1996年,划归哈尔滨市管辖至今。县城延寿镇是延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看到县城里的一切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目睹故乡延寿的今昔变化,往事浮想联翩。记得我小时候故乡县城和乡镇的一切都特别落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只有很窄的油渣路,出门去稍远点的外地,只能靠坐公路大客车出行,近一点的距离就靠徒步行走或者骑自行车。要去省城办事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坐客车需要五六个小时,办完事情还要住一宿,来去最少也得两天的时间,如今的交通特别便利快捷,去市里办事早去晚归当天就可以往返。
回忆起小时候的县城记忆犹新,在县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是一条条狭窄的沙土路,很少有车子往来,只要一有辆车过往,就是尘土飞扬,惊得路人看到汽车立即躲避老远。那个时候要出门乘车,也是固定的一天几趟班车,不是很便利,特别是出远门就更不容易了。在那个年代走在县城里或者去乡下,可以说是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脸灰尘。故乡延寿县城和乡镇村屯最大的变化还是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县城里还是村屯和乡镇,路也修好了,交通也便利了。198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关怀和决策下,县城里的同庆街和公安街两条主要街道,被改建成了水泥路面。同时县城内又多了很多的三轮车,这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延寿县,这片镶嵌在黑龙江大地上的明珠,宛如一位沧桑智者,静卧于山河之间。蚂蜒河似银蛇般游走,水波轻吻着两岸的大片水田地,仿佛在低语远古的传说。相传,女真勇士在此降生,手握枫叶的婴儿如太阳初升,预示着无穷的力量;河水被赐名“蚂蜒河”,滋养着世代血脉,化作今日潺潺不息的歌谣。远处的山峦如堆积的金黄色稻穗,曾是先民狩猎的乐园,如今却化作游客心中的画卷,每一道褶皱都藏着岁月的秘密。如今的延寿大米虽说没有五常大米闻名,但是,延寿香米全部是用蚂蜒河自然水流灌溉而生长的,这种香米也响誉国内外,而且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绿色免检优质大米。前几年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国内优质免检食品,如今供不应求,这也是延寿县地标优质大米。
延寿县的烽火岁月里,这片土地染上了英雄的赤色。抗日联军的足迹踏遍寿山乡、天台山,枪声如惊雷撕裂长空,赵尚志、冯仲云的身影在密林中闪烁,宛如不屈的星辰。1946年,松江省委在此扎根,延寿成为北满的灯塔,革命先烈以热血浇灌自由之花,他们的故事如松涛阵阵,永远回荡在山谷。历史的风烟散去,留下的是坚韧的烙印,每一寸土壤都浸透了牺牲与荣光。今日的延寿,宛若桃源仙境。森林如翠绿的帷幕覆盖大地,覆盖率达半壁江山,空气澄澈如水晶,呼吸间尽是自然的恩赐。由于延寿县坐落在蚂蜒河流域,所以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似银练编织的网,托起“塞北小江南”的美誉。稻米金黄如阳光铺展,食用菌如珍珠点缀林间,沙棘、蓝莓在风中摇曳,每一滴泉水都饱含矿藏的馈赠。这里的人们,淳朴如初春的泥土,他们耕耘着绿色田野,纺织亚麻的柔韧,将长寿之名刻入日常。生活于此,时光缓缓流淌,心灵在山水间得以栖息,未来如朝阳般升腾。
如今的故乡延寿,从县城到乡镇村屯,最大的变化还是从1995年以后速度特别快,最明显的就是县城里的楼房开始改建,很多的居民平房区开始改建楼房。村屯里土草房迅速的消失,被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所替代,所有的村屯道路也全部被水泥路硬化,无论走在哪里,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脸灰尘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小时候读书时,为了赶时间,每天早上都要走弯弯曲曲坎坎坷坷狭窄街道,如今都是水泥路了。现如今学生都会准时准点有专车来接送孩子上下学,再也不用走那偏僻泥泞的土路了。如今的各乡镇中小学校早建起了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县城里中小学全部都是楼房,教室里面的桌子椅子都是崭新的,单人单桌。每个教室都配备着投影仪、饮水机、电风扇,操场上还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各种体育用具。学生们可以尽情地玩耍,认真地学习,再也不怕被冷到或者热到了。
延寿县是一个充满自然韵味与人文风情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铺展在世人面前。春天,万物复苏,延寿县的山间田野充满了生机。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野花点缀其间,犹如繁星点点,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奏响了春天的乐章。夏日炎炎,延寿小城里的林间小道成了避暑的好去处。茂密的树木遮挡了烈日,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夜晚,萤火虫在林间飞舞,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让人陶醉其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果园里,苹果、梨子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面。冬天,雪花纷飞,给延寿县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打闹,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我爱家乡延寿县,爱它的山山水水,更爱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
如今故乡延寿小城今非昔比,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街道两边高楼林立,商铺遍地,商铺内各种货物琳琅满目,顾客川流不息。今年十月一日前夕,铁科高速公路方正至延寿尚志五常路段,全线贯通,结束了延寿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22年延寿县又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实现了全部脱贫的历史,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党和政府直接关怀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所取得的。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特别是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使得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人更美了,旧貌换上了新颜。现在家乡已经全面实施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我们也要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之中。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延寿县会变得更加富饶美丽,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这就是故乡延寿的今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