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书画界,书画家马云峰以其精湛的画马技艺声名远播,他号“牧马人”,更有东北“马王”之誉。其马作深植传统笔墨根基,又融入个人对马的深刻体悟与艺术创新,将马的雄健姿态与精神内核刻画得淋漓尽致,成为当代画马艺术的鲜明标杆。
一、形神兼备:笔墨间的“马之真”
马云峰画马,最忌“有形无神”,他数十年如一日观察马的骨骼结构、运动姿态与神情变化,将生活观察转化为艺术表达,笔下之马尽显“形真”与“神活”。
- 动态精准,张力十足:无论是旷野奔弛时的四蹄腾空、鬃尾飞扬,还是静立休憩时的垂首凝思、双耳警觉,每一种姿态都贴合马的生理特征。奔马的肌肉线条劲挺饱满,凸显爆发力;静马的体态舒展自然,暗藏灵动气,避免了程式化的僵硬感,仿佛下一秒便会挣脱画纸,跃然眼前。
- 神情鲜活,意蕴各异:他善于通过马的眼神、耳尖、鬃毛等细节传递情绪——有的马目光如炬,透着驰骋疆场的豪迈;有的马温情脉脉,含着与牧人相伴的温顺;有的马昂首嘶鸣,藏着挣脱束缚的不羁,让每一匹马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实现了“画马即画心”的艺术境界。
二、笔墨多元:风格里的“马之韵”
马云峰不拘泥于单一技法,在水墨运用与色彩搭配上大胆探索,形成多元而统一的艺术风格,让马作更具视觉张力与艺术感染力。
- 水墨灵动,层次丰富:他以浓淡干湿的水墨变化勾勒马的轮廓与肌理,黑马以重墨渲染,尽显苍劲雄浑;白马以淡墨晕染,透着轻盈飘逸。笔墨的晕化间,马的立体感与质感自然呈现,既有传统水墨画的写意韵味,又不失写实的精准度。
- 色彩点睛,意境凸显:除了经典的黑白水墨,他亦善用色彩为马作注入活力。朱砂绘就的红马,艳而不俗,在水墨背景的衬托下,恰似烈火奔涌,传递出热烈奔放的气势;花马则以色彩的巧妙搭配,展现灵动别致的格调,打破了传统画马的色调局限,赋予作品更多新鲜感。
三、诗画相融:意境中的“马之魂”
马云峰的马作不止于视觉呈现,更以诗书画的融合,深化“马”的精神内涵,让作品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厚度。
- 自题诗词,托物言志:他常在画作留白处题上自作诗词,如“水流碧野奔驰马,云起苍穹幻化龙”“万里长空任驰骋,豪情壮志寄丹青”等。诗词以凝练的语言赞颂马的自由、力量与豪迈,将马的形象与志向、豪情等精神象征相连,让作品超越物象本身。
- 书法衬景,气韵贯通:题字的书法笔意俊朗洒脱,或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与马的姿态、意境形成呼应。笔墨的韵律与诗词的哲思、画面的气势融为一体,使马作从“画”升级为“文化载体”,让观者在欣赏笔墨技法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与艺术情怀。
四、艺术根基:传统为基,创新为翼
马云峰的画马艺术,始终以传统为根基——师法赵孟頫的笔墨精髓、徐悲鸿的写实技法,汲取历代画马名家的艺术养分,练就扎实功底;同时又以“我手写我心”的态度突破传统桎梏,将自身对生命力量的赞颂、对自由精神的向往融入创作。这种“守正创新”的理念,让他的马作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画的文化底蕴,又具备鲜明的当代风格,在当代画马领域独树一帜。
从笔墨的精准刻画到精神的深度传递,马云峰以笔为缰,以墨为料,将马的雄健、灵动与豪迈尽数绘于纸上。他的马作,既是对传统画马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生命力量与精神追求的生动诠释,这正是其作品能打动人心、享誉书画界的核心所在。
马云峰,号“牧马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人。先后从师于中国美协会员许世山。王红莉。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院,从事美术课教育十几年,清华美院培训中心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毕业。
现为:
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中国名家书画院会员,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艺术品收藏研究会常务理事,
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荣华斋书画院特聘画家,
江苏宜兴徐悲鸿纪念馆特聘画家。
作品多次被国家、省市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龙马精神》被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收藏,作品《激流》被哈尔滨历史博物馆收藏
作者简介:
孙成贵,笔耕不辍,退休后专注书法创作与文化公益志愿事业。现任哈尔滨滨江书画院、松滨书画苑院长,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楹联学会等多家书画组织成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当代名家艺术研究院签约艺术家,中哈爱心书画艺术联盟副主席。同时为中华志愿者协会、黑龙江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多家志愿及慈善组织成员。其文学、书法作品多见于《都市头条》《百花齐放网》等媒体。
来源 |作者
编审 |黄现
编辑 |长久
出品 |海内外文学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