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好风光
黄正林
随着《新疆是个好地方》优美动听的歌声,我们从长沙黄花机场乘座7641次航班,开始了12天的新疆旅游。
经过近4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在东疆吐鲁番机场徐徐降落,我们踏上了新疆这片神奇的热土,迎接我们的维吾尔族司机阿不都沙拉木.热合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直接把我们送达乌鲁木齐市的下榻宾馆。
新疆之旅给了我们认识这片土地的极好机会,也从中满足了在人生的晚年看看新疆这片大好河山的一腔热情和良好心愿。
新疆的天特别的蓝,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云海,朵朵白云就在身边相随,在强烈的太阳照耀下,白云更显得特别雪亮。
在新疆的日子里,除了在喀纳斯湖、赛里木湖、伊宁、独库公路时有乌云云团下了短时小雨,雨过天晴,云彩又挂在空中变换着各种图案。那天当汽车在喀纳斯景区盘山公路上行驶时,从地面升起的云雾就象彩带跟随着汽车随风飘荡。
在布尔津县禾木村,当头的太阳火辣辣的,烤得大地滚荡滾荡,我们只好在几个景点打完卡就躲在高大的白桦树下乘凉。这时的天空万里无云,好象天空偏偏作怪,白云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当我们要离开时,白云又挂上了天空,象美丽的姑娘向我们点头微笑。
火焰山不亏是火一样的热度,当天地表度就达60度,我们打完卡就躲进了汽车里吹起了空调。那时的天空云彩是晶亮晶亮的,太阳透过白云照在大地上,真叫我们这些南方人无法接受。
新疆地大物博,土地辽阔,全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分之一,166.49万平方公里,处三山(天山、喀喇昆仑山、阿尔泰山)夹三盘(准噶尔盘地、塔里木盘地、吐鲁番盘地)。新疆又称雪域之都,三山的最高峰终年积雪,到冬季,全疆白雪纷飞,万里雪飘,银装素裹。雪为新疆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我们这次新疆之旅,路线之长,景区之多,从东到北,从北到南,可说是走遍了大半个新疆。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我们参观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博物馆,国际大巴扎,红山公园(瞻仰了清朝禁毒民族英雄林则徐雕像)。我们的旅行大巴行驶在300多公里的S21沙漠公路,茫茫大沙漠既无人烟,又无草木,风沙大,天气特别干躁。司机李师傅中途在两个汽车停靠区停车休息,让大家解手、活动,看看沙漠的风景。一片无际的大沙漠真可是“风吹沙走不见绿,只见沙丘不见羊”的恶烈环境。汽车穿过沙漠,我们来到了哈萨克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五彩滩景区,由五彩城、火烧山、化石沟组成,这里特色地貌五彩斑斓,非常美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晚上宿布尔津县乔戈里饭店。
喀纳斯湖风景区是由喀纳斯湖、神仙滩、卧龙滩、月亮滩组成。碧波荡漾的湖水,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花草,形成自然氧巴,一派秀丽风光。在这里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打卡,坐游艇,远眺雪山,放松思想,尽情享受。下山后宿贾登峪民宿43号,虽然民宿比不了城里宾馆饭店,但条件还好,住得舒适。第二天,游玩禾木村,登上吉克普林国际滑冰场,在树立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交界处打卡留念。仍后回禾木村观看蒙古族青年的歌舞,喝蒙古族乳茶,吃蒙古族果子,跳蒙古族舞蹈,欢聚一堂,好不高兴。在禾木村,奔腾的河流淌着从雪山上流下的雪水,冰凉透骨。河道两旁的白桦树高大茂密,用木条制作的一幢幢小屋遍布禾木夹长的平原上,非常壮观。
离开禾木村,我们踏上了奔向克拉玛依市的魔鬼城。克拉玛依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快接近魔鬼城的道路两旁树立着石油开采机械,一上一下的运动,将石油提取之较远的石油储存基地和全国的练油厂。魔鬼城实际上是一座雅丹地貌,区域很大,是由各种黄土堆积造型各易的山包组成,曾是《七剑下天山》拍摄基地。
告别克拉玛依一路向北,我们来到新源县那拉提云中大草原,大家风尘仆仆,没有很好休息,直奔云霄观景台,辽阔的高山大草原展现在我们面前,哈萨克牧民的占房到处都是,牛群、羊群、马群静静地吃着草,许多旅游客人在马队指导下骑马取乐。
拥抱云中大草原,欣赏熏香草的浓厚香味。在熏香草种植园,园艺人用熏香草制成的种类繁多的“伊帕尔汗”牌的香水销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那拉提森林公园是独库公路中段,往南到库车市为独库公路的零点。
著名的独库公路全长561公里,用9年的时间修建而成。它是我们的战士用鲜血和汗水修建的一条跨越天山山脉南北的G217交通运输大动脉,160多位战士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条公路上。从独山子到库车,公路有时盘山而上,有时钻进隧道越过山峰,非常险要。北段有时大风刮起雪花纷飞,汽车无法通过,汽车人只能顶风冒雪艰难前行。独库公路每隔10来公里就有一个观景点,观景点上有卖水果的、高山蜂蜜的、新疆特产的,也有民宿饭店,但更多的是为旅游的客人有供打卡的地方。经过长达9小时的奔驰,我们到达天山最后一个景区神密大峡谷和零点公路打卡点,也是天山到南疆最后一处山地。独库公路陪伴我们的是绵绵不断的盘山公路,哈萨克人的占房及高山牧场,漫长的山峰和潺潺流水的河道,这壮观的高山公路,让我们非常惊呀,这就是中国人创造的筑路光辉史诗。
旅游人有一句俗语“不到喀什,等于没有到新疆。”我们到喀什也确实感到这句话的深层函意。喀什与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交界。古喀什城是维吾尔族历史的象征,建筑风格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相似,高云民宿更有一番风味。古喀什东城汗巴扎真可是美食天下,羊肉面、手抓饭、大馕胼、烤肉串应有尽有。我们几位点了二份清蒸羊肉汤、烤全鸽、烤牛肉串等主食,吃得非常开心。晚饭后,我们又玩转了西城,美丽的夜景彩灯齐放,游客擦肩而过,几位女游客都在挑选自己合适的产品,这里的商品玲瑯满目,我也为小孙子买了一套维吾尔族男装和一顶维吾尔族小占帽。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参观喀什古城,吃了美食,购了物,打了卡,收获满满。
“吐鲁番的葡萄哈蜜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这是对新疆水果特产的真实描写。我们在各地旅游中,看到的是满地水果,购买的也是水果,吃的更是水果,既尝到新疆本地特产水果,也是防暑降温的最好办法。
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是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典型案例,它充分显示了新疆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引来雪山水,浇灌万顷田,绿了沙漠地,富了一方人”。在葡萄农夫的家里,维吾尔族姑娘给我们介绍了葡萄的种植风干的全过程,还介绍了葡萄对人体的美食医药作用。我们坐在葡萄架下,还没完全成熟的葡萄就挂在我们的头顶和身边。大家一边吃着葡萄,一边欣赏维吾尔族舞蹈,我们其中的一位女游客甘安萍同志走上前去,同维吾尔族姑娘一起跳舞,把大家融入到了民族团结氛围之中。
无论我们是在景区,还是在行驶的公路上,或者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突显着自然界与人类文明的融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优越条件,人类在优美自然界的伴随下才能幸福生存和发展。新疆人同沙漠斗,斗出了一片片绿洲,使沙漠在逐步缩小,广阔的土地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精神和食粮;同风雪斗,迎来了绿色生态环境,风电、太阳能、石油、天然气被广泛运用,低碳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一到新疆第一感觉到不适应的是时间差,新疆与内地时间差在2个小时。据导游介绍,新疆地区早上太阳升起比较早,而下午太阳落山时间在晚上10点左右,白天太阳日照时间很长。我们第一天下午8点到乌鲁木齐市时,太阳还是挂在天空里,而这个时候正是新疆人忙于下班回家。
这个时间差就使我们很不适应。每天早上7点到9点为早饭时间,而我们在7点就把早饭吃了。8点半就乘车去景区,路上汽车行驶都在5、6个小时。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去布尔津县时己是下午2点,这时导游才安排吃中饭。从这以后,每天中饭都在14点左右,晚饭在21点左右。
时间差确实给我们不习惯,每天要到21点吃晚饭,到24点才能休息,晚上睡觉只有几个小时,睡眠时间短,大家只有在汽车上闭目养神。
最晚的一次中饭是我们上午8点半从新源县出发,走独库公路中段和南段,全长300多公里,路上还要看景点。当汽车到达天山神秘大峡谷时己是下午17点了,我们这才吃中饭。这就长达9个小时,虽然大家都备好了干粮,但还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中饭后利用一个小时观看了天山神秘大峡谷,继续赶路,于21点多到达库车火车站,大家又急急忙忙念票进站,晚饭又没得吃。
时间差给了我们造成了逆行的生活习惯,大家只有随地而过,耐心接受了这十来天的不习惯生活。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尔吾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今年又正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自治区,建设成了人民幸福,生活繁荣,物产丰富,秀美富饶的人间天堂。我们一到新疆就感受到了各民族人民对我们的到来是那么的热情、好客,
我们首先感到的是每天为我们服务的导游小董和先后接触的9位汽车司机。导游小董是新疆的汉族姑娘,在她的安排下,每天的吃住行都非常满意。她经常征求我们的意见,不断改善生活,使大家到了新疆就象到了家一样。她不思疲惫地给我们讲解景点的特色、来历和有意义的故事,使大家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她在讲解新疆建设兵团的故事时,非常感人,人物有血有肉,事迹生动有趣,我们为小董讲的故事鼓掌。在五彩园景区、喀纳斯湖景区、克抗玛依魔鬼城景区、喀什古城等景区,她边走边讲,生怕大家不明白,用很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典故进行介绍,确实使我们身邻其境,惟妙惟肖。
为我们服务的9位司机,有的是少数民族,有的是汉族,他们用高超的枝术,热情的态度为我们服务。他们一天开车要走5、6百公里路程,不但要保证我们按时到达景区,还要保证我们大家的安全。每到一地,他们帮我们整放行李,提供矿泉水,还热情跟我们聊天、拉家常,让我们放松思想,克服长途奔波和参观的疲劳。特别是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了6天的李师付不但付出了辛勤劳动,还与我们打成一片,为我们提供了最优的服务,从他们身上让我们感受了新疆与内地人民的兄弟情谊和祖国大家庭的优越感。
在那拉提云中大草源景区,我们同游的几位女同志想抱着小羊照个相,放羊的哈萨克族小伙子满口答应,只要收取10元租羊拍照费就行,并帮助拍照,你说照几张都可以。他拿着我们的手机一连拍了7、8张照片,我们连连表示“谢谢!”他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
在喀什清真寺广场的大桦树下,一群维吾尔族老人在乘凉聊天。这时一位78岁的老大哥与我拉起了家常。
“你们是来旅游的吧!”
“是的。我们是来自江西的。”
“啊!江西是个好地方。我是本地人,维吾尔族,是一名中学退休教师,你是那个单位退休的?”
“我是政府部门退休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我4个儿女,5个小孙子,都有了工作,家庭条件都很好,也不用去愁管他们。老伴三年前去逝了,我一人每天都在这广场散步,乘凉、聊天,很幸福了。”
老人的爽快,真诚让我很受感动,这就是新疆人民的心扉所在。
我们无论是在下榻宾馆里,吃饭的歺馆里,景区的服务中心。无论是服务员,志愿者,还是小商小贩,照相者,都是非常热情好客,为我们提供最优惠的、最诚实的服务。
十二天的旅游生活虽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288个小时,17280秒,给我的最大体会是,坐飞机、坐车(汽车、火车)的时间最长,睡眠的时间最少;参观的景区很多,欣赏景点的时间很少;所闻的新疆故事很多,接触新疆人民生活很少。走马观花,饱了眼福,满了打卡,留下了记意,但没有留下遗撼。
2025年7月11日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