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墨相濡,同窗情深
——简评陈义德《笔墨丹霞映晚晴》_读(秀岭走筆随筆二篇及同窗情谊
文/旭日东升(赵長民)
拜读陈义德先生关于赵长民老先生《笔墨丹霞映晚晴》的感言,犹如品一盏清茗,余香满口,情意绵长。义德之文,不仅是对我随笔的精当概括,更是一幅描绘文坛伉俪情深、同窗之谊珍贵的生动画卷。
诚如义德所言,我的点评,绝非寻常夫婿的敷衍嘉许,而是以文学评论家的严谨与通透,将夫人刘灵秀女士的《秀岭走笔》置于艺术的殿堂中悉心品鉴。这份“教科书式”的点评,因其深入肌理,故能切中肯綮,使原作意蕴得以升华,令读者如我辈亦觉茅塞顿开。义德笔下,既有作为伴侣的喜悦与敬重,更不乏学者式的洞察与提携,一篇随笔,满载温度与深度,堪为佳话。
尤为令人动容者的是义德先生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同窗之谊。您对刘灵秀女士的敬佩,不仅源于其已成之佳作,更源于对其为文为人之深厚了解。我忆及老伴刘灵秀与你同窗时光,她描绘出一位“年岁最小,言行儒雅,才思敏捷”的学霸形象——“提起笔来文字泉涌”,“作文堪称极品”。这“高大上”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幽默而情真,令人对那位在班级中便已崭露头角、深受师友赞誉的才子心生向往。这份源自青葱岁月的欣赏,历经岁月沉淀而愈发醇厚,正所谓“最美还是同学”,此语道尽了同窗之谊的纯粹与珍贵。
刘灵秀能以慧眼捕捉世间真善美,以毅力和心血将平凡瞬间淬炼成文字盛宴,其背后,既有“妇唱夫随”的默契支持与文学砥砺,亦离不开如陈义德先生这般同窗知己的由衷赞赏与精神共鸣。文学之路或许孤寂,但若有知己如此,夫复何求?
谨以此文,感谢陈义德先生带来的精彩读后感,让我们得以窥见一段文墨相濡的爱情佳话,更重温了同窗之谊的隽永深长。愿这份源于文学、系于同窗的美好情谊,如丹霞映照晚晴,光华永驻。(陈义德短评附下面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32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