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10月15日,走进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庄科村千亩迷迭香基地,绿油油的枝叶间,工人们忙着收割、整理、捆扎,一派繁忙景象,浓郁的清香弥漫在山间,连空气里都透着“致富味”。
谁能想到,这片飘香的地块两年前还是块种啥都“望天收”的荒坡。“咱这山区土地贫瘠,种玉米小麦亩收入顶多几百块。”庄科村党支部书记方团磊介绍说,考察时发现迷迭香耐旱、虫害少,一次栽种能收好几年。去年试种成功后,村里流转荒地扩大规模,如今1500亩迷迭香连成了片。 “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块,照顾老人孩子啥也不耽误。”63岁的村民李会妮边忙活边笑着说,基地常年吸纳周边40多名村民务工,户均年增收近2万元,这“家门口的岗位”成了乡亲们的香饽饽。
方团磊算起了明白账:“鲜叶每吨能卖2600元,一亩地能收3100斤,净收入2800元左右。关键是技术门槛低,老人小孩都能上手管理。”眼下,基地的鲜叶早已被预订,采收后直接送往合作加工厂,后续还计划开发精油、纯露等深加工产品,让叶子“更值钱”。观音堂示范区农业中心主任庆晓光介绍,迷迭香浑身是宝,花和叶子能用于医药、食品保鲜,市场需求大。如今不仅庄科村,回龙庙、北水峪、金庄等村也跟着种起了迷迭香,“党工委+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让这株“香草”成了山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夕阳下,满载迷迭香的三轮车驶离基地,留下一路芬芳。这株从荒坡上长出来的“致富草”,正让更多山村百姓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李万全李万鹏牛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