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顶上的丝瓜》
通城县南门小学五(二)班 杨好
指导老师:南门小学 吴莎莉
秋日的阳光总是慷慨的,将车库顶照得发亮。父亲在车库旁种下的两株丝瓜,早已不甘寂寞地攀援而上,用浓绿的藤蔓为灰瓦披上了一件生机勃勃的外衣。那些毛茸茸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那天傍晚,父亲指着屋顶说:“看,丝瓜已经长大了,再不摘就要老了。”他的目光中带着些许遗憾——自己的体重已然成了甜蜜的负担,生怕踩坏了年久的瓦片。于是,这个任务自然落在了我的肩上。
“去吧,帮爸爸摘下来。”父亲拍拍我的肩膀。我仰头望着倾斜的屋顶,一口答应下来,心里却想着:这有什么难的!
可是当父亲搬来梯子,稳稳扶住示意我向上爬时,我的勇气突然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溜走了。瓦片看起来那么光滑,屋顶那么陡峭,要是摔下来怎么办?要是把瓦踩碎了怎么办?我的双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试试看,”父亲的声音从下面传来,“一步一步来,没事的。”他的目光温暖而坚定,让我想起小时候他教我骑车时的样子。
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瓦片比想象中结实得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在回应我的重量。接着是第二步、第三步……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快,我就能自如地在屋顶上行走了。
拔开层层叠叠的叶片,五条翠绿的丝瓜悄然藏在其中,带着细小的露珠,在夕阳下闪着微光。我用剪刀轻轻剪断瓜蒂,将这份秋日的馈赠递给父亲。他仰着头接过去,笑容在脸上绽开:“明天就做你最喜欢的丝瓜蛋汤!”
从屋顶下来时,我意犹未尽地说:“下次还要来摘!”父亲打趣道:“不怕摔下来了?”我大声回答:“不怕了!”声音里满是自豪。
那个秋天的傍晚,我不仅收获了五条鲜嫩的丝瓜,更收获了一个珍贵的道理:许多事情就像上屋顶摘丝瓜,看起来可怕,但只要敢于尝试,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是啊,先完成,再完美,成长的阶梯不正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铺就的吗?而那些曾经让我们望而却步的屋顶,终将成为我们自信行走的坦途。
小作者: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