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星期日为什么不叫星期七?》
大雷霆诗派创始人:陈东林
起初,宇宙像一锅沸腾的汤
星星们在锅里翻滚、碰撞
谁也没想到,后来会有人给它们起名字
甚至规定它该叫“星期几”
那时,天还没被分成七天
太阳自己也不知道该在哪一天休息
月亮忙着盈亏,没空理人类的安排
只有行星在轨道上,默默数着圈数
直到有一天,某个聪明的脑袋
把天空的七位“神明”请下来——
日、月、火、水、木、金、土
排排坐,给人间分配了时间的座位
于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
像六个兄弟,按着辈分依次登场
可到了最后一个
人们却突然犹豫了——
这是第七天,可它该不该叫“星期七”?
有人说,七是个神秘的数字
圣经里上帝用六天创世,第七天休息
所以它不能只是个冰冷的序号
它得有个神圣的名字——“星期日”
可也有人反驳:
“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叫‘星期太阳’?”
“星期月亮?星期火星?”
听起来就像开了家行星主题餐厅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埃及人用十进位,玛雅人玩二十进制
中国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
而欧洲人,抱着七不放
就像抱着一把旧钥匙,不知开哪扇门
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
人类第一次学会休息
从狩猎采集的奔波中
终于抽出一天,去晒太阳、发呆、谈恋爱
可讽刺的是
如今的“星期日”
反而成了加班、补课、赶工的代名词
休息?那是古代人的奢侈
哲学家摇摇头:
名字只是标签,重要的是内容
可人类总爱把标签当成信仰
甚至为之争吵、流血
就像争论“七”该叫“日”还是“七”一样
回望宇宙,从大爆炸到如今
时间本身没有名字
它只是流淌,像一条没有岸的河
人类给它插上一个个航标
然后假装自己掌控了方向
所以,星期日为什么不叫星期七?
也许是因为
人类既需要理性的数字
也渴望浪漫的神话
在秩序和混沌之间
给自己留出了一条缝隙——
让心灵可以稍微透透气
韩兰娜读后感想:
人们喜欢周期性的感受生活。就像呼吸的起落,再起再落,循环往复。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生活节奏和日常规则。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传统与美德。整个世界以时间为轴,爱做标尺 ,感受存在,发展和进步。一个人心底的思考就是个体生命小宇宙的轴心,也是个人所有选择的确切标尺,从而支撑起一个人所有角度的生命伸展。皆围绕和关照一个人心中的热爱。爱上星期日,珍贵星期日,充实星期日,这些思考和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和这个人物的审视相爱。感谢陈东林教授的倾心创作,喜欢这首诗歌,认真朗读出来,温暖自己的生命,美好听众的心灵。
——2025.10.15余晨光中的一段朗读
作者简介:陈东林,学者、诗人、教授,大雷霆诗歌流派创始人,中国工信部高级职称原资深评委,红学批评家,唐诗宋词专家,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副主席,首届国际王维诗歌节金奖获得者,“诗与远方”国际华文诗歌大赛金奖获得者。丝路文化院评委会主任,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

